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由亞洲動物基金發起的“狗醫生”動物治療項目。該項目通過“動物助人助己”的方式,讓寵物狗到醫院里陪伴病人和殘疾人,給有需要的人帶去溫暖和慰藉,建立人與動物之間相互陪伴、相互關心的關系。
這些“狗醫生”是由亞洲動物基金經過精心挑選和嚴格訓練后才獲得資格的,其中有站起來和主人一樣高的大丹犬,也是嬌小玲瓏的博美犬等。
“狗醫生”到底能治什么?。刻厥饨逃行牡睦蠋熃榻B說,在兒童社交實踐中,溫順的狗是促進孩子溝通和成長的有效媒介,通過與“狗醫生”接觸可以鼓勵兒童與他人建立關系,成長為有同情人、情感健康的成年人。
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是具有某方面障礙的孩子,例如腦癱、發育遲緩或孤獨癥,大部分都有語言溝通的困難,阻礙了他們和同齡小朋友的關系建立和人際交往。但是與“狗醫生”的交往對語言能力要求很低,特殊孩子可以很輕松地和狗互動。
例如參加這次活動的小朋友佳佳,患有唐氏綜合癥,說話很含混,平時沒人愿意和他玩。所以他特別歡迎“狗醫生”,因為“狗醫生”能聽懂他的指令“抱抱”、“坐下”等。
除了和特殊孩子交朋友外,“狗醫生”毛茸茸的身體還能治療特殊孩子某些方面的感覺異常。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師介紹說,特殊孩子大部分都有某方面的感知覺異常,其中有些孩子屬于觸覺異常,天生害怕毛皮;也有些孩子的觸覺異常是非常喜歡毛皮。對于前者,“狗醫生”能夠以憨態可掬的外貌和溫順的行為讓孩子喜歡它,減輕對毛皮的恐懼;對于后者,狗醫生能滿足孩子撫摸毛皮的愿望。
目前,已經有超過300名專業的“狗醫生”在香港、臺灣、日本、菲律賓和中國內地定期探訪醫院、老人院、殘疾人中心和孤兒院等機構,給有需要的人們帶去歡笑。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