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堅強母親背腦癱兒上學10年
2007-05-21

  今日揚州網消息: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位最慈愛的女性,她就是母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 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15年前,郭忠琴、戴路的兒子戴實剛剛來到這個世上8個月,病魔就纏上他,小戴實患有先天性腦癱,不能坐立也不會爬行。當時有醫生斷言,戴實隨時都有可能變成只有眼珠會動的植物人,就勸戴實的母親郭忠琴放棄這個孩子,不少親友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但這些好心的建議都被郭忠琴婉言拒絕。在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郭忠琴本著一個母親的責任,作出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決定——辭去工作專職照顧腦癱兒。

  5年時間匆匆而過,在母親的細心照料下,戴實的手腳已經逐漸恢復了一些知覺。為了讓戴實將來能自食其力,母親毅然決定背兒子去上學,而這一背就是10年。10年來,無論酷暑寒冬,郭忠琴風雨無阻地背著癱瘓兒子去上學,郭忠琴的事跡感動了揚州城。

  1.母親的心聲,“我必須接受他,必須疼他愛他!”

  “我把他帶到了這個世界,我不能說不想要他就不要他了。別人可以不接受他,但我必須接受他,必須疼他愛他!”                

  ——母親郭忠琴

  如果不是兒子的病,戴路夫婦倆應該有著幸福的日子。兩人都有穩定的收入,1992年降生的兒子,更是讓小家庭充滿了歡樂。“我們是在他出生8個月的時候,發現他異常的。”1992年,戴實出生時早產,造成腦缺氧,8個月時,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能走路了,爸爸媽媽卻發現他卻連坐起來都不可能。夫婦倆急了,四處求醫問藥。她這么解釋:“我把他帶到了這個世界,我不能說不想要他就不要他了。別人可以不接受他,但我必須接受他,必須疼他愛他!”

  這種接受不是24小時,也不是一個月,或是一年365天,而是一生。

  那段時間,他們跑遍了揚州、南京的大醫院,一紙“腦癱”的診斷結論,擊碎了他們最后一絲心存的僥幸。經過手術,小戴實總算能夠站起來了,但左手手指,卻因為沒有任何一家醫院敢開刀而殘疾。    

  戴實的事讓戴實父親廠里知道了,有人找到他們,勸他們放棄。因為,按這種情況,他們可以爭取生育二胎的計劃。“我們不想再生二胎了,因為那樣就意味著,他可能會失學,意味著最終放棄。我們割舍不了這份愛,只愿意盡最大的可能幫助他康復,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能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為了兒子康復,白天,她就上網搜索各種和腦癱有關的資料,學習訓練孩子的方法。她的時間,幾乎每一分每一秒都給了兒子。在兒子確診腦癱以來的十多年里,媽媽硬是讓自己和很多腦癱兒童的家長一樣,從對這種病的一無所知到如今的半個“專家”。

  2.母親的真誠,打動神經科醫生為兒子治病

  “真愛無敵,我已經被深深感動了!”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神經科王大夫

  1997年5月,戴實已經5歲,由于是先天性腦癱,不要說站立,連坐還坐不穩,甚至把他放椅子上都要用布繩在他腰上繞上幾圈,防止他從椅子上摔下來,而戴實的同齡小孩都先后進幼兒園了,夫妻倆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能坐起來了,這是我們夫妻倆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事,但是還不能正常去上學。”為了能讓戴實和其他孩子一樣上學,郭忠琴和丈夫商議后決定,就是傾家蕩產也要給孩子治病。一個偶然的機會,郭忠琴在電視上看到,北京某大醫院一個姓王的神經科大夫醫術非常精湛,并且對神經科有獨到的研究。如果能找到這個大夫給孩子治病,那戴實就有了部分康復的可能,郭忠琴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

  在第一次給王姓大夫打過電話后,該大夫委婉地告訴郭忠琴,由于病號太多,目前實在抽不出時間。但母親的責任讓郭忠琴無法選擇放棄,她決心用自己的真誠為孩子換取生命的奇跡。在此后的一個多月里,郭忠琴每天都堅持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寄給遠在北京的王姓大夫,為他介紹戴實的病情、近況,訴說自己為了讓兒子康復,不惜犧牲一切的決心……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后,郭忠琴夫婦接到了一封盼望已久的信,王姓大夫在信中這樣答復她:“真愛無敵,我已經被深深感動了!”王姓大夫終于答應為戴實做手術,但手術費就要1萬多元。

  當時,這1萬元手術費對郭忠琴夫婦一家來講是一個天文數字。當年6月,夫妻倆懷揣著東拼西湊來的1萬多元和無限的希望與憧憬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車。

  “剛到北京時,由于人生地不熟,我們夫妻倆白天抱著孩子在醫院門口等王大夫,看看能否盡快進行手術;為了能省下幾塊錢,晚上我們就到離醫院很遠的地方,隨便找個地下室住宿。”戴路說,地下室里陰冷、潮濕,什么都沒有,前前后后住了40多天。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一個月后,出院后的小戴實能坐下了,扶著東西也能站立了,郭忠琴夫婦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也看到了小戴實上學的希望。

