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留守”在家的巫資蒙
在老師心目中,巫資蒙是個問題學生。
其實,巫資蒙很喜歡和同學一起玩。
遠離父母的他過著怎樣的生活?天真無邪的面孔下隱藏著怎樣的內心世界?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小男孩巫資蒙今年10歲,廣西平果縣人,和六十年代電影中《小兵張嘎》中的張嘎子有著共同的愛好——游泳和掏鳥窩,不過他可不是一個小英雄,而是一個讓老師頭疼的孩子。
在學校里,同學們都說他愛打架,不太喜歡他。巫資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學生呢?他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呢?原來巫資蒙的父母長年在廣東打工,他是一個“留守”兒童……
詳細內容
今天的節目我們是講一個小孩的故事,在這之前,我先給您介紹一個人。
這部電影大家都很熟悉,小英雄張嘎子曾經是很多小朋友的偶像,我將要給您介紹的這個小朋友也有著和張嘎子一樣的愛好——游泳掏鳥窩,這個小朋友名字叫巫資猛。但是他并不是大家崇拜的英雄,甚至是讓老師頭疼的一個孩子。
巫資猛的老師:我們說了他好多次,教育他說不要去游泳,非常危險,但是他就是不聽,就是喜歡游泳,還有掏鳥蛋都是他都是有份的。
這里是巫資猛就讀的廣西平果縣新安鎮小學,在學校里,巫資猛并不像張嘎子那樣受人喜歡,在老師和同學們眼里他一直是個問題少年,在學校里一提起巫資猛,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他的大名。
班主任:就是說他那個個性比較強,人家稍微碰一點,他馬上就是打,不留情的打你,所以經常有學生說老師烏之蒙又打人了,都是經常有人向我告狀。
老師:他忍受不了自己受一點點的委屈,容忍不了別人對他有一點點的冒犯,往往他和別的孩子打架,都是他占著上風。
巫資猛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他為什么愛打架呢?當我們提出要見見巫資猛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卻都找不到他的蹤影。最后還是一名熟悉他的學生告訴我們,他可能在學校附近的水塘里游泳。果然,當我們找到他的時候,他正游的不亦樂乎,看他的資勢還真像張嘎子游泳時的風采。
據巫資猛的同學介紹,他放學后很少有馬上回家的時候,不是游泳就是到林子里掏鳥窩。巫資猛還像我們展示了一下他爬樹的技術。
巫資猛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太愛說話,很好動,也很有禮貌,怎么看都不像老師和學生們說的那種所謂的“問題少年”。
記者:你為什么老想跟別人打架?
巫資猛:我想是因為他們動我太多,我不服,就打起來了。
記者:就因為你不服?
巫資猛:對。
記者:他們是故意欺負你?
巫資猛:是
記者:為什么老欺負你?
巫資猛:因為見我窮一點
巫資猛告訴我們,每次和別人打架他都控制不住自己,但打完以后,他又會覺得很后悔。
巫資猛:心里就想,就打自己一巴掌說我又干了壞事,糟糕。
記者:你每次打架,你都忍不住,管不住自己嗎?
巫資猛:是
從交談中我們能感覺到,巫資猛的心理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內心又特別敏感和脆弱,報復心理也很強。
記者:你打不過他們怎么辦?
巫資猛:打不過他們,就去找幾個木頭,放在后面,不給校里面的人看見,就進一個角落就打。
記者:然后就把他叫到一個角落打他?
巫資猛:對
記者:能打給過他嗎?
巫資猛:能,打得,給他膝頭這里跪下來,然后再拿著木棍指著他,你敢動我,動我就打你,幾次就這樣。
但因為打架,巫資猛也沒少吃過虧。
巫資猛:當時是,就是打不過他們,就是開陰招,陰招也打不過。
記者:陰招是什么?
巫資猛:陰招就是他沖過來打不中,你打他肚子。
記者:還打不過他?
巫資猛:打不過。
記者:那怎么辦
巫資猛:那怎么辦呢?
記者:他們就打你?
巫資猛:嗯。
記者:打得厲害嗎?
巫資猛:厲害
記者:怎么打你?
