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誰為留守兒童構筑溫暖的“家”?
2007-03-20
全國婦聯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已達2000萬人,并呈繼續增長趨勢。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比例已高達18%至22%。由于長期親情缺失和管理真空,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和心理等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和發展,甚至發生意外和犯罪等極端現象。

    由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全國婦聯等12個部委共同組成的農村留守兒童專題工作組10月19日成立,致力于解決日益突出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全國各地也都在探索建立一些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辦法和機制。然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其解決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

重慶南川市鳴玉鎮代理家長吳意迪教留守兒童周炯洗衣服。


    敵視父母、厭學搶劫、意外頻發,農村留守兒童現狀堪憂    

    全國婦聯對進城務工婦女的調查顯示,進城務工婦女中,有60%將孩子留在農村由家人帶養,87.3%的父母每年見孩子1次到2次,1年至2年才能見到孩子1次的占12.7%。這些留守兒童的健康和教育問題是母親們最擔憂的事情。

    重慶南川市55萬農民中有15萬人外出打工,產生留守兒童18130人;重慶潼南縣的農村留守兒童占總數的63.8%,該縣抽樣調查顯示:48%的留守兒童不愿父母外出打工,64%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重慶武隆縣有留守兒童8236人,71.6%是由老人撫養,還有10.3%由親戚撫養。

    面對記者的提問,南川市鳴玉鎮石龍村的留守兒童小紅趴在自家破屋門口的小木桌上掩面痛哭起來。她今年12歲,卻已經整整11年沒有見過外出打工的父母。杳無音信的父母走前還留下幾萬元債務,年過六旬的爺爺奶奶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和糧食都被上門逼債的人搶走。堅強的老人靠租種8戶人的田來撫養孫女、償還債務勉強度日,但至今仍有八千多元沒還完,家里唯一的電器是只能收到一個頻道的黑白電視機。“這么多年沒回來過,也沒有音信,我都不記得他們的模樣,我恨他們,不想看見他們,他們回家我也不會認。”小紅哭著說。

    親情的缺失甚至使得一些留守兒童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鳴玉中學初三學生小院的父母在福建打工,已經兩年沒回過家,他漸漸變得不愛學習,成績不斷下降。產生厭學心理的小院于是有了輟學打工的想法,因為沒有路費,他就去攔路搶劫,被警察抓獲,被關在看守所4個月。“平時和我一起玩的幾乎都是留守兒童,沒人管,沒心思學習。每天逃課,上網打游戲或者聚眾打架。”他說。

    廣東信宜市是勞務輸出大市。記者在信宜市北界鎮的平山小學、北界中心小學和北界中學了解到,這三所學校差不多一半以上學生的家長在外打工,而父母雙雙外出的又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北界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小梅在日記中寫道:“星期六回家,家里空蕩蕩的,不知道干什么好,感覺整個家冷冰冰的。每當聽到別人的爸爸媽媽喊自己孩子回家吃飯的聲音時,我就感到特別傷心,有時還禁不住想哭。”

    實際上,不僅學習成績不好和心理障礙等問題困擾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各地頻頻發生的農村留守兒童意外事故更為此敲響了警鐘。2004年7月,鳴玉鎮兩名留守兒童到河里游泳時淹死;廣東惠州農村留守兒童林文容三姐妹因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由年過八旬的老奶奶照顧,在七年內先后因意外造成雙腿殘疾、燙傷和嚴重畸形。

重慶南川市鳴玉鎮代理家長程在途家訪時為留守兒童鄭紅輔導功課。

代理家長、陽光課堂、家長學校,各地紛紛建立關愛制度

    有關專家指出,留守兒童群體的問題不解決好,不僅關系著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還關系著這些家庭的幸福穩定,甚至關系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的建立。

    重慶南川市最早在全市推出代理家長機制,即讓30至50歲的鎮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村社干部和有幫扶能力的共產黨員以及社會有識之士,自愿與留守兒童組成代理家庭,做他們生活知情人、學習引路人和成長保護人。代理家長須每學期制訂幫扶計劃書和撰寫情況總結,每月有工作月報表,做到定期與留守兒童、家長和老師溝通走訪,并每學期接受兩次心理教育專家的專題培訓。

    鳴玉中學小院在代理家長談自川的幫助關愛下,學習成績從班上第33名上升至第13名。小院說:“談老師對我太好了,我真想叫他一聲爸爸,現在想好好讀書考大學,將來做一名建筑工程師。”

    重慶“代理家長”制度實行一年來,不僅建立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機制,而且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重慶南川市鳴玉中學成為全國婦聯授予的“農村留守兒童示范家長學校”首批11所學校之一,重慶市其他區縣也紛紛建立起“代理家長”機制。重慶市婦聯表示還將啟動“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工程”,全面推行“代理家長”機制,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

    全國各地紛紛探索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有效機制。河北省大名縣開辦128個“陽光課堂”,由老師、退休職工、鄉鎮干部等人義務為2000多名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組織玩游戲、進行安全教育;安徽省石臺縣在全縣范圍內向社會招募了20名“代理媽媽”,為留守兒童解難事、解心事、解煩事;河南省婦聯啟動“社工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從全省范圍內招募34名社會工作者開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十一五規劃中,全國將修建7000多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江蘇淮安和廣西等地都在積極開展關心留守兒童行動……    

加強綜合管理、消除城鄉壁壘,專家剖析解決之道

    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難題,有關專家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一是改革戶籍制度,取消與戶籍聯系的城鄉隔離制度,實現城鄉平等,開辟打工子女就學綠色通道,使其享受與父母打工所在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待遇,免除一切限制和收費;二是建立政府主導、各部門聯合的綜合教育機制,實現民政、教育、婦聯和社區的協調合作管理;三是盡快建立農村保障機制,積極開辦農村寄宿制學校,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杜絕留守兒童教育的斷層和真空;四是建立心理關愛機制,學校和社區等相關單位應該成立心理咨詢機構,開設針對留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共同對其顯性和隱性心理壓力進行疏導;五是建立法律和道德結合追蹤機制,建立留守兒童管理檔案,追蹤成長情況保證其權益,尤其是對不盡撫養教育子女義務的父母和監護人進行強制執行。    

    廣東清新縣鳳霞中學校長陳鳳霞說,學校應當承擔起關愛這些孩子的責任,為他們建立檔案,定期了解他們的困難和思想狀況,并幫助培訓臨時監護人。

    廣東省婦聯兒童部部長張麗玲指出,婦聯、教育等部門應加強對這一問題的調研,培訓家教工作骨干和志愿者參與幫助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工作。

    有關專家還建議,應該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加入“未成年人監護人委托制度”,落實留守兒童的責任主體,并重視其教育及管理問題;同時,一些城市應該改變按戶籍入學的政策,讓孩子能在父母打工地入學,以減少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

    連續兩年提交關于留守兒童的議案的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文廣局副局長、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劉明華教授說,留守兒童問題是隨著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加而產生,因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但通過關愛教育機制可以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讓農村社會更加和諧。

來源:新華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