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蠶繭價格還好,每公斤21元,我近日出售65公斤,收入1300多元,這是我今年出售的第四批蠶繭,已收入近萬元,僅種桑養蠶一項,我家今年收入2萬元肯定沒問題。”6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洛東鄉尋田村養蠶能手覃美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笑容滿面地說:“這得感謝市婦聯,是她們的大力支持和技術培訓領我走上了致富路。”
像覃美月這樣在婦聯精品培訓工程引導下走上致富路的廣西農村婦女就有30多萬人,這是廣西婦聯為了幫助農村貧困婦女盡快脫貧致富,聯合農業、科技等部門,依托各級農村婦女學校,打造精品培訓工程,培養出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農民。她們已成為農村婦女致富的“領頭雁”,也為廣西成就全國蠶業第一大省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蠶娘興業”力助廣西成就全國蠶業第一大省
廣西婦聯根據農村大量青壯年男人外出打工、只留下婦女兒童和“東桑西移”戰略轉移,廣西迅速興起種桑養蠶業的現狀,四年前啟動了種桑養蠶培訓工程,打造出一大批“現代蠶娘”。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婦聯邀請桑蠶專家,在龍岸鎮舉辦了117名蠶農代表參加的種桑養蠶培訓班,使龍岸鎮農民種桑養蠶積極性空前高漲,當年全鎮新增桑園面積2600多畝;河池市金城江區婦聯結合農民白天忙晚上閑的特點,聯合金城江區農業局技術人員為該縣東江鎮永興村屯100多名村民舉辦晚上技術培訓班;東蘭縣婦聯精心籌劃“三八”節,請來養蠶女能手為隘洞鎮婦女現身說法,講述科學種桑養蠶經;宜州市各級婦聯系統配合農業等部門一年就舉辦種桑養蠶實用技術培訓班100多期。今年5月,廣西婦聯還聯合農業廳,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舉辦了“蠶娘興業”暨種桑養蠶婦女骨干培訓班,因地制宜開展傳、帶、聯、賽工作。
如今由100多萬農村婦女組成的桑蠶業主力軍,有力地推動了廣西桑蠶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在各級政府、農業、科技和婦聯的共同推動下,已形成了河池、來賓、柳州、南寧、貴港五大市桑蠶優勢區域,桑園面積由5年前的20萬畝,猛增到今年的180多萬畝,蠶繭產量達到18.5萬噸,從2006年起成為全國蠶繭生產第一大省。
“巾幗種果能手”帶富一方農村
“巾幗種果能手”培訓又是廣西培訓婦女的一精品工程。廣西婦聯以提高婦女參與發展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為根本,以增收增效為目標,在開展“雙學雙比”活動中,培養了一大批巾幗種果能手。
原載于:《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