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4月27日曾對學生被打事件作過詳細報道。
記者在校外了解情況時,學生們嚇得趕緊跑開
昨日(27日)報道了在濱江路附近某小區樓下8名初中女生圍毆1名同學的事件。記者昨日(27日)再次走訪了事件所涉及的兩所中學,學校領導表示,經過對事件的調查,現已確定毆打事件的起因是同學之間發生口角所致。目前,學校方面已經安排專門老師對雙方同學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心理專家分析稱,目前學生中存在的負面情緒需要合理釋放。
昨日(27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毆打事件中被打女生所在的78中學,因為正值中段考試時間,校園內一片祥和寧靜。該校吳校長在會議室接待了記者。
毆打事件禍起同學間口角
吳校長說,事發當天學校就已經接到有學生被打的消息,學校保衛部門的老師立即趕往事發地點,但所有學生都已經散去,所以學校沒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當事學生。
前天上午,學校領導通過記者提供的視頻片段辨認出被打女生確實是本校學生以后,立即將這名女生以及參與該事件的另一名學生由各自班主任分別對其進行了解詢問,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由于心理壓力較大,兩人都不愿意透露相關情況,學校老師和領導耐心地進行說服和安慰,最后才基本了解到事情的緣由。
據吳校長介紹,這次事件主要還是因為同學之間的口角造成,同學之間說話得罪了對方而遭至對方邀集朋友過來“教訓一下”,雙方同學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矛盾,但又找不到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最后就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
學校安排老師心理輔導
“她們都還是未成年人,心理承受力非常有限”吳校長告訴記者。昨天晚上,在對被打及打人的兩名女生進行情況了解期間,兩人都非常害怕,一再要求學校不要通知家長,對她們的教育要進行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責罰,所以學校隨后通知各自家長來到學校,將她們帶回由家庭和學校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
“上午還有心理輔導方面的義工打電話過來要求對這幾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吳校長稱,經過前天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努力,涉及事件的兩名女生早上都正常返回學校參加中段考試,因為中段考的原因,學校謝絕了那位義工的好意,但學校方面已經安排了專門的老師將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及時了解到她們的情緒和思想問題。
校方稱家庭應該配合監管
對于這次發生的學生圍毆同學事件,吳校長表示,事發時間是放學以后,事發地點是學校之外,按照教育責任來說,這個時候主要應該是由家長進行監護的時間,現在學校老師的教學任務本來就很重,學校不可能一天24小時對所有學生都進行監管,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就應該起到監護人的作用,在學生校外時間主動對其進行必要的管理,與學校密切配合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監管教育。
吳校長還告訴記者,上午的時候,濱江路派出所的民警已經來到學校了解情況,民警表示回去以后要加強和學校的合作,關注學生在校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此外,學校方面在中段考結束以后,將在全校范圍內加大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兩校學生關注此事件
昨日(27日)下午,記者在濱江路附近隨機采訪了多名路過的78中與42中學生,其中一名高三的男同學表示,這件事情他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的。對于打人同學的做法他表示不理解,認為同學之間不應該用暴力去解決一些小矛盾,這樣對大家的傷害都是巨大的。
“我媽媽看了報紙后非常驚訝。”一名姓林的女同學告訴記者,這個打人的事情她在當天就已經聽到了,當時知道有很多同學都過去看,但因為害怕她很快離開了現場。林同學說,“同學之間有什么問題為什么不可以坐下來慢慢說,何必要動手來打人呢。”
一女生出走引家長學校擔心
目前家長已向警方報警求助
“今天參與打人的學生里有一個女生失蹤了,已經一天一夜沒回家了,估計是覺得事情鬧大了很害怕。”昨日一早,當事人的中學就有一名學生打進本報熱線表示,打人的學生中有一名學生在前日上午就已離家出走,也沒有去上課,老師和家長已到處尋找,希望該學生見到報紙后不要害怕趕緊回家。
昨日上午,記者從打人學生的一名同班同學口中得知,他的同學就是打人的女生中的一名,這名女生已經有一天沒有來上課,昨日這名女生的父親也到學校找線索,希望能夠找到這名女生。記者了解到,該女生出走時,身上并未帶錢。
“可能孩子是嚇著了,以為事情很大,希望這個孩子別怕,看到報紙后要想想自己父母多么擔心你,能夠盡快回家。”一名熱心的學生家長得知有一名女生出走后告訴記者,她自己也有一個女兒,她能夠理解孩子和家長的心情,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找到孩子。記者隨后得知,孩子的家長目前已經向警方報警求助。
專家:
負面情緒需要合理釋放
圖為涉及打人事件的42中學。時報記者 攝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心理專家分析,青少年遇到某些挫折、在人際交往中發生某些矛盾一時難以處理時,往往會以偏激的方式表現出來。大致有4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受一些不良文化和娛樂節目的影響,孩子會做一些模仿行為。二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長未能以身作則對孩子形成不良影響以致誤導。三是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規范,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缺失。四是學生自身心理卻依舊幼稚,遇到某些挫折難以處理時,往往會以偏激的方式發泄。
因此,預防少年暴力行為需要學校經常性的對學生進行青少年保護相關法律的知識教育,使其負面情緒得到合理釋放。還要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處世經驗和能力。
“孩子別怕,快回家吧!”
昨日(27日)下午,記者咨詢了廣州市易春秋律師事務所律師,他表示,校園暴力的行為由于大多學生未成年,再加上未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孩子最多只能從道德上教育處罰,沒有觸犯刑法,更談不上坐牢,因此該名女生千萬不要擔心,一錯再錯。
記者又找到該失蹤女生的家長,女生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之間打架很正常,誰家的孩
子沒打過架,孩子做錯了事,我們大人愿意負責,賠錢道歉都行,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現在孩子不見了,我們擔心孩子做傻事。”
該校一名老師向記者表示,從這名女生出走的消息傳到學校以后,她的班主任就一直在不停地發送短信給這名女生,但一直沒有得到回復。
截至昨日(27日)下午,失蹤的女生還是沒有消息。記者不禁要提醒她,如果你看到報紙后,趕緊回家吧,事情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嚴重,你的爸爸媽媽已經在到處找你,你的老師和同學都在等你重新回到學校!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