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23日10:10 來源:瑞麗女性網
被稱為“她世紀”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曾有句歌詞“我負責努力賺錢,你負責美麗妖艷”,被一眾自強不息、自食其力的女性嗤之以鼻。而如今,當人才市場上擠滿了尋尋覓覓的女大學生的同時,在婚介所中,也有比以往更多的女大學生涉足其中。那么,在“薪情”與“愛情”的抉擇上,后現代女性到底有些什么樣的考慮?面對一個個不同的案例,不同年齡段的職業女性對事業、愛情的不同看法,可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職業顧問卞先生進行了專業的分析。后現代女性的薪情和愛情
魚和熊掌的取舍
日前,可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對25至40歲之間、學歷在大專以上的1200名女性職業經理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年齡在25~28歲之間的,認為薪情重于愛情的高達73%;29~32歲這個比例則大幅下降至37%,與此同時,對于愛情的渴望度攀升,薪情愛情同樣看重的人占到51%。隨著年齡的增長,把薪情看得比愛情還重的人進一步下降,而其他兩項指數則在逐漸攀升;對于37~40這樣年齡層的女性來說,認為愛情重于薪情的女性則第一次升到最高,占比53%,同時,認為愛情與薪情同樣重要的雖然有所下滑,但也占到了41%的比例,將近半數。
數字的上升和下滑,正是不同年齡層和生活背景的人對愛情與事業的在心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和下滑。
業務主管missfeng: 過早
結婚
是一浪費
馮小姐今年26歲,自高中畢業后一直在運輸公司做業務,收入挺不錯的,她認為女孩子過早結婚是一種浪費:“一個女性最好的青春年華就是在20~30歲的時間,應該趁這個階段好好工作、享受生活,如果這么快就要帶孩子,和柴米油鹽打交道我認為不值得。結婚還是等30歲以后吧。”
專家分析:
25~28歲屬于“y”一代,她們生活在電視和互聯網的時代,思想前衛,能夠很輕易的獲取更大的信息資源,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觀點,有很強的個人主義自覺性,強調自主和平等,容易對話,對物質性也有更大的依賴感。而從職位上來說,還只是做到一般主管,其事業的發展對能力的提升速度有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外在的壓力,還是內在個性的體現,都使她們像一部高速飛馳的列車,在職場上疲于奔命。
金融顧問misszhang: 結婚是很自然的事
30歲的張小姐坦言,她和她的律師男友都已經過了甜言蜜語、卿卿我我的年齡。他們經人介紹認識了十個月后,十分理智地談起婚姻大事,沒有因為覺得感情中少了什么,而有任何對婚姻的彷徨。張小姐說兩人對待戀愛都像對待工作一樣一絲不茍認真謹慎。因為覺得彼此很像,有共同的人生目標、消費理念和在別人看來門當戶對的條件,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定的事業基礎,該是成家的時候了,所以他們相信彼此都是最適合對方的。
專家分析:
對于29~32歲的女性而言,長期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夠健康,更多的人愿意兼顧家庭和事業,兩者共同發展。
經理助理misszhao: 期盼家庭的溫暖
今年34歲的朝小姐已經換了5家外企公司,薪水越換越高,已經成為部門的得力員工,似乎一切都很如意,時下唯一惱人的問題便是婚戀。和周圍的女友相比,自己的外貌、氣質并不差,工作、生活的能力也不差,為什么至今仍是形單影只呢?
卞秉彬先生分析:
34~37這樣年齡段的女性,已經過了青春期,其事業成功與否已經基本見分曉,對家庭的依賴和回歸家庭的渴望,又使更多的女性注重家庭的溫暖。等女性到了38~40歲這一波段,不論是否有著事業的成功,她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確定,物質基礎和社會地位已經明確,其生存狀態非常穩定,因而這類女性,有著較高的生活滿意狀態。
總結
針對目前OL們越來越多的“先要愛情再談薪情”的現象,卞秉彬先生認為,首先,現代社會越來越強的競爭壓力,使得女性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而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生孩子必定會給事業發展的連貫性帶來很大的破壞,而先成家后立業則可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當然,在高強度的競爭壓力下,女性也越來越多的考慮根據自己的生理特征來設計未來的職業生涯,使女性特質和工作特質有一個更好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