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已由主流人群向高齡低齡迅速延伸,是不容回避的社會趨勢。
“小燕子在空中飛舞著,小樹用它的綠葉去摸小燕子的尾巴,小燕子往前飛著,要飛回它那溫暖的家……”去年夏天,年僅8歲的小學生張田西希在媽媽的幫助下設立了博客,發表了不少童話和散文。之后,還集結出書,受到很多人士的關注。
張田西希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今年9歲,生日前她的第一本書《夢的色彩——一個8歲孩子眼中的世界》由新世紀出版社公開發行,成為她生日的一個特別大禮。
西希的父母都在新聞單位工作,她是獨生女,父母對她的教育非常重視。在她還不會說話時,她的媽媽就常給她講故事、念童話書。每年,媽媽都要給她買上千元的課外讀物。幾年來,西希的課外讀物已在屋里堆得滿滿的了。而西希也很喜歡這些童話,經常讀得如癡如醉,沉浸在童話世界里。
西希4歲時,跟小伙伴玩“組詞編故事”的游戲,盡管西希年齡較小,但每個詞都能很快編成一個個小故事。只不過,當時大人們都沒太在意。
西希6歲時上學,不久就能自己閱讀課外書籍了,她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迅猛提高。
因為西希自己還不能熟練地打字,這些工作就由家長代勞了。因為西希的思路很敏捷,爸爸媽媽有時都記錄不下來。于是西希就口授,爸爸媽媽先用錄音機和手機將西希編的故事錄下音來,然后再找時間整理并上傳到網上。
與小西希單純的喜悅不同的是,父母在高興之余也有些許擔心。她的媽媽擔心女兒的作品集出版以后,會有外界打擾她,使她再也過不上平靜的生活。為此,她還將自己的想法發到了西希的博客上。
本報綜合整理
正方有意義的生命歷程
既然已進入“全民皆博”時代,那么,還有什么理由限制少年兒童開博寫博的呢?還有什么禁忌諸如“未成年人不得入內”的呢?老吾老幼吾幼,“年方八十”開博很快活,有老人開博為什么就不允許少年兒童開博呢?
博客已由主流人群向高齡低齡迅速延伸,是不容回避的社會趨勢。
幼教少教是分階段的,當孩子在各階段跨越,當他(她)畢業走向社會,他(她)不僅擁有德、智、體、美的成績單,還有一份伴隨成長的博客記錄,該是多么有意義的生命歷程啊!
我們睡大覺的時候,技術在義無反顧地向前。推想一個求職細節——將來的招聘網站上留存的也許不再是一張張生硬的簡歷,而是由求職者精選的、生動鮮活的博客網頁。
快樂、單純的幸福
“大家好,我叫王亦瑤,現在是張家港市暨陽幼兒園大(二)班的學生。我很喜歡唱歌、畫畫、跳舞、聽故事,我每天晚上都要讓爸爸媽媽放童話故事給我聽。很高興能在這兒跟大家認識,我會經常在上面給大家講有關我的故事,希望我們將來能成為好朋友。”這是一個剛讀幼兒園的小女孩寫的博客。
古靈精怪
反方硬幣總有正反兩面
目前很多網站都開通了兒童博客,有些是初為人父人母的人為了交流養育經驗而設置,也有青少年將其作為一個抒發感受和自我表現的空間,或與父母、同學增進了解的一種渠道。
老實說,對后一種孩子自己開設的博客,筆者有一絲隱憂,或許開博客確實有助孩子們在網絡中找到可以相互溝通交流的渠道,但硬幣總有正反兩面。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很多都在博客中留了具體的家庭地址和聯系電話,如果一些信息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后果難以設想。更重要的是,面對多變的網絡,孩子有限的認知能力和社會經驗,使他們在享受網絡誘惑的同時,必定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可能泄露家庭隱私不說,怕只怕他們會成為被不法分子詐騙或實施其他不軌行為的對象。
事實上,采取簡單的堵并非治本之策,孩子的苦悶也往往愿意和同齡人傾訴。在引導孩子開博客時,要教導孩子有自我防范意識,父母和學校也不妨多創造點讓孩子外出游玩、調劑身心、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時間總是有限的,對于不堪課業之累的孩子,如果玩的時間多了,哪還有閑心去開什么博客。
妙語連珠
