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洋比賽"撞出中國孩子幾多軟肋
2007-03-30

家族中的大小姐意外死亡,大家經過破案分析,兇手竟是家中的小少爺——這是北京市第一屆頭腦創新大賽(DI)上,一支參賽隊伍的表演情節。近日,2000余名師生匯聚在北京101中學參加北京市第一屆頭腦創新大賽(DI)。

DI(DestinationImagination),直譯是“目的地想象”,它的競賽形式是給參賽者設置一個“目的地”,7人一組,由參賽者自己設計活動方案、設計情節、制作工具,齊心合力共同完成設計的目標。賽題由美國人設計,沒有標準答案,誰的創意更新、更奇特,誰就是贏家。

  整整兩天,來自北京市11個區縣,以及四川、山東、廣東的120個學校的270支參賽隊伍,熱熱鬧鬧地進行了一場創新思維大比拼。孩子們交出的答卷耐人尋味。

  隊伍后面跟著老師 孩子都有家長陪

  “如果沒有協作精神,他們的能力就有可能發揮不出來,或者說不能發揮到最佳水平。”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的魯屹老師說。

  魯老師帶的這個隊,多是些活潑、淘氣的男孩,意見不一的時候,誰也不服誰,經常打起來。打得最厲害的一次,幾個孩子順手拿起制作道具的大桶膠水對著潑,竟然潑在走進來的兩位老師頭上。不過,現在這些孩子已經學會彼此傾聽了。

  在比賽現場,筆者看到了這樣一幕:初中組的一支隊伍在比賽結束后,幾個學生都顯得不太高興。其中一個撅著嘴,埋怨隊友:“剛才就你表現最差,聲音最小!”被批評的學生反唇相譏:“你說臺詞也結巴了!”

  按規定,每支隊伍由7名學生組成。在比賽現場,筆者卻看到大多數隊伍后面都跟著兩三位老師,每個孩子都還有一到兩位家長陪伴。

  上場之前,有學生對著繁多的道具發愁,顯得手忙腳亂。幾位家長不得不跟著前后忙活:“每次少拿點,少量多次!”這支隊伍,來了兩位老師,10多位家長。

  一支小學組隊伍表演結束后,孩子們把道具拿到臺下,往空地上一扔,笑著鬧著走開了。帶隊的兩位老師不得不走上去把笨重的背景板扶起來,蹲下身來把道具一一收好。一位老師對身邊的同事說:“你看看,這就是我們的學生,一演完全跑了!”

  頒獎典禮開始前,主持人在臺上大聲問:“哪位同學落下了電腦包?……哪位同學丟了圍巾?……還有這件校服!”臺下發出一陣哄笑。一位老師搖搖頭:“還是一群連自己都照顧不了的孩子。”

  學校和孩子都很看重比賽的結果

  頒獎前,美國DI競賽活動中國地區總代理肖力對記者說:“我怕頒獎后,有孩子會哭。”

  這位致力于兒童教育的美籍華人,操著不夠標準的普通話說,在美國的DI比賽,不論輸贏,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取快樂。而在中國,他知道這不太可能。“中國的孩子,還是很看重比賽結果的。”

  筆者了解到,參賽的各校都對這個比賽非常重視,把它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硬性任務來完成。DI大賽的“前身”是在北京已舉辦10年之久的OM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海淀區青少年活動管理中心下達的《關于北京頭腦奧林匹克(OM)競賽更名為頭腦創新思維(DI)競賽的通知》中規定:此項活動仍延續頭腦奧林匹克的政策,作為北京市科技特長生加分項目。

  北京一所參賽學校的小隊員說:“如果能拿一等獎,小升初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擇校了。”

  北京東城區和平里第四小學帶隊老師王淑君介紹,參加比賽的孩子是學校“精挑細選”出來的。到比賽前的最后準備階段,孩子們每天只上語、數、英等主課,其余的課時都用來排練。

  成都七小實驗學校的李敬東老師從2002年到2006年一直擔任帶隊老師,2004年還曾帶隊參加在美國的總決賽。

  李老師介紹,美國的參賽隊伍也有帶隊老師,但老師指導、干預得少。他們的指導更多是在平時,孩子們常常放了學就跑到老師家里去,在老師的布置下完成一些活動。“對他們來說,創造是一種習慣。我們多少有點為了競賽而突擊指導。我們的老師指導得太多,有些道具、服飾、劇本,都帶有大人參與的痕跡。”

  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思維更活躍

  DI大賽的賽標是一個紅色的球從藍色的盒子里跳出來,意味著“跳出盒子來思考”。我們的孩子,似乎還是沒能“跳出盒子”。

  “犯罪現場調查”的裁判長程蕾在結束了一天的打分之后對筆者說,她對大多數隊伍的表演都不太滿意。兩天下來,幾個賽場的裁判普遍覺得參賽隊伍“跑題、沒有正確理解要求”。

  總裁判長張志國說:“DI來到中國,也不是說一定達不到在美國的效果,只是咱們的孩子思維習慣不同,平時受到的都是比較傳統的教育,突然把他們放到這個自主創新的大環境中,能力還是有局限。”

  給張志國印象最深的,是所有參賽學校中唯一的農民工子弟學校——永豐中學的參賽選手。“他們升學壓力相對小一些,老師也干預得不多,這可能是他們最放得開的原因。他們思維更活躍,心態也很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