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long.com/2007-07-27 11:12:31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一段時間以來,淮河流域連遭暴雨和特大暴雨的襲擊,河南省信陽市、駐馬店市等地嚴重受災。河南大學2007年“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赴駐馬店平輿縣參與災后自救重建工作,他們發現災后“留守兒童”身心狀況令人擔憂。
平輿縣每年有20多萬人外出務工,“留守兒童”近2萬名。該縣古槐鎮清河區王堂村郭莊由于河道上游堵塞,洪水溢出河床將村中的半數莊稼淹沒,經濟損失嚴重。該村小學三年級的10歲孩子小潔(化名),父母長年在廣東打工,她平時的生活由姥姥、姥爺照顧,但老人身邊還有3雙兒女外出打工留下的5個孩子要看管,因此顧不上她的學習、身體發育及心理健康等。特別是近半個月來,兩位老人整天忙于生產自救,更是無暇顧及孩子們了。“姥姥、姥爺天天一早就出去忙了,還不讓我們隨便出去,餓了我就吃點饃、喝點水,坐在門口盼著他們早點回來。”在與小潔聊天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她總是望著漫進庭院的河水發呆。
在郭莊,像小潔這樣的“留守兒童”并不在少數。而據媒體報道,在國內近期的水災中,一些地區的“留守兒童”因被忽視,甚至出現傷亡事件。有關專家指出,洪水不但給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災難,也給“留守兒童”的心靈造成創傷。因為他們正處在成長期和心理不成熟期,父母不在身邊,又正值暑假,監護人忙于生產自救,無暇顧及他們,更容易引發他們的恐懼、孤獨和無助。
在抗災救災中,有關部門不但要關注災區“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除監護人外,各級教育部門和農村中小學校也應擔負起照顧“留守兒童”的責任,通過多種途徑,確保災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