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手頭上的零用錢也越來越多,未成年人的消費逐漸成為家庭的重要支出,其中一項就是網絡消費:即上網沖浪。在3·15消費者維權日來臨之際,記者對青少年的網絡消費情況進行了調查。
“走,咱們一起上網去!” 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青少年上網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也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走進了互聯網世界,盡情地享受網絡帶給他們的樂趣。但也有一部分未成年人過度地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極大傷害,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感到無比憂慮。
有網癮傾向的青少年約有500萬人
記者調查顯示,在25個10歲-15歲被訪問的中小學生中,就有16個表示“經常上網”,每月上網費在150-200元左右;9個表示“偶爾上網”,花費在100元左右;至于花費之間的這種差別,花錢多的主要在于玩游戲。另外有5個人表示上網能成癮,一天不上網玩游戲就覺得缺了什么似的。采訪中,海口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的獨生子今年12歲了,正在讀小學六年級。她每月給兒子的零花錢在200-300元,可是兒子總是不夠花,而且很少在家。有時即使回到家說話也越來越少。最近她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兒子迷上了一種網絡游戲,每天說去找同學復習,只是一種借口,其實是約同學一起去網吧玩游戲。在記者采訪的10個家長里,有7個家長也對自己孩子常沉迷于網絡消費表示擔憂。
為此,有專家呼吁廣大家長要時刻關心孩子的消費動向,對孩子的不良消費行為和習慣除了耐心給予引導外,還要教育孩子正確地進行網絡消費。
記者在海口對部分分布在各中小學校周圍的26家網吧進行暗訪和調查時發現,各網吧在白天極少有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現象。但夜間12點以后卻照常通宵營業,主要是給年輕人提供包夜上網服務。在義龍路離某小學不到300米的一家網吧,記者發現這里晚上生意不錯,60臺電腦中,坐了人的有32臺。來上網的都是年輕人,其中有6個人看上去年齡大約15、16歲左右。記者在現場發現,上網人中有35%的人在視頻聊天,50%的人玩游戲,12%的人在看電影,而查找資料的只占了3%。
據記者調查,網吧業主為誘使學生進入網吧,采取了各種手段,如會員制、貴賓卡、提供儲值消費、優惠包夜、吃住玩“一條龍”服務。網吧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使青少年受到極大危害。調查發現,網吧業主私置服務器傳播色情淫穢影片,提供暴力游戲,已成為吸引中小學生的新手段。青少年因癡迷網吧而荒廢學業,或因上網引發的違法犯罪案件使人觸目驚心。
目前,網絡的使用者正逐年快速地增加,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國網民人數已超過1億人。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接觸網絡的年齡變得越來越小。在上網人群中,79.5%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少年,中小學生比例更是高達81.3%;青少年上網的用戶中,高中上網學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上網學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學上網學生占小學生的25.8%。在所有用戶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為42%,其次是小學生和高中生。
調查報告還顯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戶從1999年開始使用互聯網。上網比例最高的是網吧(58%),其次是在家里(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辦公室(15%)。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212分鐘。
從調查情況看,青少年上網目的分為實用目的、娛樂目的、網絡技術使用和信息尋求。超過50%使用率的功能有網絡游戲(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電子郵件(48.6%)。25.2%的青少年在聊天室或BBS上經常發言;37.6%的青少年使用ICQ與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聯系;約50%的青少年使用電子郵件與朋友保持聯系。這足以說明青少年與網絡走到了一起,成為“網絡一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網絡與青少年的個性相適應。上網有癮,這早已成定論,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網消得人憔悴”。
目前,據有關人士估計,全國患有網癮和有網癮傾向的青少年大約有500萬人。有專家認為,由于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側重于學業成績,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比較重,網絡極易成為許多青少年躲避負擔和壓力的“防空洞”,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中學重點班班長通宵上網猝死校園