巫資猛:就是我站起來,就是這樣的時候,他們就用拳打我,那個腳踢我。
記者:都打成什么樣子?
巫資猛:打得有點出血,
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打起架來卻是如此兇狠,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到震驚。這個孩子讓我們更加捉摸不透。一般談到孩子的反常行為都會聯系到他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環境,那么巫資猛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是不是和父母平時的管教有關系呢?
巫資猛的家離學校并不遠,說是家,其實更像是一個簡陋的倉庫,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他的家是最合適不過了。
從巫資猛的老師那里我們了解到,巫資猛的父母長年在廣東打工,他在家是由伯父幫忙照看的,但由于伯父也有孩子,還得做農活,所以基本上巫資猛就是一個人生活。巫資猛的父母都沒有手機,家里也沒有電話,通常他們打電話回來都是打到鄰居的小賣部,但巫資猛又很少在家,所以,巫資猛和父母有時候一兩個月都通不了一次電話。
記者:你現在你要是找你媽媽的話怎么辦?
小孩:怎么辦,自言自語地就不想找了。
記者:自言自語就不想了?
小孩:嗯。
記者:怎么自言自語?
小孩:就是當跟他們說話,跟他們說話一會兒就不想了。
每次接到父母的電話他都非常的興奮,接完電話,他就會做點好吃的給自己慶賀一下。但這種時候并不多。
這一天是六一兒童節,這對于所有的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個快樂的節日。下午,學校組織學生們開展了多種比賽活動,巫資猛參加了撥河比賽。
這一天巫資猛玩得特別開心,比賽時也特別地賣力,因為平時他參加集體活動的機會并不多,也很少有同學喜歡和他玩。最后他們班以二比一贏了對方,可以看得出,巫資猛特別喜歡和同學們一起玩,這能給他帶來很多快樂。
比賽結束后,巫資猛回到了家中,他開始準備晚飯了。他做飯的方法和別人不一樣。
記者:你這是在干嘛啊?
巫資猛:擰木棍出來。
記者:你這是捅個窟窿把米放進去?
巫資猛:嗯。
記者:那怎么拿出來,一般都這么做飯?
巫資猛:嗯。
記者:這是跟誰學的?
巫資猛:跟我們村里的學的。
家里的米是父母走的時候留給他的,父母給他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0塊錢,平時做飯只要買點菜和鹽就可以了。十塊錢巫資猛并不敢亂花,即使買菜也很少,肉就更別說了,即使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他也沒舍得給自己買點零食。半個小時以后,巫資猛的竹筒飯燒好了。
用刀把竹筒劈開,把米飯倒出來,這就是他的晚飯,連一片菜葉也沒有,但巫資猛還是吃的很香。今天,巫資猛沒有出去玩,他覺得今天是兒童節,媽媽肯定會打電話來的,所以他就在家等著。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巫資猛最不喜歡晚上,因為晚上他會害怕,更會想媽媽。
記者:然后晚上干什么,在家里?
巫資猛:晚上就是電視壞的話就不看,就看影碟。
記者:一個人在家看電視?
巫資猛:嗯。
記者:晚上睡覺害怕怎么辦?
巫資猛:就開電視看,看影碟里面的《貓和老鼠》。
巫資猛最愛看貓和老鼠,看到好玩的地方就自己在床上笑。
記者:一般什么時候最想你爸爸媽媽?
巫資猛:一般是晚上。
記者:晚上最想?
巫資猛:對。
記者:你想他們的時候都怎么辦呢?
巫資猛:怎么辦呢?就是靜靜的在哪兒。
記者:你害怕的時候怎么辦?
巫資猛:我把電視打開,再到位置再拿手從這里伸出來看那個開關在不在,在的話就開燈。
記者:蒙著頭睡?
巫資猛:就蒙著頭睡。
夜已深了,巫資猛的父母并沒有給他打電話回來。
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巫資猛都是這么過的,對巫資猛來說兒童節永遠是別人的節日。巫資猛的父親去年春節回來過一次,而他母親已經有快一年沒回來了,巫資猛只是接到過幾次她打來的電話。把一個僅十歲的小孩放在家里,父母親如何能放心呢?難道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不牽掛么?
