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兒童節”整成“兒童劫”!
嚴循東 2007年5月31日(來源: 華商報)
5月28日,為慶祝六一兒童節的到來,武漢市少先隊在市青少年宮舉行特色隊伍比賽。當日,武漢最高氣溫達35.3℃。然而,“領導”姍姍來遲,“全副武裝”的孩子們如熱鍋上的螞蟻,卻又不敢動彈;一個個面如潮,眉緊鎖。不久,軍樂隊的指揮邁出幾步后一頭栽倒在地……(5月29日《青島新聞網》)。
多少年,多少次,在本該讓兒童們快快樂樂的節日里,卻總是孩子在苦苦等待“領導”的光臨,不管當時是風吹、日曬還是雨淋。而形形色色的“領導”們總習慣于遲到,坐在可以遮風避雨防曬的地方,“欣賞”著孩子們的表演,全然沒有在意可憐的孩子們的感受。這樣的兒童節能不成“兒童劫”嗎?
六一兒童節本是體現全社會關心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感覺快樂的節日,然而,一些人硬是剝奪了孩子在自己節日里感受快樂的權利,光是各種各樣的活動和彩排就讓一些孩子不堪重負。結果讓孩子們比不過節還累。
兒童節變“兒童劫”,顯然源于一些學校管理者陳腐的觀念,他們為讓上級領導看到自己如何“關心”兒童,不惜搞形式,求政績,策劃了許多不必要的活動和節目,而最終孩子們成為節目的道具,疲于應付。試問,我們的活動組織者如果能夠從兒童身心出發,先考慮到兒童的健康、快樂而不是自己的政績,還會搞出這類加重他們負擔的活動嗎?很多地方,兒童節名義上是兒童的節日,實際上卻成了學校的節日、商家的節日、家長的節日、官員的節日。
其實,真正想要兒童快樂,搞個有意義的活動,也未必是什么難事。比如,組織學校所有領導、老師搞一臺盛大的文藝節目,讓兒童放松地在臺下欣賞,不行嗎?我想,那時候,兒童是萬分高興的。怕只怕,一些人并沒有真正把自己的高興建立在兒童的快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