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的開拓型留學生、創業型留學生到上世紀90年代日益增多的自費留學生,再到現在十幾歲就被家長送到國外讀書的中學生,走出國門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出國留學的條件也越來越好,出國留學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小。
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家長對留學海外的孩子在物質上的滿足,已影響到小留學生的消費心態和發展狀況。據了解,目前津城出國留學的大軍中,初高中生占的比例超過一半,出國留學的年齡越來越小。與有計劃、有準備出國的大留學生相比,那些十幾歲的孩子在國外的生活狀況、學習情況更讓人關注和擔心。究竟那些被家長花重金送去異國他鄉留學的中學生在做什么?日前,記者通過與近十名小留學生交流,了解了他們的真實狀況和感受:有的人因語言溝通能力差,面臨交友難,身在異國孤獨想家;有的人遠離父母沒了約束,荒廢學業、過度消費……
故事篇1:出國沒半年“飛”回兩次
被訪人物:趙楊
留學國度:英國
采訪方式:網絡視頻
采訪時間:2月12日
去英國上大學之前,趙楊長到17歲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去年,趙楊面臨高中畢業時,為了免去他參加高考的學習壓力,趙楊的父母毅然決定送他出國留學。趙楊的父親托自己一位在英國工作的朋友為兒子選擇了一所當地不錯的大學。但就在趙楊去英國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他因對異國他鄉的不適應和想家等原因,兩次以母親病重為由向學校請假回國。
孩子高考前被送出國
為了了解趙楊這位“小留學生”初到國外的學習生活情況,記者通過網絡視頻對他進行了采訪。
據了解,趙楊的父母在決定讓兒子出國留學之前,就為他報班參加雅思留學培訓,就在其他同學日夜備戰高考時,趙楊卻一門心思地學習英語?!芭c高考的壓力相比,考雅思和托福的壓力幾乎只有高考壓力的1/3。按當初我的成績和水平,在國內也就能考上一所一般的大學,甚至還有可能發揮不好考不上大學,而如果我到國外就可以考取一所比較有名的大學。我現在就讀的巴斯大學就不錯,雖然比不上劍橋那樣有名,但在當地卻是一所有名的大學,怎么跟你形容呢?”趙楊停頓了一下,想了想繼續說,“這所大學的知名度在當地的排名應該和天大在國內的排名差不多吧!”
在國外只能去酒吧找伴兒
學校雖好,但趙楊初到英國時卻很難適應。和大多數初到國外的留學生一樣,趙楊受到了語言的限制。趙楊說:“去之前,我專門報班參加了英語口語的強化訓練,但到了那邊還是磕磕巴巴地說不出口。學校附近有一些供學生消費的酒吧、餐廳,為了練習聽力和口語,我經常會去這些地方,那里有金發碧眼個子高挑的帥哥靚女,也有來自其他國家操著一口鄉音英語的異國學生,當然也有和我一樣來自中國的留學生?!?/FONT>
據了解,在天津上學的時候,趙楊是一個標準的乖兒子,雖說成績一般,但他從不逃課、不打架,更別說去什么酒吧、迪廳玩。
趙楊對父母說:“在國外,我們很快就會適應社會,在家你們把我當孩子,可到那兒大家都會認為我是一個成年人了?!壁w楊解釋說:“我現在還未滿18歲,必須住在劉伯伯(其父的朋友)家,等我到了18歲,我準備搬出去和同學一塊兒租房住?!?/FONT>
趙楊繼續向記者介紹:“劉伯伯是我爸的好朋友,他是我在英國的監護人,也是我的房東,我有什么事兒都必須向他匯報。其實,他平時也不怎么管我在做什么,他說他相信我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我去酒吧的事,劉伯伯都是知道的?!壁w楊說,他喜歡在酒吧的感覺,在那兒他認識了兩個中國朋友,一個是來自廣東的,一個是來自東北的?!澳莾旱闹袊魧W生還是挺多的,一進去,大伙兒就在那兒說個不停,廣東話、東北話、上海話都有,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還在國內。但一離開酒吧,這個‘家’的感覺就沒了。”
