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上千輛校車面臨整改。
本報訊 (記者翁曉鵬、陳鈺鳳 實習生龍永輝 圖/龍成通)昨日上午,佛山市交警支隊、禪城區教育局組織禪城區各中小學校車司機集中學習新校車標準。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從9月1日起,新校車上牌將執行新標準,而已經辦理牌照的校車暫按照以前的學生接送車標準執行。9月3日開學第一天,佛山全市將組織交警上路,對校車進行檢查。
校車事故錄:
今年發生4起事故共傷24人
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在昨日的會議上透露,今年,佛山市共發生4起校車交通事故,共有24人受傷,經濟損失26000元,主要集中在高明順德兩區,其中高明16人受傷,順德7人受傷。
8月22日,三水發生一起民辦幼兒園校車事故,導致一兒童死亡(見本報8月22日A23版《被遺校車內 幼童中暑亡》)。為了加強佛山全市的交通安全意識教育,佛山市交警部門特別聯合教育部門,召開此次大會,要求禪城區所有校巴司機和學校相關負責人參加。
另據透露,目前禪城區民辦學校擁有校車100輛。禪城區教育局思想政治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民辦學校機制不完善,司機管理松散性,校車容易出現事故。
交警在會議上要求,每所學校的領導要經常檢查校車使用情況,校車要做定期保養,不允許出現校車零部件出現脫落、燈區在開動時出現震動等情況。另外學校要對司機進行安全教育。今后,佛山還將把校巴司機的安全教育制度化,至少每個季度召開一次安全教育會。
門檻提高:
有學校考慮外包校車營運
市交警支隊車管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按照新標準,整個佛山1000多輛校巴幾乎沒有幾輛能達到新國標,但由于新標準的具體執行辦法還沒有出來,目前佛山市現有的1000多輛校車將可以繼續上路,等具體操作執行標準出臺再執行,而新申請的校巴則必須嚴格按照新的執行標準來設計,否則將不予批準。
新標準實施后,校巴的安全性更高了,但同時門檻也更高。對此,各個學校的反應不一。龍津小學校車負責人廖女士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龍津小學有三輛校車,如果教育局下達通知需要按新標準整改校車,學校一定會照辦。
記者采訪還了解到,由于新標準的出臺,校車門檻更高了,目前有的學校正在考慮,讓社會上專業的營運單位介入。記者從車管所了解到,目前三水已有1~2所學校準備不搞校車了。有的單位還表示,由于校車營運要求高了,一旦出現事故學校責任很大,因此,他們考慮讓公交公司來承擔這個業務。
新標準
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公布了新的校車強制標準,從9月1日開始執行。新標準明確規定校車是指“用于運送不少于5名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及其照管人員上下學的客車和乘用車。”
新標準要求校車靠近通道的兒童座位必須設置坐椅扶手;專用校車的每一個兒童座位都應配有安全帶。校車所有車窗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均應不小于50%,且不應張貼不透明和帶任何鏡面反光材料的色紙或隔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