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獲悉,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維權部就殘疾未成年犯的判后救助安置的合作達成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幫扶刑釋殘疾未成年犯的“回家工程”。
海淀法院刑事審判二庭法官宋瑩介紹,該院少年法庭結合去年以來對刑釋聾啞未成年犯趙某的成功救助經驗,近日就加強預防聾啞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救助安置刑釋聾啞等殘疾未成年犯等合作問題,向中國殘聯發出司法建議,收到對方積極回應。雙方初步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展工作,幫助刑釋殘疾未成年犯尋找失去聯系的父母,讓他們回歸家庭或給他們以妥善的安置。
據了解,中國殘聯去年曾協助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查找聾啞未成年犯趙某的親屬,落實趙某殘疾保障救濟等,雙方就此探索建立以救助、安置被強迫、誘騙犯罪的聾啞青少年和其他殘疾青少年為主旨的長效合作機制。法院方面向殘聯及時報告審判中遇到的需要救助的孩子情況和相關困難,并提供研究數據;殘聯維權部門具體協調,聯系相關安置途徑,為刑釋后面臨原有團伙成員威脅、報復等危急情況的殘疾未成年人及時聯系庇護場所;擇優解決部分受助孩子的就學、就業或技能培訓等困難。
中國殘聯方面介紹,聾啞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近年比較突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被拐騙或脅迫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2006年底,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等多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對預防聾啞等殘疾青少年違法犯罪和做好相關救助安置工作、維護殘疾青少年權益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殘聯相關部門認為,海淀法院在實際工作中探索總結出了許多好的做法與經驗,這對做好全國預防殘疾青少年違法犯罪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