  3.母親的堅持,戴實能與正常人一起讀書

  “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這也是一位足以讓天下人感動的母親……”

  ——班主任戚明林

  5月15日上午,教育學院附中的一個教室內,一位學生直立著瘦小的身體端坐在課桌前,認真地聆聽老師講課,時不時跟著老師的講解不斷地點頭,并在筆記本上艱難地記錄著。與普通學生不同的是,他的雙手有點殘疾,左手向上蜷曲。他每寫一個字,全身的力氣似乎都聚集到筆尖,他的五官因為使勁而“擠”在一起,面部表情略顯得有點痛苦,在寫漢字時尤其突出。盡管他十分努力,但兩個漢字基本是并在一起的。

  在聽講過程中,他將已經向上蜷曲的左手非常艱難地伸進桌肚里,用手托出一本書,這本書隨著雙手的顫抖而搖擺不定,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可能。別的學生可以瞬間拿出書,可他卻用了10秒的時間。他就是戴實,一個患了先天性腦癱近15年的孩子,卻能與正常的孩子坐在一起讀書,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奇跡。

  戴實的班主任戚明林告訴記者,戴實是個不幸的孩子,但他又是一個幸運的孩,因為他有了一位堅強的母親,“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這也是一位足以讓天下人感動的母親……”    

  一跟記者提到當初讓戴實上學的事,郭忠琴就忍不住要哭。戴實爭取到與正常孩子一樣上學的機會,太不容易了。早在他上幼兒園時,就因為他殘疾,幼兒園怕萬一出事擔責任,不肯收,要他們把孩子送到專收殘疾人的特教學校去。夫妻二人不愿意那樣做,怕那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那時,郭忠琴和丈夫四處奔走,最后找到教育局長,簽下責任狀,才肯收下。讓郭忠琴最難忘記的是,三元橋小學的老師們當時對戴實很關心。入學第一天,班主任老師就向全班學生講,不許欺負這樣的一個特殊學生。

  4.母親的奉獻,背腦癱兒上學10年風雨無阻

  “我抱兒子都很吃力,妻子的身材比我小,接送孩子上學10多年、伺候大小便,其艱辛是可想而知的。”

  ——父親戴路

  “兒子今年15歲了,從他出生起,自己整整抱了他15年,從來沒有覺得他重過,更沒有覺得孩子是個負擔……”

  ——母親郭忠琴

  10點40分許,第三節課的下課鈴就要響了。這時,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婦女騎著電動車駛進了附中的校門。停好車后,這位中年婦女來到了戴實的教室門口。在和老師打過招呼后,中年婦女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幫戴實收拾桌上的課本。此時,兩名同學立即跑過去幫忙,一個幫忙拿開椅子,一個幫忙拿書包。然后,中年婦女抱起了比她高半頭的戴實,一步一步走出教室、下了臺階,到了電動車旁,她把戴實安放在平地上歇一歇,自己捶了捶腰,然后再將戴實抱到了電動車后座上。這位中年婦女就是戴實的媽媽郭忠琴,每天她都要到學校幫戴實大小便,順便把孩子接回去休息一下,這已是多年形成的生活規律,風雨無阻。戚明林感慨地說,郭忠琴平均每天要往返學校和家之間達12趟之多,10年來從不間斷,令常人難以想象。父親戴路說,他抱兒子都感覺比較吃力,妻子的身材比他小,比兒子更小,10多年來風雨無阻地接送孩子上放學、伺候大小便,其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到了孩子讀初一以后,妻子不太方便進男廁所就將兒子帶回家去方便,他們輪流過來幫忙讓兒子在學校的廁所方便。

  “兒子今年15歲了,從他出生起,自己整整抱了他15年,從來沒有覺得他重過,更沒有覺得孩子是個負擔……”郭忠琴溫柔地看著如今已高過她小半頭的戴實。

  為了不給學校老師添麻煩,他們輪番在教室門口轉悠,等著孩子隨時大小便;為了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從早晨上學到晚上下自習回家,他們每天奔波于學校與家之間12趟,抱著孩子一步步走過春夏秋冬…… 令他們欣慰的是,一天天長大的戴實,除了肢體原本的殘缺,心智卻健康地發展著。

  5.母親的希望,讓兒子貼近正常人的世界

   “只有這樣抓住兒子的手臂,我才能感覺到兒子在(車)后面坐穩了,心里才會踏實。”

  ——母親郭忠琴

  16日清晨5點多,門前的小區過道再次響起環衛工人清掃路面的聲音的時候,郭忠琴一下子醒了。她搖了搖熟睡的丈夫戴路,招呼他快去安墩菜場買點心,然后就插上電飯鍋煮稀飯,打開燃氣灶,給一家三口人做早飯。早飯其實很簡單,把前一天的炒莧菜先熱一下,然后端上一碟蘿卜干,一碟油炸花生米。那邊,剛打開卷簾門的小店,已有居民來買牙膏、牙刷、榨菜了。

