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編織新人生 編織生活的女人
2007-06-25

  曾幾何時,絨線編織是大多女人每天必做的功課。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在午餐之后,在孩子們甜美的鼾聲里,都能看到女人舞蹈的雙手。編織,讓女人的憧憬得到無限延伸。

  有人說,如今喧囂的都市,已沒有人愿意安靜地坐下來編織了。其實不然,在天津,就有成千上萬的女性,在用她們的雙手編織著美好的生活。24日,天津婦女手工編織品展示會將在國展中心舉辦,屆時,將有2000多個品種、80000多件產品參加展銷,同時還將有熟練掌握鉤、縫、編、織、繡技藝的編織女工現場培訓。

  “編出新生活,編出新文化,編出新天地”,如今在天津,手工編織已成為一部分特殊群體的就業方式,特別是天津市婦女手工編織協會成立以來,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目前,協會已擁有團體會員、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84個,組建龍頭基地88個,建立了覆蓋全市18個區縣的手工編織站點260多個,吸納30000余人就業,其中大部分是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產品涉及民間工藝、服裝服飾、家紡家飾等編、織、鉤、縫、繡五大系列的2000多個品種,業務范圍拓展到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比利時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10月,協會先后參加了廣交會展覽和市政府在意大利舉辦的天津周“津沽人家風情展示”活動,今年5月又參加了第三屆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使天津下崗女工手工編織的產品走出天津、走出國門,受到了國內外客商的特別關注,達成合作意向數十筆。

  編織,不僅給下崗女工、農村婦女、殘疾人、單親特困母親等帶來了再就業機會,改善了生活,同時也讓她們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鉤織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也編織出了一個再就業的大舞臺。

  編織還吸納了知識女性、在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的積極參與,已成為人們社交、消遣的流行方式,達到了編織小產品、經濟大產業、就業大舞臺、生存高質量的目的。很多退休老人由于愛上了編織,告別了麻將桌;很多知識女性通過手工制作找到了緩解壓力的有效辦法;特別是現在手工編織已經走入了課堂,學生們通過學習手工編織,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鍛煉了耐性、毅力和心態調節能力,她們在編織的過程中得到的不僅僅是藝術品,更多的是如何編織自己的生活、夢想和人生!

  丁淑華

  編織新人生

  展銷會上,丁淑華將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更多的女性,只要心中有愛,雙手就會靈巧起來,就能編織出美好的將來。

  兩年前的丁淑華是作為市婦聯扶持的貧困下崗女工進入我們視線的。那時,她只會激動,只會一激動就流淚。如今她已成為了天津市婦女手工編織協會的副會長,主持協會的工作;沒想到,曾經見了婦聯干部都緊張得說不出話來的丁淑華,竟可以在下崗女工成果展示論壇會上站起來給市領導鞠躬,目的只有一個:“有一天,當我們的這些姐妹們走到你們這些領導面前的時候,多給我們一些理解、多給我們一些方便”;隨市長到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考察,將姐妹們的手工編織作品帶到國外,受到各國朋友的喜愛;去年她作為下崗女工創業與再就業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全國婦聯舉辦的表彰大會;今年,又被評選為天津市三八紅旗手……

  說起這兩年來協會以及她自己走過的路程,丁淑華滔滔不絕。

  聽她講著,真感到一團火在身邊燃燒,讓人覺得溫暖、親切。

  不僅自己燃燒,而且能帶動著其他東西燃燒的,是火;

  能沖破黑暗,帶來光明的,是火;

  能熔化萬物的,是火。

  丁淑華就是這樣的一團火,兩年里,她帶領著天津市眾多下崗姐妹戰勝一個個困難,一步步走到今天。

  48歲的丁淑華1997年下崗,靠20幾元錢起家,在路邊擺攤,邊鉤邊賣,精美的7個小包賣了70多元。那時丁淑華還不知道她的手藝可以拿到世界很多國家去換錢。后來一位好心的路人,把她鉤的床罩拿到了慶祝香港回歸的展覽會上,竟然賣了兩千元,從那時起,她才開始意識到自己一雙巧手的寶貴。在之后的幾年里,她為自己闖下了一片天地,這當中,她吃過苦,受過騙。她指著一件漂亮的上衣告訴我們:曾經有人向我訂300件這樣的衣服,后來我在很多地方發現了成千上萬相同的衣服,那時我才知道我的創作被別人侵犯了,但是只能吃啞巴虧了。誰讓我那時不懂得保護自己呢。現在不會那么傻了。丁淑華憑著一股熱情和吃苦精神,把她的小生意越做越大,從一個店做到了四個店。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第二次的打擊不亞于前一次的下崗,當她的店被拆遷,又丟了全部值錢的東西還包括貨款以及業務關系的時候,她絕望了。此時,又是婦聯幫了她。把她從死亡線上拉到了“中原杯”下崗女工創業展的展會上,她邊做邊賣,兩天的展銷,她獲得了技術能手獎,作品獲得了優秀作品獎以及銷售狀元獎。于是她又看到了希望,一切從頭再來。

  之后,在婦聯的幫助下,她又成立了凱華編織社,不僅自己干,還帶領身邊的姐妹一起干。她無償地幫助其他下崗女工、殘疾人。她說,我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才一步一步走出困境的,我沒有理由不感恩、不回報。我能做的就是幫助更多的下崗女工重新就業,過上好日子。

  做手工編織協會的副會長,她不得不舍下自己的欣凱華編織社,把它交給兒子兒媳打理。自己卻每天一大早就來到協會,聯系客戶,接訂單,請老師給下崗女工免費講課,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產品設計開發,還要發動協會所有人員加班將下面站點及會員送上來的成品進行包裝、送貨……每天忙到七八點鐘甚至更晚才能回家。

