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后,孩子們在托管中心院里快樂地游戲。
托管中心對單親孩子給予格外關注,這是生活服務老師在給沈明玉縫補衣衫。
坐落在革命老區、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地江蘇鹽城市的阜寧縣溝墩實驗小學,不久前建起了一個留守孩子托管中心。
托管中心擁有一個獨立院落,極具江南鄉村建筑特色的院墻、屋頂、窗戶和院中的池塘、涼亭以及屋前房后的空地上種植的蔬菜、花木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那么溫暖。
目前在這里生活著92名留守兒童,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院中有廚房、餐廳、學生自習室。中心有一名生活老師,負責給孩子們洗衣服、打掃房間等。每周有一名值周老師,負責接送孩子們上下學。平時還有5名老師值日,早晨,領著孩子們晨讀、做早操,晚上輔導孩子們做作業、解答孩子們的問題。
炊事班有3名員工,負責孩子們的一日三餐。由于生活有保障、學習有輔導,外出打工的父母、甚至沒有外出打工的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托管中心來。
為方便孩子夾菜,托管中心將三樣菜分裝成六盤,足見其細心周到。
鹽城市教育局局長常逢生介紹說,鹽城市有800多萬人口,外出打工人口143萬,留守兒童達到12.5萬名,占中小學在校生5.6%。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乏、家教斷層,成了“家長焦心,學校煩心,鄰里擔心”的一大社會問題。作為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一種嘗試,鹽城辦起了這個托管中心。同時,當地還采取“五老”與留守兒童“三情(親情、友情、鄰里情)”結對幫扶;教職工充當“代理家長”,切實擔當起育人者、服務者、管理者的角色等做法,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
由于經費短缺和師資緊張,托管中心目前仍滿足不了需求。該市有關負責人表示,托管中心是一個新生事物,有關部門將努力解決目前遇到的困難,給更多留守孩子撐起一片藍天,把托管中心建成孩子們的樂園。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