“叮……?!!?,2006年12月10日早上7時許,海南省瓊海市國營東升農場的職工唐俊家里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誰呀,這么早就打來電話?” 剛割完膠從橡膠園回來的唐俊覺得有點意外,因為很少有人在這個時段給他家打電話。
“喂,你好!您是唐憲×學生的家長嗎?我是萬泉中學的老師呀,唐憲×在學校摔傷了,請你們馬上到學校來一下?!甭牭綄Ψ皆陔娫捓锛贝倬o張的語氣,而且老師一再要求他盡快趕過去,唐俊意識到兒子肯定是出什么事了。
“我們的兒子身體一向不錯,就算摔傷了也不會有大礙的?!痹谌トf泉中學的路上,唐俊一直安慰著因緊張而渾身發抖的妻子。
唐俊和妻子來到萬泉中學后,只見萬泉中學教學樓后面圍著很多人,其中有警察、醫護人員,還有學校的教職工等。他沖過去一看,只見兒子一動不動地躺在校園里的人行路上。聽到兒子已經死亡的噩耗,母親蘇霞馬上暈倒過去。
據萬泉中學吳校長介紹,12月10日早上7時10分,學校的保安員撥打他的手機反映:3名學生發現唐憲×躺在教學樓后面的水泥路上,他們上前叫唐憲×沒有應答后,便跑到校門口告訴保安,保安趕到現場察看了一下,立即撥打120和校長的手機。120救護車趕到萬泉中學后,經檢查,證實唐憲×已經死亡。校方隨即撥打110報案。
吳校長說,對于學生在校園意外死亡一事,他感到既悲痛又內疚。悲痛的是失去一位年輕的生命和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內疚的是該同學的死多少與學校管理不到位有一定的關系。
接受記者采訪時,唐憲×的母親蘇霞不停地哭泣。蘇霞說,12月9日下午5時許,她送兒子到學校,因為學校星期日要補課?!拔液蛢鹤拥綄W校,幫兒子拎東西到宿舍,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就出事了。”
蘇霞告訴記者,她家住在瓊海市國營東升農場13隊,距離萬泉中學有七八公里遠,學校在每個星期日上午8時開始補課,如果兒子星期日早上從家里來學校,怕趕不及補課,而且兒子還保管著學校宿舍的鑰匙,所以都是在補課的前一天下午提前趕到學校。
據介紹, 14歲的唐憲×所就讀的初二(42)班是萬泉中學的重點班,他是該班的班長,與老師、同學的關系都處得很好,每次的考試成績在班里乃至全校都是名列前茅。中考時,曾考上省農墾中學,但因家庭經濟困難,就選在離家較近的萬泉中學上學。“我兒子從小到大沒得過什么病,現在卻不明不白地死在學校里,希望學校能給我一個說法。”蘇霞傷心地說。
“唐憲×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但學習成績好,人品也不錯,平時尊師守紀,他突然走了,我們都感到很難過。”當日中午,記者在萬泉中學校園里進行采訪時,該校幾位初二年級的老師都這么說。
接到報案后,瓊海市警方迅速趕到現場。當日上午10時左右,瓊海市公安局、教育局、檢察院、萬泉鎮委鎮政府、萬泉派出所、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專門開了一個協調處理會,警方初步認定,排除唐憲×的死亡為他殺,應屬于意外死亡事故。
據瓊海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各方面提供的情況,警方已經找到12月10日凌晨與唐憲×一起回校的幾名學生做筆錄,并到網吧作調查。經警方了解證實,12月9日晚6時許,唐憲×曾與班里的同學一塊到附近的呂云網吧上網到10日凌晨5時許。那時學校校門早已關閉,唐憲×與另外兩名同學先后爬鐵欄入校。當另外兩名同學爬過鐵欄時,已不見唐憲×身影,不久便發現其躺在校道上。同學懷疑他是上網疲勞過度,導致死亡的。
萬泉鎮多名群眾向記者反映,萬泉鎮萬泉墟上一共有4家網吧,其中離萬泉中學最近的呂云網吧距離該校不足200米,平時經常有未成年的學生到網吧上網,這種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現象有關部門屢禁未止。
據了解,唐憲×的身體平時有些虛弱,今年14歲,體重35公斤。學校調出所有唐憲×的體檢檔案發現,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兩次的體檢上記錄著其血壓測量結果均偏低,兩次血壓測量的指標均為50和80毫米汞柱。
事故發生后,瓊海市教育局和萬泉中學積極協調,密切與死者家屬聯系,并多次上門進行慰問,切實做好死者家屬的思想工作。瓊海市教育局共給死者家屬5.6萬元善后費用和慰問金,保險公司賠償2萬元。
唐憲×死亡一事,也引起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06年12月11日下午,瓊海市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全市網吧整治工作。當天,該市文化、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對該市8家網吧進行了檢查,其中發現3家接納未成年人,3家未進行有效證件登記。該市文化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對這6家網吧進行了嚴厲查處。其中3家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被分別罰款1000元、2000元和3000元,并停業整頓15天。因唐憲×死前曾在萬泉呂云網吧通宵上網,瓊海市文化市場稽查隊依據有關規定,對萬泉呂云網吧做出罰款1.5萬元,吊銷其《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決定。
2006年12月13日,經瓊海市教育局黨組討論決定,對萬泉中學校長吳偉琦在全市教育系統進行通報批評。
違規網吧一次接納11個未成年人上網
針對瓊海萬泉中學一學生通宵上網猝死事件,海南省教育廳、省文體廳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學生上網管理工作,堅決杜絕未成年人上網和學生夜間私自外出上網現象。對累計3次接納未成年人、一次接納8名以上(含8名)未成年人或在規定營業時間以外接納未成年人的,堅決吊銷其《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然而有些市縣并沒有認真去執行。
“救救我的兒子!”這是海南省昌江縣一位家長向記者投訴的第一句話。這位家長反映說,最近他的9歲的兒子一直沉迷于一家新世紀網吧,全家人怎么勸都勸不住?!皟鹤尤绱讼氯?,我該怎么辦?”