  如果只是吃苦受累還不算什么,最大的委屈是不論你怎么做都會有人不理解。丁淑華說,有一次她組織下面的站點來開座談會,本來是想溝通一下情況,交流一下情感,沒想到座談會開成了對她的批判會。她傷心極了,其實平日里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不順耳的話也聽了不少,窩囊氣也受了不少,可怎么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對她不滿意。但她還是忍著聽完了一些人對她的指責。晚上回到家,她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然后對自己說:這算什么,再大的委屈我都受過了,只要我做事憑良心,總有一天大家會理解我的。她的一些好姐妹和市婦聯的干部都怕她受不了,打電話安慰她,但是她說,你們不用為我擔心,現在什么也不能使我后退。

  從那一天起,丁淑華真的轉變了許多,變得更有工作方法了,變得更能吃話了,變得把一切都看得更淡了。她說,我沒什么可抱怨的,我是受過恩澤的人,現在我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感恩。

  和她一起走過來的李素英說,那些人真的是委屈了丁淑華,做這個副會長,丁淑華除了奉獻真的是沒有索取,損失了很多個人利益。其實憑她的關系和技術以及她的為人,她有條件拿到最好的訂單,但是每次接到訂單,她都是把好干又掙錢的分給那些比較困難的小組或個人,不好做的,沒有人愿意接的,她都交給自己的兒子做,兒子也常常抱怨她。

  但丁淑華卻說,其實我也得到了很多,我不過就是一個下崗女工,因為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才有了今天,現在我站在可以幫助成千上萬人的位置上,真的是很滿足。能夠回報社會是我最大的快樂。

  魏洪霞

  編織新天地

  魏洪霞是大畢莊鎮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幾年前靠經營一家小印刷廠維持生活。由于經營不景氣,加上家里婆婆和母親都需要她照顧,所以一直想找一個既可照顧老人,又能有所收入的工作,但一直沒有找到。

  2005年她在報紙上看到了一條婦女手工編織協會成立的消息,心想,如果加入了這個協會,憑著自己的一雙手或許可以使自己有一個新的機會。于是在東麗區婦聯的幫助下,她找到了天津市婦女手工編織協會,開始協會的工作人員并沒有看好她,只是說沒有適合她做的加工活兒。但是,魏洪霞不死心,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一連往協會跑了十幾次,說:我真的需要這樣的工作,請你們給我一次機會,如果我做不好,你們再拒絕我。

  她的韌性打動了協會工作人員,于是協會將五百朵鉤花的任務給了她,經過學習,魏洪霞很快掌握了技巧,交活兒時協會很滿意。

  此時正趕上這一批活兒急著交付,于是魏洪霞又領回了兩千朵。這一批活兒交到協會不久,一天晚上九點了,協會打來電話說這批轉天就要封單的活兒因為有一部分其他站點交上來的不符合要求,必須立即重新加工,請她幫忙。

  放下電話,魏洪霞立即趕到了協會,接下了任務,并打電話讓家里幫助把附近的姐妹們叫來,一起連夜趕制。

  第二天,當她把幾千朵重新鉤好的小花送到協會的時候,工作人員非常感動,說,多虧了你,否則這一張訂單就要違約了。

  此后,魏洪霞不僅加入了協會,而且成為了協會的骨干,協會有難活兒、急活兒,只要找到她,她都會二話不說接下來。

  后來她想,我可以靠編織生存,那些下崗女工和農村婦女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同樣也可以靠一雙巧手編出新生活、編出新天地。于是2005年年底,魏洪霞創辦了天津市維迪服飾手工編織中心,吸納了一批包括下崗、失業、失地、殘疾、單親、外來務工的姐妹加入到手工編織隊伍中,再一次做起了老板。

  看著這些姐妹們的加入,魏洪霞更加感到自己肩負著一種責任,她往返于市郊跑單、取活兒、驗活兒、送活兒,本來以為選擇了這個工作,就可以在家照顧老人了,沒想到,常常要往協會跑,反倒更顧不上老人了。但是看著那么多困難姐妹因為她生活有了變化,她又不忍放下不干。她說,如果沒有家里人的支持,她也堅持不到現在。

  兩年來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她已帶動近百名婦女從事手工編織,并成為天津市婦女手工編織協會的骨干力量。

  邢素云

  獨臂編織亮麗彩虹

  51歲的邢素云,上有80多歲的老母親,下有正在讀大學的兒子,自己左手殘疾,很多事情要靠別人幫助。丈夫是一家人的頂梁柱,不僅要靠他掙錢,還要靠他照顧。日子過得雖然苦,但也開心。可去年5月,丈夫因癌癥去世,一個家的天塌了,極度悲傷的邢素云幾乎沒有再生存下去的勇氣,可是看看母親,想想兒子,又覺得自己還有責任,還不能死。于是她把電話打到了市婦女手工編織協會,丁淑華去看她,安慰她,幫助她,并把她帶到了協會。

  姐妹們的開導和那些美麗的手工編織作品,重新喚起了邢素云對生活的熱愛,曾經一開口就流淚的她,如今一到協會就笑。

  她和姐妹們在一起,幫助協會做了大量的工作,盡管她生活艱苦,但幫助協會打樣板從不取報酬。她說,是姐妹們的真情和熱情使她走出了生活的陰影,看到了生活的美好,為協會,為姐妹們做什么都愿意。別看她只有一只手,可做起那些手工活兒來一點不比別人慢,她可以織,可以縫,也可以在別人的幫助下鉤。這一次她拿出了自己設計編織的毛背心和寶寶服參加展示。

  如今的邢素云,自信、樂觀,每天用微笑面對生活,用獨臂為自己的人生編織出了一道亮麗的彩虹。

來源:北方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