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海東4萬留守兒童渴盼父母親情
2009-08-11
關注留守兒童:海東4萬留守兒童渴盼父母親情

西海都市報  2009-08-11 07:48

青海新聞網訊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進一步流動,農村留守兒童已成為城市化進程中正在擴大的群體。留守兒童問題是當前農村普遍面臨的一個社會問題。它不僅關系到千千萬萬外出務工家庭的幸福,也關系著群眾素質的提高。

  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和價值上的偏離以及個性和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海東是全省勞務輸出的主要地區,現有60萬農民長期在外務工或經商,由此產生了4萬名左右的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占86.5%。

  海東地區婦聯副主席黃海燕向記者介紹,去年9月下旬,海東婦聯組織有關人員對全區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作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留守兒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存在三種情況:隔代監護型約占85%,即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親朋監護型約占10%,即把孩子托付給叔嬸、姑舅或要好的朋友;自我監護型約占5%。前面兩種情況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學習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以便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對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以及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卻很少關注,一切順其自然,任其發展。后一種情況孩子自己管自己,根本談不上家庭教育。

  親情缺失,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留守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導致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的產生。對全區2200名留守兒童調查后發現,有92%的留守兒童只能通過電話與父母聯系,通話的內容多為“家里怎么樣?”“身體好不好?”很少談到孩子的學習情況,就是談到了也只是問問考試成績,甚至有8%的留守兒童與父母沒有聯系,即使在有限的聯系中,留守兒童也很少能直接與父母通話。留守兒童渴望與親人情感交流,但是難以實現,因此大多數留守兒童變得性格內向,不善于交流。一名上小學三年級的留守兒童傷心地說:“媽媽在身邊的時候,我每天上學都能吃上熱乎乎的饅頭,現在,吃不上早飯是常有的事,我好想媽媽!”

  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行的養成,導致行為出現偏差。家庭教育對孩子有著直接、持久和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種種原因,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幾乎是空白,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行為偏差,甚至出現了違法犯罪行為。調查還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兒童有過說謊話等不良行為。另外,受外出打工家長的影響和一些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無著落,導致了留守兒童產生讀書無用的思想和厭學情緒,成績普遍較差。在樂都縣高廟鎮西村代理家長座談會上,一位年近七十歲的張大爺談了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他和老伴歲數都大了,又沒有文化,照看兩個孫子負擔大、責任重。平時管教孩子就用錢來哄,上小學六年級的大孫子不聽話,不給他錢,他就和社會上的小混混一起偷竊他人財物或變賣自家的小東西,爺爺奶奶難當啊!

  同時,監護權的缺失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導致諸多安全隱患的發生。由于父母疏于管理,臨時監護人又因各種原因無法行使監護權,導致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西山根小學六年級學生劉永華的父母將姐妹二人托付給年近六旬的爺爺后,外出打工,2006年11月19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祖孫三人燒成重傷。在醫院救治期間,姐姐劉永芳醫治無效死亡,爺爺一個月后去世。后經多方救助,劉永華才有幸活了下來。

  由于缺少家庭教育和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厭學、逃學、輟學的情況較多,部分留守兒童性格孤僻,道德行為偏差,打群架,小偷小摸的行為及意外傷害和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