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當我們來到家里的第二天,巫資猛的父親卻回來了。巫資猛的父親叫巫遠益,由于文化水平較低,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在外面生活也很艱難。這次回家是要辦其他的事情,過幾天還要走。
記者:你們不在家的時候就他一個人在家,你們放心嗎?
巫資猛的父親:不放心,有什么辦法,我們爸媽也沒有了,現在剩我一個人了。
記者:你多長時間打個電話給孩子?
巫資猛的父親:我們都沒有電話,沒有錢打電話。
記者:那一般怎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
巫資猛的父親:一般就是吃晚飯,講讀書要聽老師的,不去打架不亂搞,不然你不好好讀書以后跟我們一樣。
記者:那有沒有了解到一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巫資猛的父親:了解啊,有時候老師就講調皮,跟人家的不一樣。
說起自己對孩子的照顧,巫遠益除了愧疚就是無奈。說起巫資猛的母親,巫資遠忍不住哭了起來,原來,巫資猛的母親嫌巫資遠沒什么能力,半年前就離開他們和別人生活了。
記者:孩子有沒有跟你說過想媽媽回來?
巫資猛的父親:小孩子能想,她不回來怎么辦。
記者:也沒打電話回來嗎?
巫資猛的父親:半年不打回來了。
記者:她不想孩子?
巫資猛的父親:不懂她,哪個都想孩子…
巫資遠也告訴過兒子媽媽不會再回來了,但巫資猛一直都認為父親是騙他的,他理解不了父母之間的事情,他也認為媽媽一直都很愛他,不會不要他的。
巫資猛的老師:他母親走了之后特別的失落,他也曾經跟我說過,他說老師我媽媽好象不回來了,是嗎?怎么會呢,你媽媽出去打動了,你表現好的話,你媽媽肯定會回來的。
記者:他還是希望他母親能回來?
巫資猛的老師:是。
記者:他還不相信他母親已經走了?
巫資猛的老師:對。他說說不定我媽媽現在偷偷地回家,或者在外公家等著我呢,他說。
小孩:我想她早晚會回來的。
記者:肯定會回來的?
小孩:嗯。
記者:那為了讓你媽媽回來,你有沒有表現得好一些,你都怎么表現的?
小孩:就是上課永遠都不會開小差,稍微就會開一次而已。
記者:能做到嗎?
小孩:能。
記者:還有嗎?
小孩:沒有了。
記者:還有沒有什么表現乖一點的?
小孩:有時勞動的時候就愛勞動,集體勞動。
巫資猛為了找到母親,他還曾經背著父親給母親寫過一封信。
巫資猛:就是寫的她快回來。
記者:信怎么交給她?
巫資猛:怎么交給她,就是找人交給他。
記者:找誰?
巫資猛:找田東的。
記者:你知道誰在那上班?
巫資猛:不知道,可是我知道田東那邊有一個人在這里讀書。
記者:交給你的同學?
巫資猛:嗯。
記者:他能幫你帶到嗎?
巫資猛:嗯。
記者:那帶到有沒有給你回信?
巫資猛:沒有。
自從知道母親走后,巫資猛變得更加難管了,脾氣也很大。
巫資猛的老師:現在同學們說他做了哪些錯事之后,他能當著老師的面發脾氣,老師剛剛教育好他,走的話,他又把那同學的書報和書重重的踩在地上,使老師和同學們十分的苦惱。
記者:你覺得他這個孩子,是因為什么這樣?
巫資猛的老師:我覺得就是缺乏親情吧,就是假如父母更多的關心他,讓他能感受到愛的話,他的這些行為,應該有所收斂,而且他那種,就對明辨是非的能力,應該有所提高。
像巫資猛這樣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孩子在全國還有很多,我們把這類孩子稱為留守兒童,據今年初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廣西平果縣外出務工勞動力約7.5萬人,全縣0---17歲的未成年人共9.33萬人,其中全縣留守兒童共有10065人。平均每十個未成年人當中就有一個是留守兒童。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監護不力、有不良傾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身心不能健康成長,如何對他們進行關心愛護,成為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這里是新安鎮今年三月份,依托新安鎮的文化站而設立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免費為未成年人提供課外活動的場所。
站長廖帥華:這就是我們檔案室,所有新安鎮留守兒童的檔案材料全部在這地方,,像這里我們做了統計,整個新安鎮我們未成年人是7816人,但是我們留守兒童這塊就有2030人。
記者:占三分之一?
