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幫孩子開一張“假期健康藥方”
2007-07-16

2007-07-16     健康周刊


 


  編輯人語:
  終于放假了!學生哥、學生妹拋開書包,猶如脫韁的野馬,開心得不得了。假期,伴著卡拉OK、一起跳舞吧!或者像魚一樣自由暢快地戲水,到郊外踏青;或者是睡個懶覺,上網看電視……

  可是,若在放假期間縱樂過度,打亂以往健康有序的生活規律,隨之而來的“假期綜合征”會直接影響到下一個學期的生活與學習。為此,本報記者特邀有關專家,給學生開一張“健康度假”的藥方。

  專家指出,要避免出現“假期綜合征”,必須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合理安排假期生活,遵循起居有序、飲食定時、營養均衡、娛樂有節的原則。

  □文/本報記者 李皓

  1熬夜時多喝湯水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生長發育科主任王曉寧告訴記者,在暑期有的學生過多地看電視,長時間玩電腦、打電子游戲,最多的達到六七個小時,不僅影響視力,而且會使身體的運動失衡。夜晚是人體的生理休息時間,人體經常熬夜所造成的后遺癥,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的自律神經失調癥狀都會找上門。

  對策:多補充一些含維生素C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利于皮膚恢復彈性和光澤。魚類豆類產品有補腦健腦功能,也應納入晚餐食譜。熬夜過程中要注意補水,可以喝枸杞大棗茶或菊花茶,既補水又有祛火功效。通過洗手、漱口、做體操、呼吸新鮮空氣的方法能有效改善疲勞,恢復精神狀態。平時飲蓮子百合煲瘦肉湯、粉葛生魚湯等便于身體恢復。

  2冷飲不宜過量過雜

  佛山市中山醫院內科主任李劍斌說,暑期炎熱,皮膚血管因散熱需要而擴張,胃腸血流量會相對減少。孩子們最愛喝飲料,吃冰淇淋、棒冰。這些食品中含糖量高,大量進食冷飲后,胃腸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劇收縮,血流量會進一步減少,造成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大量飲用各種冷飲如汽水、啤酒等,勢必增加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易誘發或加重原有疾病,如胃腸炎癥和十二指腸潰瘍,嚴重時可致潰瘍穿孔。此外,夏季出汗較多,大量飲水,稀釋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為病菌的侵入創造了條件。

  對策:飯前飯后、劇烈運動后不要食用大量冷飲冷食。買冷食時要注意查看冷飲是否衛生、新鮮,沒有品牌的產品最好不要食用;飲用的冷飲種類不宜太雜。有慢性病的患者要注意選擇甜度適中的品種,有節制地飲用,以免誘發疾病。  

  3天氣熱也應適當運動

  假期正值酷暑,許多孩子長時間地待在空調房里,極易患上空調病。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內科主任黃海鷹說,因為長時間的空調環境會使人們對低室溫產生一系列不適應的癥狀。由于空氣中缺乏負離子,加之室溫調得過低,往往會引起頭暈,出現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適癥狀,有的人還會咽干、咽痛、關節疼痛、腰背酸痛,甚至患上感冒、胃腸炎、肩周炎、面神經麻痹等疾病。

  對策:減少室內外溫差,室內的溫度應保持在26℃左右,室內外溫差不應超過7℃。另外,不要在冷風直吹處,因該處空氣溫度可比別處低3~4℃。如長時期呆在冷氣充足的室內,應適當增加穿脫方便的衣物,膝部可用毛巾覆蓋予以保護,同時應間或站起來走動一下,保持正常體溫,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肌體抵抗力。室內應保證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清晨通風最佳。

  4上網時間應該控制

  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趙長江指出,暑假里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成為整天泡在網上的“小網油子”。這些孩子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聊天時顯得積極、熱情,在現實生活中卻對同學、家人喪失交往的興趣,嚴重時出現情緒低落,產生自閉心理。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心理障礙。一旦離開網絡,他們就變得孤獨無助,嚴重的還會導致心理疾病。

  對策:家長平時應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并鼓勵孩子多開展野外活動、社會交際活動。孩子上網前可以用他們能夠接受的形式控制其上網的時間。家長最好擠出時間陪孩子玩耍,增加家庭活動。孩子每次上網的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以內,而且最好安排在晚上7點左右。
 
 
 
(編輯:溫愛霞)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