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像約好似的,“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快樂男聲”三檔選秀活動都在上周末開戰,這注定了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花樣美男將充斥熒屏。
一場娛樂盛事上演,而一場憂心之旅也正式起航。在杭州某著名論壇上,家長“憂心忡忡”忍不住發帖訴苦:這又是一場對孩子性別觀的大考驗。“選秀選秀,選出的女生剃板寸,男生扎小辮;女生言行粗獷潑辣,絲毫沒有淑女風范,男生說話細生細氣,動作扭扭捏捏,一點都沒男子氣概……這樣的選秀,不是在誘導‘男不像男,女不像女’嗎?”“憂心忡忡”說。
此帖一出,跟帖無數。家長“完美主意”、“五指齊心”和“強悍媽媽”都在論壇上表示:“對孩子的性別教育一定要加強。”
杭城某初中對初一兩個班68名同學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66%的女生覺得男生“娘”,80%的男生覺得女生“兇”。性別教育缺位已成現實,家長、老師和專家也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大討論。
“中性風”影響審美觀
家長“完美主意”說,自從看了2005年的超女比賽,念初一的女兒就開始模仿超女的穿著打扮,頭發打上很多摩絲,根根豎起,褲子松松跨跨,一點沒女孩子的樣子。媽媽說她幾句,女兒立馬回頂:“現在流行這樣的打扮!”“完美主意”顯得很無奈。
家長“強悍媽媽”則是為自己念初二的兒子擔心不已。“太柔弱了,手指不小心擦破了皮也會哇哇大叫,說話奶聲奶氣,怎么會變這樣?”“強悍媽媽”說,“我真的很期待他能夠像男子漢一樣保護我,而不是發生什么事情就躲在我背后。”
記者也發現,“中性風”在杭州中小學校園里非常流行。上身校服,下身寬松牛仔褲,腰上系上一些鏈子,這就是很多女學生的打扮。一位高中校長說,一些女孩認為流行的就是美。于是,盲目地去效仿,根本沒有考慮是否符合自己身份、年齡。同時,錯誤地把“野蠻”當成個性,以此來標榜自我。
女生流行“中性風”,男生中則有太多陰柔面。記者在采訪一位重點高中的優秀男生時就發現,他戴著眼鏡,顯得特別柔弱。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記者在和他交談的過程中,他竟然伸出了一根蘭花指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現在的男孩子實在太陰柔,再這樣下去,所謂的‘男子漢’可能就要在這一代漸漸消失了。”家長“五指齊心”認為形勢非常嚴峻。
新聞現象
男生女生互相看不慣
李宇春
杭城一中學對初一兩個班68名同學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其中女生29名、男生39名。問卷有5個問題。
1、你最愛什么樣的漫畫偶像?
答:喜歡看漫畫的女生有55%,男生為49%。
在男女生均喜愛的漫畫有:《網球王子》《火影忍者》《宮》《犬夜叉》《棋魂》《死亡筆記》。
最愛的漫畫男性偶像形象:修長、俊美、酷、陰柔氣質。
記者解讀:日韓漫畫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陰柔的男性形象大受歡迎。
2、選秀節目里,你喜歡什么樣的人?
答:喜歡看選秀類節目者,女生占50%,男生占13%。
喜歡的人物:多為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蒲巴甲、向鼎。
喜歡的原因:形象好、實力好、有個性、有挑戰精神。
記者解讀:女生受選秀類節目的影響較大,模仿欲望也更強烈。
3、從小學到初中,教過你的男老師有多少?你覺得男老師在學校的比例是否比較低?
答:68名學生普遍表示,小學至初中,接觸的男老師大約在3至6名,是所接觸的女教師數量的1/4至1/5。
69%的女生表示:不覺得男老師偏少。
62%的男生表示,覺得男老師偏少。
記者解讀:基礎教育中男女教師比例失衡是一個嚴峻問題,已經影響到男孩子的男性品格的形成。
4、你認為你們班的男生“娘娘腔”嚴重嗎?你認為你們班的女生“野蠻”嗎?
