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叔叔,謝謝您這一個多月來苦口婆心的與我交流,我現在想明白了,也理解 了,您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回到學校一定好好學習,重新做人。”6日,剛一上班,因搶劫罪被判緩刑的樂陵某村16歲少年田某,就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樂陵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心理矯治中心,向少年法庭庭長、中心首席心理咨詢師賈風勇道謝。
據悉,樂陵法院未成年人心理矯治中心成立一年時間,已矯治挽救了31名象李某這樣的“迷途羔羊”。
先后榮獲“省、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殊榮的樂陵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一直致力于“寓教于審、審教結合”的青少年犯罪挽救探索,他們創立的“圓桌式審判”“新生業校”和“回歸檔案”等審、教結合模式,得到省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領導的肯定。
去年3月初,針對失足少年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有的甚至是嚴重的心理疾病這一新的發現,他們又及時建立未成年人心理矯治中心,選聘10名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的干警和心理醫生擔任咨詢師,就相關個案,讓心理咨詢師共同參與庭審;同時,開通“未成年人心理咨詢熱線”,在全市十幾處中學設置“心理咨詢信箱”。因迷戀上網而盜竊別人財物,受到法律懲罰的失足少年李某,回到學校后,總感覺同學們用異樣的眼光看他,“每天抬不起頭來,學也不想上了”。彷徨、苦悶的他打咨詢熱線傾訴煩惱,咨詢師于東鋒馬上到學校找他,多次與他交流、溝通,最終打開了他的“心結”,使李某臉上重現“輕松的笑容。”
賈風勇深有感觸地告訴筆者,“青少年幫教的最大優勢就是其有很強的可塑性。心理咨詢師通過與他們平等、真誠,朋友似的交流、溝通,逐漸引導他們打開‘心結’,化解痛楚,順利走出內心的陰影,重新樹起生活的信心。”現在,樂陵法院未成年心理矯治中心已不僅僅局限于失足少年的心理矯治,許多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惑和煩惱的中學生也都喜歡通過熱線和“心理咨詢信箱”與心理咨詢師們交流,僅今年1—3月份,他們就接受中學生電話、書信咨詢200多件(次),并且,都收到了非常理想的幫教效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