近日, 安徽省涇縣昌橋鄉孤峰村的“助教中心”迎來了2007年寒假輔導班開課的第一天。跟往常一樣,在為期10天的寒假輔導中,60多個留守孩子將集中在“助教中心”吃飯、睡覺、學習,每一項作息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平時管制較嚴的看電視等娛樂活動也適時開放,用以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這所“助教中心”是由年過七十的安徽省涇縣退休老干部王直建立的。當留守兒童問題日益成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難題,王直卻以自當“家長”的方式,有效解決了當地400多名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難題。
在安徽省涇縣昌橋鄉孤峰村山巒起伏的鄉間道路上,每到上學、放學時間,都會出現這樣的景象:一位老人手持一根“交通指揮棒”,呵護著60多個孩子排成兩列縱隊整齊走過。
這位老人叫王直,在剛剛過去的學期里,他為66名留守兒童當起了“家長”,不僅管吃、管住、管輔導,還負責孩子們每天的上學、放學接送。從孩子們上學的孤峰中學到孩子們生活的王直“助教中心”,一公里崎嶇的山路,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每天要陪著孩子們走上4個來回。
?。罚礆q的王直是涇縣文化館退休干部。他16歲參加工作。退休后,王直還想為社會辦點實事。經過考察,王直選擇的“有意義”的事是農村教育。
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的農民越來越多,大批農民工子女缺乏父母照顧,成了農村留守兒童。四處募捐助學的王直有了一個新想法:把留守兒童集中起來,好好照顧他們。
2001年夏天,王直為13名父母身在異鄉的在校學生試辦了一期暑假素質教育夏令營,獲得成功;2002年暑假,來自附近鄉鎮和外縣的86名留守兒童慕名前來報名參加夏令營。此間,王直又利用原孤峰鄉文化站下屬的一個廢棄工廠房舍,聘請教職工辦起了留守兒童“助教中心”,孤峰、昌橋、田坊等鄉鎮農村的留守兒童交納少量費用,就可以在這里得到吃、住、管、教全寄托式管理。5年來,在這個大家庭生活過的留守兒童達428人。
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