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2290萬“留守兒童”期待深度關注
2007-06-06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農村青壯年男女紛紛進城務工經商,家中留下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逐步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被稱之為“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也被之為“6199部隊”。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成了今年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們議論的熱點話題,也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進城難造成“留守兒童”逐年增加

  有資料表明,目前我國進城的農民工有1.5億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已達2290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呈較大規模的上升趨勢。農村“留守兒童”中,有84.6%的孩子由爺爺奶奶等隔代親人照看,15.4%由親戚代管,有少數甚至是獨自生活。“現在,社會各界對農民工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了,可是,又有多少人關注他們因外出打工而不得不留在農村的親身骨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發自肺腑的聲音,不能不引起國人的關注與深思。

  農村的兒童應該隨其打工的父母進城讀書,可是為什么不能如愿以償呢?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城市學校的數量滿足不了所有農民工子女入學的需求。有些城市盡管建了不少農民工子弟學校,專門解決進城務工農民的子女就讀問題,但相比隨父母進城的農村孩子而言,民工子弟學校的數量還遠遠不夠。有的城市中小學,雖已對農民工子女開放,但這些學校首先要確保本學區城市居民子女的入學,往往到了最后,學校已無力接納農民工子女,這些孩子不得不離開父母,回到農村讀書。

  二是農民工的低收入滿足不了進城讀書孩子的高消費。進城打工的青壯年農民,大都從事的是苦、臟、險、累等“力氣活”,技術含量低,工資報酬少,一般每月都在千元左右,除去自己日常的食宿、交通等開銷,所剩不多。如果再將自己的孩子接到城里讀書,享受和城里的孩子一樣的讀書高消費,經濟上吃不消;有的城市目前還有“戶口壁壘”,農村戶口的孩子進城就讀,還要交擇校費,這就使得孩子的父母在經濟上更是捉襟見肘,因此,只好將孩子留在農村老家讀書。

  三是教育的省際不銜接,也導致了農村的“留守兒童現象”。即使進城打工的父母經濟收入較高,有實力供孩子在城里讀書,但最多只能讀到初中畢業,之后只能回到老家。因為現在各省的教材都不一樣,高考也由各省命題,為了孩子未來能順利地在戶籍所在地考上大學,一些家長不得不忍痛把孩子送回農村。

  “留守兒童”現象凸顯教育缺失

  “留守兒童”因父母雙親或單親外出打工,而被托給祖父母、外祖父母或遠親近鄰,有的甚至獨守門戶。由于祖輩年老體弱、文化低或無文化,對“留守兒童”教育力不從心;外出打工父母與孩子天各一方,對“留守兒童”教育鞭長莫及,學校因得不到家長的緊密配合,對“留守兒童”教育孤掌難鳴,“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品德發展、心理素質、情感世界、安全監管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主要問題集中表現在“四多四少”上,即品學兼優的少,無視紀律的多;自立自主的少,隨風攀比的多;勤儉節約的少,隨意浪費的多;性格開朗的少,內向、孤獨的多。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監護,或變得膽小,缺乏自信心和心理安全感;或放任自流,沉迷于網吧、游戲廳、談戀愛、結伙滋事,甚至偷雞摸狗、打架斗毆。此外,“留守兒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

  綜合舉措才是解決途徑

  “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關心“留守兒童”,就是關心我國全面小康進程,就是關心和諧社會的構建,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為此,必須從以下五個方面予以關愛和幫助:

  一要進一步提高進城務工農民的待遇。國家有關部門要制訂相關政策法規,保障農民工與城市職工一樣,在同一單位同崗位務工,具有同等的政治、經濟、福利待遇,從而改善農民工的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支付能力,使農民工逐步具備帶上子女進城讀書的經濟條件,從根本上解決父母和子女分離的問題。

  二要加快社會管理制度尤其是戶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弱化乃至取消與戶籍相聯系的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從而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保障農村孩子在城市入學,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三要建立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教育機制。各鎮(區)和村居婦聯組織牽頭,定期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倡議和發動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村居干部、有幫扶能力的老黨員、老干部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做“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代理家長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自覺履行“三知、三多、三溝通”的義務,積極引導孩子成長。“三知”,即知道結對“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溝通,多參加學校學生集體活動,多到其家中走訪;“三溝通”,即定期與結對“留守兒童”父母、托管人、老師聯系溝通,從而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情的呵護、社會的關懷,使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外出打工青壯年回鄉創業。通過多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筑巢引鳳”,吸引在外打工的勞動力到本地就業。同時動員和鼓勵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將信息、資金、技術、經驗帶回來,回鄉創業,這樣,既能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又能解決因勞動力外流而帶來的“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五要嚴厲打擊接納未成年人進網吧行為。網吧對未成年人的危害,早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但是,一些網吧黑心老板受利益驅使,仍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進網吧。婦聯、教育、公安等部門要主動與文化部門聯手,加強對城鄉網吧尤其是農村網吧的稽查力度,對接納未成年人的黑網吧,要嚴厲打擊,徹底消除農村黑網吧對“留守兒童”的侵害。

來源:三農在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