★要想培養出一個杰出的人物,必然需要一套特殊的手段。在育兒和家教領域里不存在“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問題,而是“多聽則亂、越聽越糊涂”。在沒有嚴格科學根據的情況下,無法判定究竟哪一套方法更高明。這并不表明人類在家教領域內束手無策,恰恰相反,這給創造性和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奇跡往往出現在人們沒有想到或不敢想的地方,而一套大家都滿意的方法,必然培養出一個四平八穩的平凡孩子。因為,盡善盡美就不可能是出類拔萃了。
——蔡笑晚的BLOG
★路不是別人鋪好的,而是自己走出來的。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能否愿意吃苦并付出代價去實現這個理想,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專心投入讀書,就必須接受目前以及將來的現實。想成功就必須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據我所知,大部分成功者無論是什么學歷出身,都必然是喜歡讀書愛思考的。
——開復和他的學生網的BLOG
★從經營愛情到經營婚姻,對男女雙方的智商和情商都是挑戰。說到底,男人和女人是永遠的敵人,世界正是在男人和女人的爭斗和妥協中前進的,愛情是序曲。
——張澤群的BLOG
★機會總是為那些具備條件的人準備的。只要具備了條件,只要燈里有油,不怕一時不亮,只要一有機會,一點就亮。最怕的是燈里沒油,或只有一點油,即使別人幫助點亮了,要不了多久也就熄滅了。
——扈加葉的BLOG
★李嘉誠用人三度:忠誠度、可靠度、歸依度。即用人要看他的忠誠度和可靠程度、歸依企業的程度,希望能夠跟企業結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這三樣東西都是對的,企業會給他非常大的機會去發展。
——用思想走路的BLOG
★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還告訴我們:要“慎獨”——越是獨自的情況下越要謹慎!那么,獨自的情況下為何要謹慎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頭上有神明!敬畏是在沒有視線時的一種感知,是一種沒有約束時的觀察。有敬畏之心者為智者,因為他懂得,這世上自然的智慧遠遠超出人的智慧!不要以小聰明去考問大智慧!
——李玫瑾的BLOG
草根秀
推薦理由:她的博客也是她的日記,在這里,除了對自己心情的抒發外,還上傳了許多精彩的照片,希望大家一起來欣賞啊!
曾經的小秘密
說起博客,曾經還是我的一個小秘密呢!
大一時,在我們班還沒有幾個開博客的,當同學們都還沉浸在QQ交友里時,我就申請了一個博客,我把它視為我的自留地,一個小秘密。
那時我對博客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感覺就是像寫日記一樣,只不過到了網絡上。讓我高興的是每次進入博客,都可以和陌生的朋友們交流,雖然大家素昧平生,只是在博客里互相留言認識的,不過大家交流得很開心。有的時候是談論某某的博客設計得漂亮,交流一下經驗;有的時候則是談論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更讓我欣慰的是,每次進入博客都會有新的留言讓我驚喜。在我看來,在網上和陌生人交流就是一種快樂,別人給你留言,你再給別人回復,不亦樂乎!所以在我的自留地里,我認識了很多朋友,這種交流帶給我無窮的快樂。
偶爾心情不好了,可以在自留地里發泄一番,寫寫自己的感受,心情就會變好;心情好的時候,也可以把它記錄下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讓我滿意的是,博客里的功能很多,你可以發表文章,可以把自己滿意的照片或圖片傳上去,可以把朋友們的聯系方式加進來,非常方便。喜歡的名人博客,也可以鏈接到自留地里,和他們來個親密接觸。
對我來說,最高興的事莫過于設置自己的博客,那才是有一種真正在自己的地盤隨意揮灑的感覺。做一個閃動的圖片、漂亮的flash、放上一個可以自己播放的播放器等等,當博客功能逐漸完善的時候,會有一種很滿足的感覺,就像自己養的花終于開放了,而且很美麗,奉獻給大家一起欣賞。
后來,我的秘密終于被發現了,因為有的同學看到了我博客上的照片。秘密已經不是秘密,但我依然很滿足。和同學們在博客上交流,那種感覺……不亦樂乎啊!
來源:三晉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