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關于女大學生情感問題的研討會,發言嘉賓不是行業專家和學者,而是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吉林大學等各院校的在讀女性碩士或博士生,她們共同的話題則由《女性成長課堂》一書引發出來。
“從小我父母就覺得女孩子到高中學習不如男孩”、“跟男生比我總是很自卑”、“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一定總是很被動嗎”……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問題,擺在了大家面前。
該書作者徐國靜是中少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全書以女性生命的自然周期為框架,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從女性特殊生命結構來探討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同學們認為看過這本書之后受益匪淺。
作為此間專司高校教育圖書出版之職的出版社,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此次新出的《女性成長課堂》希望以“多元文化、多學科互動、多媒體參與”的形式打造新形態教材。
徐莉萍表示,新形態教材是高教社的一個最新發展思路。“中國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目前的大學教學仍以‘滿堂灌’為主,學生缺乏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這需要首先從教材著手來改變。”
目前中國高校除了以高級白領為對象的花費不菲的培訓之外,并沒有關于女性性別的普及課程。徐莉萍希望以新形態教程為基礎的女性課程,可以從定期講座形式開始,滲透到校園成為選修課,直到成為大學新生的一門必修課。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