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童心盼奧運,健身為明天”系列活動在杭州星辰幼兒園施家橋園區(qū)啟動,首次活動安排在杭州陳經(jīng)綸體育學校。圖為一位小朋友正在接受體校老師的測試。
現(xiàn)象
中班要考拍皮球
女兒連球都接不住
前兩天,讀者李女士在“教育聊吧”聊起一件尷尬事,原來,女兒所在的幼兒園有體育考核這一關(guān),孩子快上中班了,但中班考核項目拍皮球卻從來沒練過。
5歲的女兒可可性格開朗,在爸爸媽媽眼里很會玩。前幾天,李女士接女兒回家時,老師善意地提醒了她一句:該讓孩子學學拍皮球了,把球丟給她,她不會接只會躲,中班的時候可是要考拍皮球的。一聽考核,李女士著急了。她說,家里大大小小有好幾個球,但從來沒教她拍過。細心的李女士特意了解了一下,幼兒園對體育抓得還挺緊,小班、大班、中班都有考核項目,像跳繩一類的難度就更大了。
記者從可可所在的杭州星辰幼兒園了解到,幼兒園根據(jù)國家有關(guān)規(guī)定和孩子成長發(fā)育等狀況,在托、小、中、大班都設(shè)置了體育過關(guān)測試,托班的孩子通過搭罐子,學會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小班考核走爬跑跳和鉆圈能力,中班考核拍皮球,大班稍微難些,考核跳繩。
這些項目大人看著很簡單,但對小孩子來說還真要多練練才能過關(guān)。星辰幼兒園施家橋園區(qū)主任胡飛虹說,設(shè)置這些測試項目不是想難為孩子,而是讓他們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zhì),給家長們提個醒,多給孩子體育鍛煉的機會。
民辦小學招生考體育
有些孩子就是跳不起來
幼兒園階段不重視體育鍛煉,在日前進行的民辦小學招生現(xiàn)場上也反映出這個問題。大成實驗學校給報考的學生家長一個體驗交流的機會,讓“準小學生”們做拍球、跳繩、跑跳步等運動項目,以此觀察孩子們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結(jié)果高下立見,有的孩子跑跑跳跳自然流暢,協(xié)調(diào)能力很強;不少孩子卻是走路同手同腳,有的不是胖墩卻跳不起來。
當場有家長不理解,會讀書不就行了?其實,這是幼小銜接的內(nèi)容之一。因為為數(shù)不少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缺乏鍛煉,上了小學以后一碰上體育課就很吃力,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弱,更別說應付長跑、跳繩這些有點難度的體鍛了。學校是通過觀察錄取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體育課程和鍛煉計劃,哪一塊不好就多練哪一塊,盡快幫助孩子補上欠缺的一課。
背景
身體素質(zhì)報告敲警鐘
體育課該重視起來了
前不久召開的全省學校體育工作會議要求,學校不能再把“體育課”當副課了,而是要做好學生體育這篇文章。大會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也讓人警醒。
這份最新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報告顯示,學生身體素質(zhì)呈現(xiàn)“一高三低”現(xiàn)象:身高、體重增加了,正常視力水平降低了,生理機能大幅降低,身體體能素質(zhì)持續(xù)降低!專家認為,除了缺乏科學合理的膳食結(jié)構(gòu),主要原因出在大多數(shù)學生體育鍛煉時間普遍不足,課外活動質(zhì)量不高。
為此,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學校要開齊開足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占用學生的假期、雙休日和其他休息、活動時間進行集體性文化課補習。并為每個學生建立健康檔案,形成從小學到大學的記錄體系等。
一直以來,體育課都被認為是無關(guān)緊要的副課。當它和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課程放在一起時,家長們往往漠不關(guān)心,“體育課不就是玩課嘛”、“文化課成績才要緊”等論調(diào)一直被大多數(shù)家長認同。因此“孩子什么都好就是體育不好”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也不足為奇。
分析
舍不得讓孩子吃苦
孩子卻變得更脆弱
“城里的孩子很脆弱啊。”大成實驗學校副校長傅立克對此深有體會。他曾長期在農(nóng)村學校里工作,對鄉(xiāng)下和城里孩子都有很直接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農(nóng)村的學生,偶然摔倒了不會怎么受傷。而剛來城市工作時,我身邊有好幾個孩子門牙在摔倒時磕掉了。”
傅校長解釋說,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專業(yè)運動器材和場地,但他們有足夠時間和空間在大自然中盡情地玩,很結(jié)實。而城里的學生就不同,因為住得非常分散,放學了沒有一起玩的伙伴,城市里又沒有足夠的場地,再加上原本休息日可以好好玩了,又得去參加培訓班、興趣班,體育鍛煉好像成了奢侈的事。
胡女士這幾天一直在郁悶中度過。她女兒剛上小學,成績很好,但跳繩、跑步樣樣不行,正因為體育成績不好,三好學生也沒評上。胡女士現(xiàn)在很后悔:“小時候光忙著帶她學畫畫、學鋼琴,老是安靜地坐著,那時要是帶她多鍛煉,哪怕多爬爬山也好啊。”有這樣體會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教育聊吧”好幾位家長都說到了這類情況。
家長李先生提出這樣的觀點:現(xiàn)在孩子“體育”能力越來越退化,這不能怨孩子。“我同事給我講過一個笑話,孩子15個月才學會走路,剛學走路那會兒,家里的老人很緊張,老是不忘提醒一句,不好讓她在水泥地上走的,摔起來很厲害的!”
李先生說,我們是當笑話聽,不讓孩子在水泥地上走,讓她往哪里走?“體育”和“玩”是不一樣的,現(xiàn)在的孩子都挺調(diào)皮的,看著他們跑來跑去,有的家長會說“體育肯定好的”,其實不一定。我們也年輕過,800米、1000米,不容易對付,考驗的是耐力更是毅力,如果老是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舍不得讓孩子吃點苦,體育肯定成問題。
延伸
體育考試可以結(jié)合興趣
讓孩子體驗到征服的樂趣
采訪中,家長們認為,幼兒園適當納入體育考核項目,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也有人提出,測試考核不能走“極端”,要符合孩子的實際年齡,循序漸進,更要有趣味性,如果讓丁點大的孩子就怕了體育,那也不行。
對此,杭州大成實驗學校體育教師李飛玉非常贊同。她也認為,只有喜歡才能有效果。但目前體育考試的形式和內(nèi)容都比較枯燥,其實好玩和考試并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比如考試項目“坐位體前曲”,在平時上課過程中,肯定不能直接讓學生練這個動作,而要用形式新穎的游戲項目“隱身”來替代:同學追同學,快追到時,被追的同學迅速下蹲,手摸腳面,口中說“隱身”,這樣追的同學就只能再尋找其他目標來追趕。“考試項目意在考查學生腿部肌肉承受力,游戲也一樣,讓學生在不自覺狀態(tài)下就鍛煉了能力。”
另外,李飛玉還提出,讓學生愛上體育,更重要的是在體育活動中能讓他們感受到“征服”的樂趣。“從一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這個過程對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帶著征服的樂趣做運動,會有一種其他方法無法給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