出國后不久,由于語言上的不適應,從未離過家的趙楊第一次感到了孤獨和無助,在與媽媽視頻聊天時,17歲的大男孩第一次嗚嗚地哭了起來。想家的趙楊無心待在學校繼續上學,無奈之下,家人托監護人兩次向學校請假讓趙楊回國。趙楊“飛”回來的理由是想媽媽、想家。
故事篇2:“闊姐”留學一年花上百萬
被訪人物:郎姝
留學國度:美國
采訪方式:網絡視頻
采訪時間:2月11日下午
郎姝去美國留學已經兩年了,這兩年時間里,郎姝的父母總共花在她身上的學費、生活費外加其他開銷近200萬元。
父母生活富足送孩子出國鍛煉
郎姝的父親是本市一家房產公司的老板,母親在一家留學咨詢公司工作。從小郎姝的父親忙于生意,很少過問她的生活和學習,郎姝的一切都是由母親包辦的,讓郎姝出國也是母親的意愿。郎姝的母親告訴記者:“平時來我們公司咨詢出國留學的學生家長挺多的,從我們手里辦出去的孩子就不少。我家的經濟條件也不差,所以我挺想讓孩子早點出國留學去鍛煉鍛煉,她的父親對此也沒意見。本以為她出去會好好念書,將來學成拿一個外國文憑回來,但沒想到出去的第一年,她就交了外國男朋友,離家那么遠,我們也管不了她。她平時不給我們打電話,只有缺錢的時候才給我打電話,家里的網絡視頻一直都閑著,她去國外兩年,我只在網上見過她三回?!?/FONT>
半年花光7萬美元女孩不以為然
記者輾轉在網上見到了郎姝,沒想到一進入視頻,就看到郎姝的身邊坐著一位金發碧眼的外國男孩兒,通過音頻,記者依稀聽到郎姝與外國男孩兒的交流語言是很親昵的。郎姝告訴記者,她沒有太多時間,一會兒就要和朋友去K房里唱歌,旁邊那位是她的男朋友。通過與郎姝聊天,記者了解到,郎姝初到美國時因語言不通,沒有什么朋友。后來,她在一位來自中國深圳的學長的帶領下,逐漸出現在學校的網吧、歌廳里,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大眼睛、高鼻子、一頭自然卷發的郎姝是朋友圈里公認的大美女。為了這個稱號,她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去打扮自己。她喜歡化濃妝,喜歡把自己打扮得酷酷的。雖然郎姝才18歲,但身邊不乏追求者,她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這些,郎姝還是朋友圈里最有錢的人。出國前,郎姝的父母就給她兌換了足夠她一年生活用的美金,但為了交友、為了上網、為了唱歌,郎姝不到半年就把7萬美金花光了。記者問她怎么會花了這么多錢,郎姝不以為然地說:“SHOPPING、朋友聚餐、玩兒,哪一樣不花錢?對了,我還在這邊兒考了駕照,買了一輛豐田車,學校離我住的地方太遠,有車就方便多了。在天津時,我爸就給我買了一輛酷派,還沒來得及開,我媽就把我送到美國來上學了。那車帶不過來,我當然得自己買一輛了?!?/FONT>
當記者問郎姝,為什么不經常跟家里聯系時,她說:“沒什么可聯系的,一打電話聊天,我媽就叮囑我好好吃飯,問錢夠不夠花,至于我在這邊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她一概不問。日子長了,我也不想再給她打電話了。只有到沒錢的時候才打。”
故事篇3:孤獨中,走進同居時代
被訪人物:周曉
留學國度:加拿大
采訪方式:面對面
采訪時間:2月11日
前不久,周曉從加拿大回國,到天大、南大看望了昔日中學時期的同窗好友。這是她第一次走進家鄉的高校,一切讓她感到興奮和新奇。國內高校的環境也這么好,她甚至想和媽媽提出回國上大學的想法?!疤旖虻拇髮W真好,我真的想回天津來念書!”
