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 功利OR愛情?
五四運動后自由戀愛結在被寓為“文明進步、思想進步”的表現,舊時的媒灼之約被打上“封建落后”的印跡。但是如今“相親”這項傳統的戀愛方式在中國女大學生婚戀生活中卻演繹了形形色色版本:有的為了規避就業風險,渴望嫁入豪門;有的從小都在聽命父母,無奈之下只能委屈求全;有的因為經濟原因,迫切希望有個依靠……選擇相親,然后“先結婚后戀愛”的愛情快餐開始愈發有市場。
筆者一個女友家境殷實,從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蔭庇之下,在父母安排下順利進入深圳國稅局,月入逾萬。最近得知其婚訊,特地致電恭賀,孰不知知她在電話中毫無喜悅之情,淡淡一句:“我是典型的‘先結婚后戀愛’,現在兩地分居”就發表完了她的愛情宣言。事后筆者輾轉得知,原來朋友結婚對象是一個農村小伙子,她父母看中就是這點,婚前向那男孩承諾:“只要你對我女兒好,我們就幫你搞深圳戶口,讓你進入事業單位。”那個朋友告訴別人:“我也希望像別人那樣通過朋友介紹什么的,但是之前幾次都失敗了,這回有父母給我把關,我用不擔心對方的家庭、教育、經濟能力,相親不就是圖個門當戶對,婚姻穩定嘛。”
學得好難道不如嫁得好?
在當今社會,女人要想通過自身能力獲得成功,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有統計數據顯示,法國女性白領薪水要比男性低兩成,美國這個數字則是一成五,發達國家尚且如此,仍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可想而知。
雖然近年教育部門出臺政策允許本科生在校結婚,但大學女生們普遍沒有這樣的打算。就業指導中心吳薇老師對《新聞晚報》說:“對于就業求職,未婚女性還是更有競爭力。此外,目前高校對于結婚的大學生還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孩子的戶口、福利都是難題,因此大家應該學會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在校期間還是應該全心學習。”
中國女生在讀書時被告誡要用功讀書,先不要談戀愛,但畢業了又被告之女人讀那么多書沒用,“再干得好還不如嫁得好”。
靠自己努力不能“成功”,中國女大學生開始學會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看得更遠些”。近幾年報端頻見億萬富翁重金聘請律師登廣告征婚的消息,即便應征條件之一是“女方必須是處女”,也攔不住成千上萬女生趨之若騖,都想削尖腦袋嫁入豪門,其中九成以上是大學生。也有女生反其道而行之的。有家長帶著女兒在報紙上重金登征婚廣告,稱自己的女兒品貌雙全、待字閨中云云,應征條件“明碼實價”——男方身家要過千萬。
來源:中國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