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監管力度不夠,常常導致一些意外事故發生。這是記者在事發地點附近網吧拍攝到的圖片。
廣州某醫院節后收治多名暈倒在網吧的學生 這一現象引發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主治醫生:每逢開學, 醫院接收的暈倒在網吧的學生都會有所增加
代表委員:部分大學生缺乏自制力,學校社會要關愛他們并加強管理
數十小時泡在網吧,幾日不眠不休,實在餓極了,就讓網吧老板送碗方便面過來……春節剛過完,在廣州市沙太路附近的一家網吧,一位大學生模樣的男子突然倒在電腦前不省人事,等救護車趕到時,他已經停止了呼吸。
記者9日了解到,從長假結束到現在,武警醫院急診科已經收治了6個突然暈倒在網吧的患者,他們基本上都是附近幾所職業技術學校及大專院校的學生。誰也沒有想到,春節拿到的壓歲錢、開學之初松散的課業,給這些年輕學子帶來的,除了短暫的快樂,還有生命如流星般劃過的悲哀。
學生哥凌晨暈倒
口吐白沫、鼻流鮮血、手腳抽筋、暈了過去……
就在前日凌晨零時左右,在粵墾路附近的一家網吧,一名學生哥突然口吐白沫暈倒,同來的兩個同學慌忙把他送到附近的武警醫院急診科。
送他入院的同學回憶說,他們都是附近一所技工學校的學生,前一天晚上吃過晚飯,大約6時,3人相約到學校旁邊的網吧上網。次日凌晨零時左右,阿軍突然口吐白沫、鼻流鮮血、手腳抽筋,然后暈了過去,幸好沒過多久就醒過來。兩個同學趕緊把他送到武警醫院急診科。醫生初步檢查發現,阿軍的癥狀主要由疲勞加脫水引起的,休息一下喝點水就沒事了。
“十天前的那個學生,就沒這么好彩了。”該院急診科副主任吳金輝告訴記者,救護車趕到時,工作人員發現他已經沒有生命體征。附近一家雜貨鋪老板透露,不久前確實有人上網時猝死,但具體情況不清楚。“有人說出事前看見那個人在網吧玩了幾十個小時,一直在打游戲。”
醫生解釋暈倒原因
過度疲勞+極度興奮 嚴重脫水+供氧不足
吳金輝告訴記者,在網吧猝死的患者,這兩年來該院總共收治了兩例。他說,每逢剛開學,醫院收治的暈倒在網吧的學生都會有所增加。導致他們暈倒的原因,多是由身體脫水引起。“有些學生在網吧一呆就是十來個小時,餓極了才會讓老板送碗方便面過來,連續幾小時不喝水在網吧上網的比比皆是。”吳金輝說,阿軍的情況就是如此,本來已經五六個小時不喝水,再加上最近氣溫驟降,網吧開了暖氣,使得里面的空氣異常干燥。而脫水使得血液太黏稠,容易引發心血管問題,再加上過度疲勞、打游戲時極度興奮、空氣混濁供氧不足,最終引起暈倒乃至猝死。
記者了解到,粵墾路、沙太路附近有好幾所職業技術學院。很多學生過年時收了壓歲錢,自覺“荷包鼓鼓”,剛開學課業又不重,于是常常三五成群流連網吧。這也是近來網吧暈倒學生增多的原因之一。
專家說法
可以考慮強制“網蟲”休息 網吧可增開飲食健身空間
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陳冀京表示,在他數年來對青少年網癮的跟蹤研究中,連續數十小時上網者大有人在。
陳冀京說,由于網絡在中國大規模普及的時間還不算長,所以其帶來的后果目前還不能看得很清楚。“現在是真的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了”。可是,年輕人沉迷網絡,反而與真實的生活產生了隔膜,長遠來看,這有可能造成一代人素質的某種缺陷。
陳冀京認為,各界應當共同營造一種責任意識。除了青少年的自控之外,管理部門可以考慮對網吧經營者作出規定:如果一個“網蟲”已經連續上網太長時間,要采取措施讓他停止上網,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息;網吧中也可以增加飲食、健身的空間,讓“網蟲”們補充能量。這些規定在現有的技術條件和法律框架內完全可以做到。
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財務、稅收等方面對網吧經營者的“責任心”加以監控,防止商家“唯利是圖”。
兩會速遞
代表委員:學生缺乏自制力 學校要加強管理
廣州最近連續發生數起高等職業學校學生長時間“泡”網吧暈倒或猝死事件引起了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的關注。
有政協委員表示大學生雖然已經是成年人,有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不少人還是缺乏自制力,要加強師生的交流,及時引導他們;有人大代表則表示,學生在外租房給學校管理帶來很大挑戰,加上一些學校管理不規范,建議這些學校加強管理。