接到投訴后,記者于2007年2月3日11時來到位于昌江縣城人民路的新世紀網吧進行暗訪。在網吧現場,記者發現,這家網吧除了開著風扇外,燈管都沒有開,顯得很昏暗。網吧內的一樓和二樓的電腦前都坐滿了人,記者數了一下,共69臺電腦。其中一樓有2個年約15歲左右的男同學穿著“××中學”校服,倆人正在熱火朝天地玩電腦游戲,記者的到來也沒引起他們的注意。而旁邊,5個8歲左右的小孩也在兩臺電腦上玩“開火”游戲。記者在一樓轉了一圈,發現上網的人中幾乎都是玩游戲和聊天的,而沒有發現一個未成年人是來查找資料的。
記者走上了二樓,發現這里還有4個未成年人在聚精會神地上網。這家網吧總共接納了11個未成年人(包括學生)進入網吧。
就記者暗訪發現昌江新世紀網吧接納11名未成年人上網的事,記者與老板娘貝某進行了一番對話。
記者:《海南省網吧日常檢查和違規處罰量化標準》早就正式實施了,縣文體局組織你們學習了嗎?
貝某:學習了。
記者:學習了為什么還繼續違規?
貝某:……
記者:你有孩子嗎?幾歲了?上學了沒有?
貝某:有兩個兒子,大的11歲,小的7歲,都上小學了。
記者:你平時讓孩子上網嗎?
貝某:孩子可以上網,但我叫他們不要影響學習。
記者:你也知道上網多了影響學習?
貝某:是的。
記者:為什么你卻接納別人的孩子上網呢?
貝某:……
記者: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網吧,你怎么辦?會痛恨網吧對孩子的毒害嗎?
貝某:……
記者:你的網吧有沒有貼出“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的警示牌?
貝某:有,在門口。
記者:貼了警示牌有什么作用?
貝某:……
記者:不接納孩子上網就不能賺錢嗎?
貝某:是……
如何預防青少年網癮已成關注焦點
青少年網癮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民盟北京市委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室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沈綺云認為,對于我國青少年來說,網癮主要表現為對網絡游戲和網絡聊天的迷戀和依賴。
北京軍區總院成癮醫學中心主任陶然表示,根據醫學研究,升級會導致耐受型的網絡成癮,即升級越高越會對玩家產生刺激,從而使游戲時間越長。
2007年1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凈化網絡環境,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營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
對于未成年人上網,其危害性有關部門早有警覺,并制定了相關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工商總局等部門曾聯合打擊和“封殺”網吧的違規違紀行為,規范了網吧的市場秩序;由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由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和光明日報社網絡信息部聯合承辦的旨在幫助廣大青少年戒除網絡成癮的“健康上網,拒絕沉迷——幫助未成年人戒除網癮大行動”啟動儀式從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啟動后,在全國范圍內長期開展;被稱為“中國戒除網癮第一人”的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開教授自2004年5月成功挽救網癮少女曲倩以來,曾在全國各地幫助600多個沉迷網絡的青少年走出陰影。
全國政協常委徐鴻道認為,要建設一批健康、文明、科學,尤其是對青少年能起正確導向作用且富有吸引力的網站。
徐鴻道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加大投資,從技術上提高網絡防控的能力。二是建立網警隊伍,對互聯網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控。三是依法加強對網吧的監督管理。徐鴻道建議從政府管理的層面入手,建立一個由某個部委牽頭的部級聯席會議,各級地方政府也成立文化、公安、教育、工商等部門聯合管理辦公室,把分散的權限集中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青少年網絡使用的有效管理。學校要開設網絡安全防范教育課,并加強網絡德育與網絡法制教育。社區可建“家長課堂”,免費向家長傳授網絡知識、青少年心理知識及有關經驗。教育部門應規定各中小學每學期都要有一個網絡文明教育周,有關部門可組織成立“青少年網絡成癮癥預防與矯治中心”。
近來,有關方面不斷收到各方人士的來信,呼吁加快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浙江省副省長盛昌黎建議,應積極借鑒美國、德國、日本的做法,以“防止青少年信息污染,維護青少年網上安全”為原則,制定涉及信息發布、審查、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段闯赡耆吮Wo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處理青少年行為問題的特別法律文本,因此要盡快修訂、補充、完善相關的法律內容,以更適用于青少年網絡權益的保護和使用的管理。在條件成熟時,建議出臺青少年互聯網使用的專項法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國相關法律的制定、實施也不斷取得進展。目前已經實施的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有關的法律主要有《刑法》,《全國人大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行政法規有《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條例》等。但互聯網飛速發展,新問題層出不窮,完善有關法律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來源: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