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早報
附:兒童理財教育全攻略
西方教育專家認為,兒童應從3歲開始經濟意識教育,主要教理財知識,并制訂了各年齡階段教育計劃:

3歲:辨認錢幣,認識幣值、紙幣和硬幣。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長在場,以防商家哄騙小孩。
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并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7歲:能觀看商品價格標簽,并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自己有無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并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如賣報、給領導買小物件獲得報酬。
9歲:可制定自己的用錢計劃,能和商店討價還價,學會買賣交易。
10歲:懂得節約零錢,在必要時可購買較貴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懂得珍惜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12歲以后,則完全可以參與成人社會的商業活動和理財、交易等活動。
相關文章:
塑造孩子的正確理財觀念
理財,不僅是成人必備的課程之一,對于孩子,也是不可或缺的。從小塑造子女的正確財務觀和金錢觀,會成為他未來路上事業、生活的好幫手。
焦點述說:
如何和孩子談理財
記得有年去美國探親,從小在美國長大的ABC小侄女帶作者到向往已久的迪斯尼樂園玩。當時有點像劉姥姥進大觀園,美國的地大物博就連迪斯尼樂園附設的停車場都大到令人驚訝,一座可停上萬輛車的停車場,停好車后還有接車載客到樂園門口。由于停車場實在太大,車停好后,小侄女隨手拿出小本子和鉛筆,把車子位置的代號記下來,她說,如果不記下來,到時候找不到車可就麻煩了!確實,后來作者在美國生活的那段時光,常有時忘記停車位,找車找得滿頭大汗。
美國的小孩有些地方比華人小孩獨立。作者的小侄女,從上小學起,就自己洗衣服、做早餐,帶妹妹坐校車上學。她隨身都帶著小本子,記帳或記一些事情。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