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共享公平、優質教育
去年,張家港市400多位老同志配合教育局、派出所等部門,花了1個多月時間,走村串戶調查外來民工子女受教育情況,幫助聯系入學,使2.3萬名外來工子女全部入學就讀。目前,張家港共吸納外來民工子女3.96萬人,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有2.8萬人,占總吸納量的71%;其余29%在11所外來民工子女學校就讀。2006年起,張家港市政府投資5000多萬元,啟動“新張家港人子女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已有7所通過標準化驗收。隨后實施的“薄弱師資提升工程”,規定對外來工子弟學校實施公辦教師和業務校長兩項支教幫扶制度。2006年,70多名公辦支教教師和業務校長被派到11所民工子弟學校,以期規范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
旭東學校這所全市規模最大的外來民工子女學校,是關工委重點關注的對象。他們每年都會為學校訂好幾十份《關心下一代周報》,定期來和學生談心,解決實際困難。老年人與外來民工子女親切交談著
義務監督網吧,徹底消滅“黑網吧”
“您好,可以把您的身份證給我看下嗎?”這是港城五老在進行網吧巡查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為了防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老同志們每天兩三個組合在一起,經常到網吧、游戲機房走走看看,發現問題,及時反映,真正起到了“耳目”作用。目前張家港共有94個網吧、40個游戲機房,經營狀況基本正常,沒有一個黑網吧,廣大老同志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好一把保護傘,受到廣大市民的肯定和贊揚。
正規網吧的設備布局都非常合理
老年人檢查上網網民的身份證
青少年活動陣地,滋養青少年心靈的園地
每到放假前夕,老人們都要了解社區孩子的情況,并排定孩子們的假期學習計劃。假期一開始,很多孩子很樂意的來社區報到。社區為孩子們準備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目前,張家港已有青少年活動陣地305個。塘橋鎮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建了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南豐、金港等結合社區建設,專門建設了青少年籃球場、閱覽室、綠色網吧。名人教育館、心理健康咨詢室、青少年陽光驛站等,成為滋養青少年心靈的園地。
張家港城北街道社區一角
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