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北京小升初“限”了什么?
2007-04-17

4月5日,備受家長關注的北京2007年小升初政策正式對外發布。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升初在繼續堅持“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基礎上,確定了10種入學方式,但在學籍管理、招生比例等諸多細節方面體現了一個“限”字。

 2007年北京的小升初政策終于敲定,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北京首次采用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嚴格控制非正常跨區跨片流動、學生和學籍分離等現象。所有初中新生將刷卡報道,非正常流動學生將無法進行注冊。

  限制一:

  電子學籍限制擇校

  電腦派位是今年北京小升初的入學方式之一。以往因為擇校問題較普遍,常會有學生“派而不就位”。為遏制“小升初”擇校熱潮,北京市教委今年將為每個學生建立“電子學籍”的管理辦法。記者從豐臺、石景山等區縣教委網站上看到,由于電子學籍管理系統的啟用,學生必須跟著學籍走。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羅潔介紹說,以前小升初是給學生發放入學登記表,學生被一所學校錄取后又想去另一所學校,只需換張表填就可以,導致招生十分混亂。今年小升初工作中采取電子學籍后,學生被某所中學錄取后,區縣招生部門就會將他的檔案調入錄取校,學生開學時拿著自己的學生IC卡到錄取校刷卡報到,一張卡只能限制刷一次,由此控制了學生轉投其他校的二次流動情況。

  此外,學生入學后再到其他學校借讀的情況可能也不存在,因為市教委將擴充學生卡的功能,以后學生的綜合測評、平時表現、體檢情況都將隨時記錄到學生卡內,學生必須在學籍所在地完成學業才能填寫這些記錄。電子學籍還將成為3年后中考報名的依據,甚至高中升大學的參考。北京市教委基教處處長李奕介紹,所有小學將在4月底前完成封卡存檔工作。各初中將于6月前建立新生電子學籍系統。只有學生卡信息與學校電子學籍系統吻合后,新生才能報到。

  限制二:

  禁止非正常跨區入學

  今年北京市要求各區縣教委根據本區域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學校實際情況,劃定每所學校對應的服務片,每片內都要有群眾認可的學校,學校應首先接收本片內學生。區域內小學畢業生不得無故跨片、跨區流動,如需跨片、跨區流動須得到所在區縣教育管理部門的批準并備案。

  根據小學、初中免試入學和就近入學原則,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持戶口簿可以在戶口所在地或家庭實際居住地(憑房屋產權證或相關證明)就近入學,但兩者只能選擇其一。如果因為目前就讀的小學和所選初中不在同一區縣而需要跨區入學的,屬于正常行為,由學生向學校或相關招生部門提出申請辦理跨區手續。申請跨區到戶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區縣升入初中的小學畢業年級學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在就讀的小學填寫“初中入學登記表”,由學籍所在區縣教委審核并加蓋公章,再到戶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區縣教委辦理登記手續,登記后將“初中入學登記表”交回就讀的小學。該生由登記部門所在區縣分配入學,原學籍所在區縣不再保留其初中入學資格。錄取外區縣小學畢業生的初中新生名單,需經各區縣教委主管科室批準蓋章。

  限制三:

  證書不作為錄取依據

  今年,北京市教委再次明確:所有學校不能通過自行組織的考試或測試錄取學生。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羅潔也強調說,學生入學要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和成長記錄冊為主要錄取依據,不得進行與入學掛鉤的考試、測試,不得要求報名者提供各類榮譽證書和學科類競賽、等級考試等證書、證明,并不得以其作為錄取的依據。北京市還要求各區縣制定統一的招生規則,并盡可能統一錄取的時間。

  北京市教委首次要求體制改革校、民辦校、實驗校(班)、藝術體育特色校四類學校向社會公示,接收社會監督,公示內容包括:當年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經區縣政府批準的小學、初中入學工作方案和招生部門的具體實施意見,招生項目、區域范圍和人數等。暫時未進行調整的辦學體制改革試點校、民辦學校,原則上面向本區縣接收新生,并首先完成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分配新生的任務。

  限制四:

  招特長生控制比例

  三年取消實驗班

  今年,凡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藝術類特色校、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中學、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文藝傳統項目學校和科技活動示范學校等招收特長生時,將嚴格執行測試規定,限制次數和招生人數。初中原則上只能面向本區縣接收特長生。特長生專項測試工作由區縣教委和相關部門統一組織,測試內容只限學生所報特長項目,各區縣要采取發放測試卡等措施控制學生測試次數,每個學生參加測試的學校原則上不超過兩所。各校接收文藝、體育、科技特長生的計劃(包括有特殊原因需跨區縣接收特長生的),須報區縣教委批準,數量應控制在2006年的比例。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羅潔介紹,今年小升初過程中,不得進行任何與入學掛鉤的學科考試和測試,另外,也不得以創辦特色學校為名舉辦重點校,以開展試驗研究、辦特色班為名舉辦重點班、特長班。北京市將用2-3年時間逐步取消各類實驗班。各區將采取發放報名卡等措施,控制學生在規定區域范圍內參加實驗校(實驗班)招生,原則上不超過兩所。

  此外,往年屢禁不止的擇校費問題北京市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堅決不能收取任何擇校費。而對以往曾經出現的以家長“捐資助學”等方式變相收取擇校費的情況,北京市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任何對教育的自愿捐助都是被允許的,但是決不允許這種捐助與錄取掛鉤。”

  政策具體執行情況還未知

  針對北京市教委這些“限制”政策,記者聯系了北京四中、八中、八十中等北京市部分重點中學,但校方要么回答“這不清楚,無法回答”,要么說“不知道出臺了這個政策”。記者了解到,由于這些“限制”政策在關鍵處多使用“原則上”,這令許多學校“不知所措”,而北京市教委對違反這些“限制”政策的處罰措施除了“公示”、“社會監督”外,并沒有詳細的規定。此外,北京市教委的小升初政策出臺后,各區縣的政策正陸續出臺,這也迫使一些學校處于觀望中。

  “作為家長,當然愿意把孩子送進好學校,選擇學校還是會看一個學校的校風、學風和升學率。”一位學生家長告訴《市場報》記者,“如果就近入學,那么學生的水平就會參差不齊,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校里真不放心。畢竟我們的孩子在重點小學上了6年,所付出的辛苦也是巨大的。”

  對于“學校不允許以各種證書和競賽成績作為錄取依據”的規定,一些家長表示,“學校不要求看,但沒法限制家長不提供呀。”

  家長們的想法恰好印證了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所所長楊東平教授的擔憂。楊東平說,初中校發展的不均衡是導致北京小升初擇校熱的主要原因。北京市教委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對限制跨區、跨片流動提出了明確要求,出發點很好,但能否起到作用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不得以各種等級證書作為錄取依據這條就很難操作,一些好學校為了保持優勢總要確定自己的選拔標準,而家長也希望孩子能進好學校。只要有學校差異存在,擇校的現象就不能根治。”楊東平說,消除擇校的關鍵應大力推動教師和校長資源的流動,改變優質教育資源向名校傾斜的現狀。

來源:市場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