當得知最近發生的網吧悲劇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原黨委書記李延保教授表示非常惋惜。
李延保委員表示,這幾起悲劇反映了不少年輕人比較缺乏自制能力,這值得我們關注;學校以及社會要關注他們的思想,關心、關愛并且正確引導好他們。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文藝職業學校黨委書記陳學希表示,部分學校的學生出現“放羊”現象,與學校對學生宿舍的管理有關。如果能嚴格按照學校手冊,實行晚歸登記制度和處罰制度,那么大學生“放羊”“泡吧”現象將得到改善。
陳學希建議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時應該做好學生和學校兩方面工作,第一,在規范學生上,首先要嚴格按照學生管理條例,營造校園良好風氣,并對學生業余時間如何使用加以引導,通過社團組織活躍項目。其次應加強心理輔導。部分大學生容易走極端,從而產生逃避現實的心理,進而從虛擬世界中尋求寄托,這樣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大管理學院教授毛蘊詩表示,學校和老師平時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最重要的是通過交流,知道學生在想些什么,有什么心理困惑,及時解決問題。
記者調查:夜不歸宿玩網游 虛擬世界找歸屬
記者近日發現,開學后學校附近的網吧生意紅火了不少。午夜時分,東山口某網吧近200多臺電腦前座無虛席,近90%的電腦銀幕上都充斥著各種游戲畫面。記者特地采訪了有著近八年網游生涯的小德(化名)。
記者:玩網游最瘋狂的紀錄是什么時候?
小德:魔獸世界新開7區時,我經常熬通宵,平均下來,每天只能睡到4個多小時。一日三餐我都在網吧叫外賣,基本上是規律的。決定熬通宵的話,我也會帶上一大瓶綠茶、眼藥水什么的。拼殺中實在困得撐不住時,就讓好友頂替,自己小睡一會兒。
記者:網游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小德:現實生活中的我表現平平,但在網游中我很有可能是一位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完全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找到人生的價值。像打魔獸,有時20多人一起去努力完成一項任務,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其實,玩網游并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普通人只要肯花時間都可以達到一定的級別。通過網游我結交了一大幫朋友,和他們在一起時,有歸屬感。
新聞述評:猝死背后
現在,我們已不忍心過多地譴責因為泡網吧而喪失性命的學生了,畢竟,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悄然逝去。然而,在猝死網吧的背后,有些現象不得不讓人反思。
對網吧的管理不到位,可能是青少年成天泡在網吧的客觀原因。盡管我們有明文規定,網吧不得通宵營業,但在利益面前,網吧老板是不會主動遵 守的。事實上,從2002年“藍極速”事件后,管理部門就下決心清理整頓網吧行業的不規范行為。
但網絡不同于其他,一味強行喊打可能適得其反。而且,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讓青少年遠離網絡,這與社會的發展相悖。因而,需要我們對當前的網絡文化進行反思,以“疏”來代替“堵”,將網絡文化導向一個健康的市場,做成健康的產業。
誰都知道,絕大部分泡在網吧里的青少年根本就是在瘋狂地玩著網絡游戲。反觀國外,網絡多數是用來提供搜索幫助,或者是作為信息交流的平臺。雖然他們也有網游產業,但對青少年有著相當嚴格的限制。可是,我們的網絡,最大的市場蛋糕由網游產業所把持,結果就是,一方面成就了網絡公司的巨大利潤,一方面讓青少年患上了“網癮”。
這種變異的網絡文化無疑令人擔憂。網絡的本身不是要成為精神的麻醉劑,網吧更不是要成為剝奪網民生命的場所,如何歸還網絡的本義,將網絡文化引向健康的軌道,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