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業局女變電值班員正在一絲不茍地巡查設備。
有一群電力巾幗,她們是平凡的女性,風里來、雨里去,不分晝夜地穿梭于變電站之間;她們是嚴謹的操作員,創下數萬次安全操作無差錯
龍巖電業局的變電女值班員和男值班員的人數一樣多,承擔的工作量也一樣重。倒閘操作、設備巡視監控、事故處理……一切變電運行工作,都是她們每日的“功課”。盡管體力不如男同志,但扛起5米左右的接地線并裝設安全網,將百來斤的開關柜拉到指定的工作位置等粗活、累活,她們干得同樣認真!“把難事做巧,把小事做細!”正是這句話讓這一朵朵“鏗鏘玫瑰”撐起老區電網操作的半邊天。截至4月30日,龍巖電業局已實現電網安全運行900天。在這簡單的數字里,飽含著變電女值班員辛勤汗水和滿腔心血。
安全操作“變電之花”悄然吐放
隨著電網的不斷壯大,各項技改任務也隨之增多,操作量直線上升。為了給工作班組爭取更多的檢修時間,運行人員常常從大清早五六點開始工作,直到下半夜還得忙著。遇到母線、主變、旁代等大型操作,一天最多時能接到70多條的調度命令,執行100多張倒閘操作票。一個大操作任務下來,累得夠嗆。
陳福英大姐在變電運行崗位上已工作了28年,無論是操作前的“三核對”,還是操作時的全程錄音、“六要八步”,她總是做得井井有條。在一次旁代主變的大型綜合操作中,她帶著新來的副值班員小吳在主控室、設備區來回的跑,紅馬甲、操作復誦、全程錄音每個細小的環節都做得一絲不茍。這位新員工終于忍不住對她說:“這么多的操作任務,有些細節我們能不能省略點?”“無論大小操作,只要一上班,一秒鐘也不能馬虎!”二十幾年如一日,陳福英大姐完成的變電操作難以計數,卻從未發生過任何操作差錯。大家稱她為“安全明星”。
以陳大姐為榜樣,越來越多的員工成了維護安全的行家里手,每朵“變電之花”都創下了上萬次個人倒閘操作無差錯的安全高記錄。
競技場上“變電之花”嫣然開放
說到闕燦娣,大家總是豎起大拇指,她既是局里唯一的女站長,也是專業技術的“領頭雁”。對變電運行值班員來說,從一次設備的性能、構造、如何操作,到繼電保護的原理、保護范圍,從《安規》《運規》《調規》等各類規程再到電網的事故處理,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點多面廣。技校畢業的她,為了全面掌握專業技術,不僅在實踐中刻苦鉆研,而且利用業余時間不斷“充電”,成了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
每當碰上新設備投運,燦娣總要抓住學習的好時機,向廠家或檢修人員請教,堅持把說明書“吃透”、“消化”。有一次,因為剛接手新投運的220kV園田集控所,她總覺得自己掌握的監控信號傳輸、綜合自動化等相關知識還很欠缺,就主動在集控所成功投入運行后,向技術人員討教,沒想到一問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幼兒園的老師打電話來,她才想起幼兒園里只剩兒子一個人在等媽媽接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燦娣成了所里的“百寶書”。無論遇到什么技術難題,大家總是那句話“問小闕啊!”每逢局里、部里組織技能競賽、比武,她的名字總是在前三名。2006年在省公司組織的變電運行技能競賽中,燦娣與其他兩名女同事一道,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的佳績,她個人也獲得“省公司2006年度技術能手”稱號。在她的影響下,全站人員學技術、比技能的積極性高漲。目前,所里40%%的職工取得了高級工、技師等職稱。
暴風雨夜“變電之花”傲然綻放
龍巖地處山區,雷多雨多,一旦遇上打雷下雨,集控所、變電站就有可能整夜忙個不停。去年“珍珠”臺風來勢洶洶,風力強,雨量大,加上連續近一個月的強降雨天氣,老區電網面臨嚴重威脅。
2006年6月17日夜里,風狂雨大,正在休班的女黨員張麗芳、戴艷婷、黃偉芳不約而同趕到了所里,當即向黨支部提出成立3人臨時黨小組,由她們帶領青年突擊隊兵分三路奔赴各個無人職守變電站,爭取時間處理開關跳閘事故。適中變距離城區近40公里,風刮得車子左右直晃動,雨大路滑,巡檢搶修車載著兩位青年突擊隊女隊員趕往變電站。在這個急風驟雨的夜里,一朵朵美麗的“變電之花”傲然綻放在閩西紅土地上。
“如果哪天,您家的燈斷電后沒能及時亮起,這是我們的失職;如果哪天,工廠機器突然斷電停止運轉,這是我們的責任;如果哪天夜晚,您在黑暗的街頭徘徊,這是我們的不該。不讓這許許多多的如果成為現實,就是我們的追求!”一年365天,女變電值班員們用行動詮釋著龍電人的誓言!
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