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12日 07:30:50 來源:新華網
在一片爭議聲中,日本首個“棄嬰窗口”10日在九州島熊本市慈惠醫院正式啟用。通過這個窗口,父母可以匿名遺棄新生兒。
該設想自去年11月提出以來,日本輿論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拯救棄嬰生命的最后手段,也有人擔心這會使棄嬰現象愈演愈烈。
開啟
“棄嬰窗口”的正式名稱叫“鸛搖籃”,形似信箱,設置在醫院大廳的外墻上。10日中午,“棄嬰窗口”被打開,這扇小門長50厘米,寬60厘米。上面繪有兩只鸛,馱著一個嬰兒。還寫著一句話:“請給嬰兒留點東西。”
通過這個24小時開放的窗口,父母可以把無力撫養的嬰兒放進窗內的保育箱。一旦有棄嬰被放進去,警鈴就會響,提醒醫護人員將嬰兒抱走。窗口旁邊還有對講機,家長可以和醫護人員聯絡。
熊本市政府官員說,棄嬰先由醫院臨時照管,然后送往專門的新生兒哺育機構“乳兒院”。如果親生父母身份不詳,嬰兒將被領養或送往兒童福利院。
慈惠醫院理事長蓮田太二說:“此刻我既高興又緊張。我希望它能為處于困境中的父母打開一扇希望之窗。”對于社會上的不同意見,他表示,“人們可以有各自的想法,但挽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慈惠醫院護士長田后幸子說:“雖然我們開辦了這項服務,但希望沒有人接受這項服務?!?
褒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日再次批評開設“棄嬰窗口”的做法。他在東京的首相官邸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原則上,父母不應該匿名拋棄孩子。我希望遇到困難的父母能首先向當地政府尋求幫助?!?
在此之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也在記者招待會上批評了“棄嬰窗口”。他說:“雖然是醫院內的設施,但不能容忍拋棄嬰兒的行為?!?
他還說,“對那些因各種原因無力撫養孩子的家長,政府有責任幫助他們。但父母親手撫育子女才是根本?!?
而熊本縣知事鹽谷慶子說,“棄嬰窗口”的啟用是挽救嬰兒生命的最后手段。她呼吁日本人不要以為開設“棄嬰窗口”是鼓勵棄嬰行為。
當地警方則表示,如果發現被遺棄的嬰兒遭到虐待或生命垂危,其父母可能會被指控犯有“監護人遺棄罪”,受到刑事起訴。
初衷
去年11月,熊本市慈惠醫院公布了設立“棄嬰窗口”的計劃。醫院負責人此前還去開設有類似窗口的德國“取經”。今年4月5日,熊本市長宣布批準這一計劃。
醫院稱,開設“棄嬰窗口”的目的是為減少墮胎,避免家長把嬰兒遺棄在不安全的公共場所。支持這一計劃的人還聲稱,它可能有助于提高日本不斷下降的出生率。
因為日本沒有法律禁止墮胎,也沒有不準墮胎的宗教禁忌,所以在日本做墮胎手術非常方便。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提供的數據,2005年,近29萬日本女性做了人工流產手術。
日本《每日新聞》報道說,東京附近曾設立過一個棄嬰箱,6年內僅收到10名棄嬰。1992年,棄嬰箱內發現一個死嬰,此后,這個設施就被關閉了。
在提出“棄嬰窗口”計劃之前,日本發生過一系列棄嬰事件,有些新生兒被人遺棄在公園或超市里,經媒體曝光后,引起社會一片嘩然。(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