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上海,蘇州河畔某個藝術倉庫,前衛的環境,迎來的則是一身精美典雅的楊瀾。昨夜,在這里,她為新書《楊瀾訪談錄(一)》簽售,并與現場的讀者進行交流,而面對最近的新聞纏身,她的回答是:“生活總有波瀾。”在談到新書時,楊瀾說:“這本書從嚴格意義上不能說是我寫的書,只是2006年到2007年《楊瀾訪談錄》精選的人物對話篇。我期待著有沉淀下來的時候,寫寫這些年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和你在忙亂的過程當中,疲于應付而忽略掉的一些東西。這需要心境。”
節目:最欣賞崔永元
現在電視里有很多訪談節目,楊瀾看不看別人的訪談節目呢?她一邊接招一邊笑說:“這不是赤裸裸的挑撥離間嘛。”
她說:“現在訪談節目非常多,很多情況下主持人的個性是非常重要的,訪談節目基本上還是屬于一對一的狀態,很難事先規劃。我和制片組,在選擇采訪對象的時候,標準是看他的身上是否有時代的精神,或者是時代共同存在的問題,而不是說他最近有一部戲很走紅。《楊瀾訪談錄》還比較注重國際性,我們有20%以上的嘉賓是國際性的嘉賓。”
楊瀾直言:“其實在電視上做比較感性的節目是討巧的,比如說一些真情故事,我不是說這樣的故事沒價值,但是相對來說它比較容易。在電視上做一些有一點理性、深度的訪問,是挺有壓力的,你又不希望別人看不懂,又不滿足于特別膚淺,這很痛苦。我也會看其他人的訪談,我比較欣賞崔永元,他骨子里面就有一股幽默感,這是很難靠時間去積累的,真的是天賦。魯豫現在的訪談比較多的是走平凡人物的路線,更多是關于普通人傳奇性的故事。我的節目還是走高端路線的,高端的品牌有國際性的內涵,是我一直想堅持下去的。”
新書:無暇沉淀寫作
從過去“名家寫作、大眾閱讀”,到現在“大眾寫作、無人閱讀”,書市明星風越吹越熱,而楊瀾卻并不“待書如待寶”:“這本書從嚴格意義上不能說是我寫的書,而是2006年到2007年《楊瀾訪談錄》精選的人物對話篇,我也寫了一些對人物的印象,寫了一個序。這是第一本,第二本主要是文化人物系列。過去《楊瀾訪談錄》都會編輯成書。原始的版本是口語的版本,而且沒有一個標點符號,編輯含辛茹苦點了20多萬個標點符號。”
楊瀾說,不斷有出版社來約她寫書,但是她不敢寫:“現在的心態是非常浮躁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一種極忙亂的狀態下完成的,可以把我的工作做好就已經很好了,現在也就寫寫博客,頂多也只寫300字,在這種狀態下寫不出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也期待著有沉淀下來的時候,沉淀下來想寫一點什么。我想寫寫這些年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和你在這種忙亂的過程當中,疲于應付而忽略掉的一些東西。這個需要有心境。”
開雜:400萬下載乘勝追擊
雖有徐靜蕾、高圓圓后來追逐,楊瀾的電子雜志依然可以說是女明星的第一人:“我去年開始在網上推出了《瀾》雜志,還有《天下女人》雜志,也被一些網站評為2006年度最受女性歡迎的電子雜志,每個星期的下載量就有400萬人次,完全免費下載。我們主要是針對都市的白領女士,我們也推薦好書,好的旅游地方,好的影視作品,也會交流職場的發展,情感方式,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你可以上傳你的意見,上傳你的聲音,全世界看到這本雜志的人都可以聽到你的評論,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今年在這方面我們還會推出新的,更年輕一點的職業女性的電子雜志。”
家庭:生活總有波瀾
近日遭王朔先生謾罵“吳征是個騙子”,楊瀾當即憤怒地以家庭保衛者的身份發文警告王朔“說話要負責任”,事情到后來峰回路轉,王朔承認“楊瀾是我的偶像,罵吳征是因為我泛酸吃醋”,并向楊瀾全家道歉。
而今天,說到家庭,楊瀾依然作幸福滿足狀:“過春節的時候有十天的假期,就和先生、孩子、老人去熱帶的島嶼度假。我自己是一名職業女性,我知道事業和家庭的平衡,結婚生育的安排和職業總有矛盾。本說‘生活大體平靜,內心總有波瀾’,可現在,我的生活一點都不平靜。”
熱點:安意如、于丹、易中天都欣賞
在節目中,楊瀾自己是一個“媒體從業人員”,而面對那些上了她的節目的社會焦點,楊瀾的態度是寬容多于批判的:“最近因為邀請安意如做客《天下女人》,而讀了她很多書。網絡上對她的評價頗有爭議,一個腦癱的人,靠自己賣書自助旅游,讀了她的書以后我對她是很欣賞的,讀她的古詩詞還是很享受的,我雖然不是很懂,但還是認為她寫得很美。”
楊瀾坦言自己也看一些暢銷書,“于丹寫《論語》、《莊子》心得,我后來都進行了閱讀,我和她比較熟,我覺得都寫得挺好,像于丹、易中天、安意如,都以個人的經歷在做一個翻譯者的工作,怎么樣把古人的思想和我們現在的生活產生一個真實的聯系,帶來聯想,我覺得都挺好的。也會看一些政治、歷史方面的書,這些都是我挺喜歡的。”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