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名綿竹震區女教師在京接受心理輔導
未來她們將回到各自學校的“心聯小屋”長期開展災后心理援助
china-woman.com日期:2008-11-19 中國婦女報
“你知道嗎?你是我兒時最純樸的朋友,希望你在另一個世界帶給別人更多的快樂。”近日,在“1+1心聯行動”北京的課堂上,女教師李新(文中為化名)給自己震中失去的朋友寫下了這樣一封信。
11月17日,在這個無聲的課堂里,34名來自四川綿竹震區的女教師圍坐一起,兩兩相對,或凝思,或黯然淚下,或奮筆疾書。
漢旺學校19名教師和228名學生遇難;金花學校超過總數3/4的學生遇難……半年前,她們親身經歷了巨大的災難,看著身邊人轉瞬失去生命,她們的心靈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未來,她們還要在回到各自的學校后,在“心聯小屋”長期開展災后心理援助。
為此,“1+1心聯行動”的組織者們邀來以色列心理培訓專家羅尼·博格博士為大家進行心理輔導和為他人提供心理輔導的培訓。
課上,專家首先要求每個人寫下一封信。“給你失去的最重要的人、動物或任何東西,只說你最想對他(她)說的話。”羅尼博士說:“這很難很難,但是你做到了,你的心會去一個不一樣的地方。”
“請把信交給你對面坐著的人。”羅尼博士要老師們組成一個個兩人小組,交換信件,然后以收信人的口吻給對方回信。和李新對坐的人讀罷李新寫給“在天堂的朋友”的信,在信紙背面寫下了一封回信:“我的好朋友,請放心,在這里,我會讓我的幽默帶給更多人更多快樂,也希望你在想起我的時候都會微笑。”
記者看到,李新在寫信過程中,保持著克制,但眼眶里還是禁不住充滿了淚水。李新一直很沉默,直到讀了對面坐的人以她逝去的朋友的名義寫的回信,她臉上才露出一絲微笑,而后開始與同組人員交談。
據“1+1心聯行動”辦公室主任張銀俊女士介紹,本次心理輔導活動為“1+1心聯行動”的一部分。“1+1心聯行動”是由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承辦。
據18日《天府早報》報道,北川擂鼓鎮一對恩愛夫妻雙雙于家中自殺,經警方調查,丈夫楊俊因為震后產生心理障礙,先殺妻再自殺。離汶川地震時隔半年,類似的報道也見諸報章。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副秘書長羅立為說,災后除了物質上的救援以外,心理上的救援也刻不容緩。心理上的傷害往往顯現很晚,但卻對人影響很深,所以心理救援工作將會是一個需要長久堅持下去的工作。
考慮到災后青少年心理援助工作的實際,很難往每個學校里長期派駐專業心理咨詢師,所以“1+1心聯行動”采取每個學校一名負責教師,再加上一名專業志愿者,定員定點不定期對口支持的方式,針對選定的31所學校,長期堅持災后心理援助工作。青艾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李扁說:“未來,這34名教師將會在當地的‘心聯小屋’長期開展災后心理援助。”(本報記者 杜學敏 周志飛)
發布時間: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