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投資異常火熱
18日8時許,記者在位于哈市香坊區珠江路的黑龍江省兒童中心看到,門前停滿了送孩子上學的私家車,粗略數一下,僅半個小時內,就有70余輛出租車送家長和孩子到此學習。在該中心院內,從院門到主樓門前不足百米的路上滿是家長領著孩子匆匆行走的身影,有些孩子被家長牽著小手蹣跚地走著,有些孩子還在家長的懷里抱著。同樣的一幕,在道外區大新街的哈爾濱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也在上演。據兩家中心的工作人員透露,每家中心來學習的幼兒都超過千人。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哈市絕大多數大中型幼兒園都開辦了特長班,甚至一些小幼兒園也開辦了特長班,社會上自辦的特長班更是不計其數。記者調查發現,雖說特長班很多,但各個班的學生仍人滿為患。哈市道外區一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早期教育將會更加火熱,且將經久不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哈爾濱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門前,帶3歲女兒來學習的家長梁女士告訴記者:“我家的小孩在沒上口才班之前非常內向,每天很少說話,上了這個班后,現在特別愛說話,讓全家歡喜得不得了。早教讓我們獲得了快樂,不在乎花多少錢!”領孩子學表演的家長陳先生則告訴記者,表演班5個月的學費才260元,但孩子經過學習已經變得在陌生人面前敢說話了,組織協調能力也開始增強,這說明這個班上得值。
“我家的孩子現在小學快畢業了,我現在還讓他上一些特長班,因為他在學齡前學的特長使他在學校里成了一個小小的風云人物,唱歌、舞蹈、表演、主持、美術等等特長使他在班級里感到了優越,這對孩子的上進心有了很大的幫助,這是我們家長最喜歡看到的事情。我感覺花多少錢都值!”家長盛女士高興地對記者說。
記者在與隨機采訪的家長交談中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他們還希望孩子能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教育投資成最大頭
“我們給孩子投資什么?”這是絕大多數為人父母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曾有學校就此做過一個隨機問卷調查,90%以上的答案是:為孩子購置了鋼琴、小提琴;送孩子學習繪畫、舞蹈;或是鼓勵孩子加入美術、英語補習班等等。
“我家小孩上幼兒園的學費為每月840元,學各種特長班的總學費1000多元,全年下來超過2萬元,這才剛剛3歲,估計到7歲上學時花費得超過10萬元,孩子一個人花費全家收入的50%,這還沒算上我每天接送孩子的交通和中午為等孩子在特長班附近吃飯的費用。”在省兒童中心門前,家長馮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年輕的家長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的小孩已經6歲,是從3歲開始到特長班學習的,只要是能叫出名的特長班全部學到了,三年下來僅學費開支就超過了4萬元,這還沒敢到最好的學校學習,而他自己上四年大學也只花了不到2萬元。
從眾心理催生早教熱
面對如此大的經濟負擔,緣何所有的家長依然前仆后繼?“所有人都在花,咱不花這錢心里不踏實。”家長蘇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養個孩子太貴了,她家的小孩剛剛四歲,僅年后這段時間為孩子繳納的各種學費就已經超過了2000元。“別的孩子都在學,咱不學怕落下。各家只有一個孩子,哪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
家長黃先生說:“我的孩子從三歲開始上特長班,學過舞蹈、美術、口才等十幾種特長,但現在是邊學邊扔,只剩下音樂了,孩子根本就記不住。”“那為什么還在學?”記者問。“往好聽了說是適應潮流,實際就是‘隨大流’,你看,現在的小孩都在學,咱也不能不學啊,至于孩子能在哪方面有所建樹,我根本就沒考慮過,我現在的心理是錢花了,潮流跟上了,沒落下遺憾就行了。”黃先生說。
“我倒不怎么贊成孩子這么小就開始學習,實在是讓孩子太累,可我家里的四位老人不同意,他們看見別人家的孩子都去學各種特長,自己家的孩子還在玩呢,當時就跟我發火了,愣說我耽誤了孩子,他們掏錢給孩子報了一大堆特長班,你看把孩子累的,我們哪敢說什么啊!”周先生對記者說。
早教投資容易打水漂
讓一個剛剛學會說話的幼兒學習各種特長,他們是否能夠接受得了?投入如此大的早教資金是否值得?從事多年幼兒教育的張老師認為,幼兒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就應該讓孩子們玩。上幼兒園學小學的東西,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一種災難,他們的心靈根本承受不住這樣的重壓。
孩子已經上初中的市民唐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家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曾上過很多特長班,可現在全都忘得差不多了,除了讓孩子在小學三年級前緩解學習壓力外,在其余的時間里沒起到任何作用,我早就對孩子過早的教育投資產生了質疑。”
幾家幼兒園的負責人也認為,為孩子投資一個自我空間,讓孩子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成長,將對孩子的頭腦靈活、身心健康有很大的意義;在單一的學習空間與在五彩繽紛的空間里長大的孩子,對社會、人生的認知明顯不同,后者的人生態度往往能更積極,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社會學者的一個統計表明,企業不歡迎讀死書、死讀書的高學歷者。而近年來在高知階層時有耳聞的人生悲劇,95%以上都發生在那些只知埋頭學習,經不起任何挫折的人群。所以,在幼兒階段就對孩子進行填鴨式教育是不妥的。
教育投資不宜盲目
哈市綠野仙蹤幼兒園負責人白洋認為,幼兒的發展是自然、有階段、有規律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這一規律,在尊重孩子興趣、個性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和培養孩子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許多過于擔憂和心急的家長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財力,用各類興趣班把孩子的時間填得滿滿的,以犧牲孩子的今天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美好的明天”的投資方式是一種浪費。
省社科院社會與科技發展研究所的一位專家認為,隨著社會整體化知識水平的提高,學歷已不再是選人的唯一衡量標準。對家長而言,對孩子的教育投資一定要符合社會的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要考慮教育投資的使用價值。不少家長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為他們設計將來,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所設計的發展道路成長,很少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意愿和實際情況。同時,一些家長由于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知識,在教育投資方面表現出或多或少的盲目性。
哈爾濱師范大學王教授認為,孩子在幼兒階段還屬于非智力時期,如果過早地讓他們開發智力能力,會造成非智力和智力能力的發展不平衡,增加孩子在將來的學習中的不利因素。教育是一種產業,必須要有投入,但是盲目、不合理的投資也是一種浪費。教育投資并不在于多,而是要把錢花得是地方。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品質,應是教育投資的主要目標。
來源:東北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