答:覺得男生“娘”的女生占66%,覺得女生“兇”的男生占80%。
記者解讀:大多數男生和女生都對異性不滿意,互相看不慣。
5、如果花樣美男的定義是:外貌俊秀、帥氣、成績好、身材好,作為女生,你是否喜歡這樣的男生?作為男生,你是否愿意成為“花樣美男”?
答:喜歡“花樣美男”的女生為40%,愿意成為“花樣美男”的男生為21%。
記者解讀:近8成男生不想當“花樣美男”,說明男生潛意識里還是希望更“男人”一些。
調查問卷
教師支招 要讓男孩更有陽剛氣
學生中越來越普遍的“性別模糊化”現象讓很多老師頭痛不已。近日,大關中學的一些老師談了他們的應對方法。
方法一:選男生來當班干部
學生處的耿棟老師說:“小學階段的班干部大多是女生,久而久之,男生們身上應有的責任感就慢慢缺失了。現在班里如果有事需要有人自告奮勇,舉手的大多是女生,而男生們都會覺得這個不關我的事,這對男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耿老師曾擔任過8年班主任,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有意識地讓男生來當班干部。
方法二:對男生提更高的要求
學生處的呂任飛老師說,因為大多數家長在家里照顧得太細致,很多學生剛進學校時問題一大堆,“相比較之下,男生的問題更嚴重些,有些男生的腦袋后面拖著一根小辮子,有些動不動就鼻涕、眼淚一大把,所以學校專門設置了一個新生規范月,對初一新生的坐姿、站姿、講話聲音等都作了細致的規定,其中,對男生的要求會更高一些,目的是為了讓男生們意識到自己是男生,跟女生是不一樣的”。
方法三:用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勸說
“現在班里很多學生迷‘超女’、迷《王的男人》,這讓他們的角色定位出現了很大偏差,女孩子、男孩子究竟怎么樣才算美?很多學生已經茫然了,這就需要通過老師有意識地灌輸和引導,讓他們明白自己應該具有的性格特征。”所以,初三(7)班的班主任張永蓮老師最常對男生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男子漢,就應該有男子漢的樣子。女生性格豪爽一點沒什么不好,但如果有女生刻意打扮成李宇春那個樣子,我就會告訴她,這樣并不適合你,這種方式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如果只是一味地‘堵’、‘壓’,反而會讓他們產生逆反情緒。”
專家觀點
從點滴的生活細節入手
文瀾中學副校長薛瑩
應該說“性別模糊化”現象的產生,媒體有很大責任。初中階段是中小學銜接的關鍵時期,學生的辨別能力還比較差,但現在打開電視、電腦,滿眼都是另類的娛樂節目,孩子們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能不受影響嗎?
我們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是“德才兼備”,要求學生外塑形象、內塑氣質,男生就應該是謙謙君子,女生就應該是大家閨秀。什么時候應該輕聲走路、什么時候應該大聲講話、男女生在各種場合下應該如何表現……老師在這些細節方面會對學生提出要求,從點滴的生活細節入手,來培養男生和女生形成他們各自應有的習慣、品德和操守。
有意識地
讓男老師擔任班主任
大關中學書記、副校長顏曉雅
社會上的一些選秀活動、日韓的漫畫和電影,確實對傳統的審美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些學生因為缺乏辨別能力,可能就會去模仿、追趕這種潮流,這成了他們張揚個性的一種途徑,需要老師正確引導。
目前學校女老師多、男老師少的情況,確實會對學生的性格產生一定影響,但女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有剛性和柔性的區別,只要方法得當,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而且我們學校會有意識地安排男老師擔任班主任,希望讓男老師的性格特點去影響那些表現出“陰柔”特質的男生。
“隱形爸爸”
要多參加家庭教育
“西點男孩”文化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萬國英
早報此前的一篇教育報道中有關于“隱形爸爸”的提法,非常貼切。現代女性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家庭事業都要兼顧,難免顧此失彼。每次“西點男孩”培訓班開家長會,由爸爸出席家長會的家庭會得到表揚。“兩年前,開家長會基本都是媽媽,現在是各一半。”
她表示,現在的家庭教育普遍是“爸爸隱形”、“爺爺隱形”,母親、外婆、阿姨成為管理孩子生活細節的主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家庭教育光靠女性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事實證明,爸爸關注更多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來源: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