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西安、重慶等城市之后,又一個城市試水推遲中小學上學時間。而在其他不少城市,這個話題亦在一些重要場合被熱議。對此持懷疑或反對態(tài)度的,或是認為這樣做難以保證教學大綱完成,或認為給孩子減負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時間這樣的小節(jié)上轉(zhuǎn)圈。但不管贊成還是反對,大家的初衷則都是為了孩子。
既是如此,不妨先來看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2005年2月中旬,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近2500名中小學生的生活狀況調(diào)查結(jié)果:66.6%的小學生、77.1%的中學生睡眠不達標,20%左右的中小學生睡眠質(zhì)量欠佳。而《上海市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報告》亦顯示,男女生肥胖檢出率高于全國平均指標,而耐力、力量素質(zhì)等則呈下降趨勢。上海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更是居全國第一,提高學生體質(zhì)迫在眉睫。
“提高學生體質(zhì)”,可謂一語道出了問題的實質(zhì),調(diào)整中小學生的上學時間只是應對手段之一。而對于大多數(shù)家長而言,這大約半個小時的推遲,也無異于一種身心的緩釋。比如在北京,孩子必須在7:20到7:40之間到校。大多數(shù)孩子就得6點起床,再洗漱、吃飯、上學,而且時間安排須十分緊湊,擔擱不得。早晨那半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那叫一個香!但如此早起,大人孩子只能叫一個苦!
看待中小學上學時間推遲問題,我們的眼光還須放得長遠一些。在孩子一生中,顯然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使他們享受充足的睡眠,使他們擁有強健的體質(zhì),使他們擁有充沛的精力以保持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使他們獲得適應社會需要的素質(zhì)與本領(lǐng),遠甚于他們在此期間學到的那點兒知識,也同時是最值得我們的學校和社會深思的。因而,適應孩子的成長要求,順應孩子與家長的意愿,推遲孩子的上學時間就不應該成其為問題。
當然,小小的時間調(diào)整,卻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與眾多家庭的作息時間息息相關(guān)。如何調(diào),啥時調(diào),等等,同樣也折射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工作作風。比如,我們應當給家長和學校以充分的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充分聽取中小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在全面推行前不妨先在一個不大的范圍內(nèi)試行之,等等,而不是輕率地說調(diào)就調(diào)。
愿更多的孩子能早日享受這大約半個小時的美好晨光,把覺睡得更香,把甜蜜的夢做得更足。
來源: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