  丈夫戴路在前面的店里張羅著生意,郭忠琴就來到兒子的那間臥室。幫助兒子穿上了一件T恤衫,郭忠琴抽空到門口去看了下天氣,估計天氣較熱,兒子穿T恤衫并不會涼。她把桌上的玩具放在一邊,麻利地整理好桌面上的課本與練習冊,按兒子課程表上排定的課放進書包。兒子坐在餐桌前吃早飯的時候,郭忠琴還顧不上吃飯,她要趕在這個間隙把前天一家人換下的衣服全洗了。  

  一番忙碌后,時針已快指向7點。兒子腿腳不靈便,在學校下課一個人不好上廁所,像往常一樣,郭忠琴要讓兒子早上在家里先上一回廁所。丈夫要趕早去上班,郭忠琴把兒子抱出屋,讓他在電動車后座上坐好。郭忠琴然后就拉上卷簾門,沿揚聯新村那條被車輛碾壓得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送兒子去上學。電動車“呼呼”地跑起來了,郭忠琴還是有點不放心,她總是下意識地回頭,用一只手在背后抓住兒子的手臂。“只有這樣抓住兒子的手臂,我才能感覺到兒子在后面坐穩了,心里才會踏實。”

  其實,郭忠琴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自小患腦癱的兒子左手手指不能伸直,在北京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前,雙腿不能站立,甚至一度都不能坐。那一年送兒子到三元橋小學上學,騎自行車來到大學南路與江陽中路岔道口,大風卷著冷雨直往衣領里灌。綠燈亮了,她正騎車過馬路時,前面突然有個小伙子騎摩托車快速橫穿馬路。她一個急剎車,后面的兒子重重地摔倒在地,摔得滿臉是血。“兒子,我的兒子。”她撲上去把兒子抱在懷里,淚水與雨水混在一起。那一幕她至今提起來,還是那樣的刻骨銘心。

  從揚聯新村到揚教院附中,騎電動車大約需要10分鐘,但郭忠琴騎得并不快,一般總要15分鐘。這條路她風雨兼程,每天要跑5個來回,這么多年來,送兒子上學一共跑了多少路程,她沒有細算過。在這條路上,自己還要再跑多少次,郭忠琴不知道。

  郭忠琴說,她知道孩子將來的成長和正常孩子比起來有很大差距。如果能把眼淚比作財富,自己因疼孩子而流的眼淚,足以讓自己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腦癱孩子給一個家庭帶來的傷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這種可能會伴隨一生的疾病,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找不到徹底根治的辦法,只能靠治療與特殊康復訓練,讓孩子盡可能地貼近正常人的世界。

  6.母親的欣慰,兒子已成為學校的小明星

  “媽媽,你把我放下吧,讓我一個人試著爬這一級級臺階。”

  “上天對我很公平,她雖然沒有給我一個健全的軀體,但給了我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

  ——戴實  

  一級、兩級、三級……身材瘦小的母親郭忠琴,抹了一下額頭滲出的汗水,背著15歲的殘疾兒子,一級級沿臺階向上攀登。看到母親艱難地挪步,靠在母親后背上的兒子戴實小聲說:“媽媽,你把我放下吧,讓我一個人試著爬這一級級臺階。”母親郭忠琴笑了笑:“媽知道你是個懂事要強的孩子,但你腿開刀后還在恢復,現在還不能走路……”16日早晨7點30分左右,看著戴實和同學們一起早讀,郭忠琴臉上溢滿了欣慰的笑容,又急忙轉身回家打理小店生意。

  上午10時30分,上午的第三節課。坐在附中初一(6)班的教室里,戴實和他的同學們正在聚精會神地上課。這是個雖然身患殘疾,但卻十分樂觀開朗自信的“陽光男孩”,如果不注意到他的左手手指,你或許絕對想不到他的身體有殘疾。“上初中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多了起來,我時常感到時間不夠用,要完成和同學相同的作業量,我常常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

  采訪中,戴實講,其實他在心目中很敬佩爸爸媽媽,特別是敬佩媽媽。 “我小時候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媽媽一遍遍地教我寫我的名字,聽寫那一個個陌生的拼音字母。爸爸媽媽那時都要上班,很辛苦,可是為了我上學,媽媽把燈具廠的那份收入穩定的工作辭了。為了我,媽媽背后不知流了多少淚。我永遠忘不了媽媽那雙充滿渴望的眼睛。”

  同學中間都在傳著這樣一件事,戴實最近在學校還當了一回“小明星”呢。那是今年3月23日,在江蘇省中學少先隊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同學們投票評選“好男生”、“好女生”,他在評比發言中這樣說到:“上天對我很公平,她雖然沒有給我一個健全的軀體,但給了我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當天,他當選了學校評出的“好男生”,著實“風光”了一回。

  老師講,戴實其實是個聰明要強,內心情感十分豐富的孩子,他平時話不多,但能看得出來,他是個很有思想、很有主見的男孩。他視野開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還向他請教問題呢。他在《我最敬佩的人》這篇作文中很動情地寫道:“……老師沒有嫌棄我、爸爸媽媽是這樣愛我,我覺得生命是這樣美好。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她很辛苦,很勞累,為了我的成長,她操碎了心……我愛我的爸爸,我愛我的媽媽!”

來源:今日揚州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