站長廖帥華:占了三分之一,
站長廖帥華:這是我們的活動室,未成年人活動室,里面就是說有拼圖,電子拼圖,還有積木,玩具類的東西,大概上百件。
站長廖帥華:這是讀書閱覽室,目前我們這個閱覽室圖書有13482冊。站長廖帥華:這些書籍類全是適合少年兒童的,這是相關的書籍,里面各個類別相當多,他們現在在這個地方能學到的東西相當多,比如童話類的,還有文學類的這些。
巫資猛現在都是這里的常客。
廖帥華:烏之蒙這個同學特調皮,剛來我們中心的時候就給我們弄了一個事出來,把我東西弄壞了,你看這幾個地方都給弄了。
記者:沒有說他?
廖帥華:說他干嘛,畢竟孩子調皮嘛,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他給扭轉過來,一下子,人家說小樹還是慢慢扶植,后面這段時間來的時候慢慢講慢慢講,行,現在變成了我的義務管理員,還是蠻聽話的。所以我想來講,孩子這塊能慢慢引導還是有效果的,如果來講我們一味強制性的話,可能都比較懶。孩子本身的天性就是玩,你給他有個好地方,給他有個活動,把他性子給牽住了,那就沒事。
巫資猛在這里最喜歡玩電子拼圖,有時候玩上一天都不出去。
記者:你這是在做什么?
巫資猛:太空飛船。
記者:這怎么做啊?
巫資猛:這里有圖,一會就做好了。你看還能響。
記者:這就是太空飛船啊?
巫資猛:還能做警車。
記者:你喜歡在這玩嗎?
巫資猛:喜歡。
就連巫資猛這個曾經被老師認為無可救藥的孩子,現在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巫資猛的老師:最喜歡的一項運動可能是打乒乓球吧,他特別喜歡打乒乓球。
巫資猛的老師:現在他架打得少了。
巫資猛的班主任:確確實實我也跟他談過,他去那里玩,看書,這是真的,就是說有下面那個文化站他還是挺可以的,然后這里上課有時候也是挺認真的,我表揚他,就更加認真,就是說還是有一定的進步。
目前,活動中心剛剛投入使用才三個多月,很多管理方法還正在探索階段。廖站長告訴我們,只要能把這些孩子吸引到活動中心來,不讓他們接觸外面的不良信息,培養他們的愛好,這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廖帥華:像這類孩子目前來講,我們牽引來很多,他們來講自己也感覺非常良好,而且有說有笑有玩的,達到了一個效果,我們辦這個活動中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目前,平果縣已經在三個鄉鎮開設了校外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在幫助留守兒童改變不良傾向和拓展視野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同時,圍繞文化站的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平果縣在對留守兒童的管理上還做了一些配套的制度。
蘇縣長:特別是留守的學生吧,他們心理缺陷,這邊特別的突出,如果我們不及時的進行引導和教育的話,他們就會出現犯罪,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們就請法治副校長,都是每個行政的派出所所長,都是法治副校長到學校,一個學期去上公開課兩次,一個學期有兩次,進行教育,效果也很好。同時我們每一個班的班主任實行班主任負責制。
蘇縣長:對未成年人,特別是留守的學生,這邊我們特別給予關注,有專門的檔案,班主任這邊在學習、生活、心理等等各個方面特別的關注未成年留守的那些學生。
蘇縣長:而且實行一幫一制的制度,像這邊都從領導到干部都很關注我們未成年的留守兒童,特別是特別困難的,長期的那一些留守的學生,一起來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
對巫資猛這樣的留守兒童來說,和父母團聚是他們心中一個美好的夢。
巫資猛:媽媽,你快回來吧,現在我上課有點積極回答問題了,現在我表現得很好,
巫資猛:現在我學習很好,又沒有點差錯,又沒打過架,以前是打過,現在沒打了。
來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