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斗智斗勇 當“80后”老師遭遇“90后”學生
2007-04-03
面對新新人類,社會準備好了嗎

    越來越多的“80后”走上中小學教學一線,和“90后”斗智斗勇

    “現在的孩子根本不吃這一套”

    老教師“哄一哄,嚇一嚇,詐一詐”的“三字經”已成為老黃歷。

    “端午節好歹也是紀念一個男人的節日,到那天男生作業布置少一點,女生多一點,這樣行了吧?”

    年輕的數學老師王愷像是在解一道數學難題,耐著性子,微笑著和他的學生“討價還價”。

    前不久的3月8日,他給班上的女生開了綠燈,“女生作業是男生作業的子集。”正課內容一結束,班上的男生就一浪蓋過一浪地起哄也要作業“減負”。

    王愷是蘭州市第十四中學的老師,標準的“80后”。講臺上的他灰西裝,白襯衫,聲音洪亮,底氣十足,格外精神。聽課的是43個和他年齡“差不了多少”的高一學生,其中“90后”就有30個。

    老師和學生最終“講和”了,條件是:選“六六大順”這一吉利數字作為當天家庭作業的數量。

    為了“打入敵人內部,以期分散瓦解”,王愷笑稱“自己在‘90后’邊緣游走。”原本討厭電視連續劇《武林外傳》的他,放棄周末,主動從網上下載50多集,一邊看,一邊做筆記、背臺詞,目的只有一個:和學生交流時冷不丁說上兩句臺詞,會讓學生感到老師離他們的世界并不遙遠。

    “喜歡我這個人,再喜歡這門課。”和王愷一樣“費盡心機”和學生打成一片的“80后”老師不在少數,盡管年齡優勢原本使他們更容易接近這群學生,但他們并不敢掉以輕心。

    連日采訪,不時聽到“80后”老師“與學生斗,其樂無窮”的自嘲。他們已然摸清了學生的“底細”:老教師“哄一哄,嚇一嚇,詐一詐”的“三字經”已成為老黃歷,“現在的孩子根本不吃這一套。”

    讓王愷高興的是,他所帶的班級數學成績并沒有因為作業的減少而降低,相反僅次于重點班。在16歲的韓璐璐眼中,王老師挺幽默,“一肚子時尚的詞語,一下子拉近了和我們的距離。”班上有男生長得胖,王老師會說長得真“Q版”,“連我們都還不知道什么意思呢!”

  “90后”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極不相符

    有問題,學生動輒投訴媒體,上告教育局。“12345(市長熱線),有事找政府。”是很多孩子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不是當場抓了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行”,英語老師朱香萍是不太相信自己起初的判斷。眼淚在男學生的眼眶里打轉,“事實明擺著,咋就百般抵賴,睜著眼睛說瞎話?”

    頭疼的事同樣降臨在同事張媛的身上,每學期末學校都會組織一次學生對老師的“民主測評”,學生給老師打分。令她心寒的是,只要平時對哪個孩子批評多一點,就會遭到報復,“怎么壞就怎么說。”

    “現在老師都不敢說學生,不然學生動不動就以‘我要像我們班的某某女生一樣離家出走’相威脅。”在陶瑩老師的班上,曾發生過3名女生集體離家出走的事情。

    有個學生曾這樣“戲弄”他的老師:上午老師讓他罰站,下午他便打電話“通知”老師,自己在黃河邊上,想不通要跳黃河。急壞了的老師,動員所有沒課的同事四處找。就在所有人像熱鍋上的螞蟻在黃河沿線團團轉的時候,老師的電話又響了:“我在校門口,看你以后還敢欺負我。”

    “打不得,罵不得,重不得,輕不得,苦口婆心又嫌你婆婆媽媽。”陶瑩跟自己的學生時代比了比,非常感慨:“‘90’后的學生簡直不可思議,我們這一代哪敢當面頂撞老師啊,現在的孩子,即使是犯了錯誤,還跟沒事兒人似的。”

    讓“80后”老師感到“90后”學生難教育的不止這幾位女老師。有問題,學生動輒投訴媒體,上告教育局。“12345(市長熱線),有事找政府。”是很多孩子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老師很是無奈:“在‘90后’學生面前,老師是唐僧,只能念念經。”

    在學校政教處兼職的蘭州市十一中教師史鑫,成天接觸的是學校“最好的學生和最難纏的學生。”有一次,他苦口婆心連續3天給一個問題學生做思想工作,學生請來了家長,家長也“似乎被感化了”。可后來才知道,所謂的家長是學生花錢雇來的,真實身份是學校附近市場上賣面的商販。

    上級部門常常轉來對學生投訴的“反饋”,稱有學生反映學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希望落實一下。“像沒頭的蒼蠅一樣認真地查來查去,結果不是子虛烏有,就是夸大其詞。”這讓史鑫很煩惱。

    “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極不相符”是“80后”老師對“90后”學生最多的評價。“心智成人化,行為幼稚化,做事極端化”,有老師這樣概括“90后”學生。

    一名女教師舉例:兩名女生鬧矛盾,一女生想借班主任之手打壓對方。于是精心策劃,自編自導了一出“借刀殺人”計。描摹筆跡假傳紙條,讓一個不知情的學生向班主任謊稱對方要“收拾”她。“匪夷所思”的是班主任之后的調查完全在該女生的掌控之中,甚至連班主任要問的問題,也被該女生事先猜測得“一清二楚”。

    其心思之縝密,令班主任老師“自嘆不如”。最后還是被經常批閱作文的班主任在筆跡上察覺出蛛絲馬跡,戳穿了“陰謀”。

    從“4+2+1”到“非常6+1”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一樣慣孩子,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寵。

    讓眾多“80后”老師困惑不已的是:不但成天要和學生“斗智斗勇”,而且還要時不時面對來自學生家長的刁難和“無理要求”。

    “學生為什么不怕老師?就是因為后面有家長撐腰!”有“80后”老師憤憤不平。“‘70’后的人認為我們這代人桀驁不馴,‘90后’的人認為我們觀念太陳舊,根本不放在眼里。”這句話多多少少道出了不少“80后”老師的苦衷。

    生在“改革開放”年代的語文老師談放,笑稱“80后”是“吃著5分錢冰棍長大的一代”,現在的孩子對5分錢根本沒概念。談放坦言,盡管教師的確有資歷差異問題,但學生家長不信任“80后”老師的現實總讓老師們覺得“別別扭扭”。

    盡管“80后”老師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代”,但很多老師仍認為“90后”學生的物質條件要比他們優越許多。在王愷看來,無論怎樣,家長和老師的目的是一致的:一切為了孩子。問題在于現在的家庭溺愛孩子比“80后”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說,以前家庭溺愛孩子的模式是‘4+2+1’,現在變成了‘非常6+1’,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一樣慣孩子,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寵。”

    有老師發現“90后”學生家庭有相當比例是單親家庭,父母離異。或是父母都正處事業上升階段,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孩子大多扔給爺爺奶奶,“孩子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來源: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