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2007-08-22 09:46:24 來源: 南方網(廣州)
半數留守婦女感到婚姻很幸福
我省最新調查顯示:留守婦女衡量婚姻幸福的標準為家庭收入是否滿意,超過二成擔心丈夫有外遇
丈夫在外打工,妻子留在家中務農顧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這樣的家庭模式在農村已越來越普遍。
昨日,省婦聯婦女研究中心正式公布了一份《廣東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調查顯示,由于丈夫大都在省內打工,廣東留守婦女整體年齡較輕,身體和心理狀況較好,家庭經濟狀況也得以改善,有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婚姻很幸福。
生存現狀
農業生產“女性化”
據我省勞動部門的初步估計,我省外出打工者的規模預計在600萬左右。因此,在我省農村客觀上也存在著相當規模的農村留守婦女。
專家表示,隨著留守婦女家庭的出現,我省農業生產“女性化”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可能直接取決于留守婦女的綜合素質。
從外省的一些報道和資料看來,農村留守婦女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是一個生活孤寂、負擔沉重、缺乏自衛能力的弱勢群體。但廣東的調查卻顯現出不同的特征,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張建武指出,我省的農村留守婦女精神面貌相對樂觀,身體和心理狀況較好。
調查顯示,從年齡上看,留守婦女有著較好的身體和心理狀況,主要以中青年為主。處于30-39歲年齡段的約為45.8%,其次是40-49歲年齡段,其比例為26.7%,再次是20-29歲年齡段,其比例為20.5%。
經濟狀況
家庭收入高于農村平均水平
家庭經濟收支情況是判斷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狀況的重要指標。從調查看,男性外出務工明顯提高了留守婦女家庭的經濟水平,改善了物質生活。
丈夫外出打工的留守家庭平均收入為11002.98元,明顯高于廣東省農村的整體平均水平4690.49元。丈夫打工收入是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占87.2%。約有79%的留守婦女認為丈夫外出打工后家里的收入明顯地增加了。
婚姻狀況
多數丈夫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從調查看,留守婦女與外出打工的丈夫主要通過探親、電話等方式進行溝通與聯系。由于廣東的離家打工者大都在省內,因此夫妻雙方溝通情況尚可。
外出打工的丈夫中,沒回過家的只有0.7%,很少回家的有15.4%,每年1—2次的為35.8%,每年3次及以上的為48.1%,大部分調查對象的丈夫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與之相對應,留守婦女進城探望丈夫的較少。54.3%的人從來沒去過探望丈夫,有17.5%的婦女去過1—2次,24.1%“有時候去”,只有4.1%的婦女“經常去”。
丈夫在外打工是否會影響到妻子的幸福感?在調查中發現,有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婚姻很幸福,有42.9%認為一般,認為自己不幸福的有1.4%,還有5.7%的調查對象說不清楚。
深入調查發現,留守婦女對衡量婚姻是否幸福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就是家庭的收入是否達到一個滿意的標準。至于其他方面的問題,她們考慮得并不多。因此對于是否支持丈夫在外打工,多數婦女是持支持態勢的,而且多數并不認為這樣就會影響到感情。從調查中看出,有57.4%的留守婦女支持自己的丈夫外出打工,只有20.2%的受訪者不愿意自己的丈夫外出打工。
存在問題
夫妻長期分居易致家庭破裂
由于夫妻分居,丈夫長期在外打工,也給家庭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丈夫長期在外,夫妻之間生活方式會逐漸存在差異,溝通會越來越少,可能會導致關系疏遠嚴重的甚至家庭破裂。
其次,子女的教育主要由妻子一人承擔,這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性格成長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從調查結果看到,有相當比例的留守婦女無法應付丈夫不在身邊時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方面有留守婦女自身文化知識有限,輔導不了子女功課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父親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缺位造成了子女難教育的局面。
本報記者 孫曉素 實習生 葛峰 通訊員 黃東宏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