留學加拿大溝通受阻
2003年4月,只有16歲的周曉拿到了去加拿大上學的簽證,聽說周曉要出國上高中了,同學和老師們都紛紛前來祝賀,但拿到簽證的周曉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她說:“我的英語一塌糊涂,但居然因為這個,留學中介公司的人就鼓動我爸送我出國。一想到加拿大到處是講英語的人,我就從心底里生出一種恐懼。我爸自有一番道理,他說我年紀小、語言學習能力強,在全英語的環境里一定會逼著自己學,幾年后就算別的沒學會,至少能帶一口流利的英語回家。沒有辦法,那時我太小,一切只能聽家里的安排。懷揣著一絲恐懼一些好奇,我到了多倫多。沒想到,一下飛機打車就成了問題。出租車司機先是一句英語我沒聽懂,大概看出來我是中國人了。司機竟然說了一句中國話,問我去哪兒?我把地址給他看,隨后他說的話我還是不懂,就稀里糊涂地上了車?!?/FONT>
在國人中找個男友同居
到了多倫多上學的第二年,周曉就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杰西,由于語言不通,周曉一直拒絕與人交流,杰西是位帥氣的中國男孩兒,比周曉早去加拿大兩年,熱情大方的杰西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周曉很大的幫助,兩人也很快由朋友發展到戀人。沒多久,兩人就分別從學校的學生宿舍搬了出來,租房同住。周曉的理由是:“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這種失落感,每個初到國外的人都會有。因此很多中國人就自發地聚在一起,結果又形成一個中國人的小群落。但我不想出了國還窩在中國人的人堆里,總有意躲開那個群體。于是,還沒有結交什么外國朋友的我,更加寂寞。寂寞的時候就會想有個人陪著你,杰西就是在這個時候走進我的生活的?!?/FONT>
“當時覺得我們其實也是有點跟風,真的是看到太多人住在一起了。因為真的太普遍了,我開始不習慣,因為之前我只談過一次戀愛,就拉過手,什么都沒有??吹轿夷切┩瑢W特快就走到一起,就檢討自己,以為是觀點落后?!敝軙哉f,男朋友在生活上很照顧自己,她也常常被感動。周曉對記者說:“你知道嗎?當我受傷害的時候,我好歹還有個人陪一陪。至于經濟方面,我決定同居時就考慮了經濟因素。學校的住宿費也不便宜,而且條件不適合我們同住,搬出來租房子兩人能分擔,條件和價格各方面都比在學?;蛘咦约鹤夥孔訌??!?/FONT>
【感言同居】
跟風和孤獨是同居根源
從浩瀚的知識海洋到簡單的洗衣做飯,從美妙的異國情調到揮之不去的鄉愁,五彩繽紛的異國生活無法掩飾現實生活的諸多無奈,空虛、寂寞成為許多海外留學生最常用的詞匯。就這樣,很多中國留學生就在迷茫與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時代。有媒體稱,目前在國外上學的中國留學生同居非常普遍,而且還有年齡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勢頭。對此,社會學專家王來華認為,除了跟風、孤獨和節約,國外在同居方面的寬松程度也造成了留學生同居情況的普遍。
【感言經濟】
家長肩扛巨額留學費用
盡管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但留學的巨額費用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受的。據本市一家留學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去國外上學,根據國家不同費用也有多有少,但再少的學費也比在國內上大學多出幾倍甚至十幾倍。該工作人員說:“就留學澳洲而言,如果一個高中畢業生到澳洲取得本科證書要學三年,其中每年學費最低4.8萬元人民幣,最高學費12萬元人民幣,一年的基本生活費也要5萬到7萬元人民幣。在澳洲一個本科讀下來,學費和生活費最少也要花30萬人民幣,最多的60多萬人民幣都不止?!?/FONT>
據了解,正是因為高額學費,從本市出去的一些小留學生中,70%都是家庭條件好的,其中百萬、千萬的富商家庭子女占據大多數。近兩年,工薪階層的父母送子女出國留學的也越來越多,大概占30%的比例。
工薪階層是指整個家庭每月總收入在四五千元左右的家庭。這些家庭的家長是用畢生的積蓄送孩子出國上學,但可惜有些孩子不懂珍惜,到了國外骨子里的那種虛榮和占有欲開始慢慢膨脹起來,他們揮金如土,每個月父母給的花銷不到月末就花光了。這些孩子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網吧、商場、餐館,卻經常缺課,不愛去教室、圖書館,他們中有好幾年不進教室的,最后,用父母的錢“搞”一份文憑。有的學生到國外不久,就頻繁租住更好的房子、一年換兩次新車;有的學生頻頻更換異性朋友,整天沉迷在愛河之中;有的學生到國外幾年卻始終講不了幾句流利的英語。
轉自:城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