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14歲少年命喪“吃苦夏令營”
2009-08-25

日期:2009-08-25 作者:錢忠軍 來源:文匯報

    本報武漢8月24日專電 湖北宜昌市初一學生姚健今年暑假在參加天海培訓基地(宜昌)組織的拓展訓練野外拉練時猝死,死亡鑒定證明其生前遭受了暴力,施暴者系基地的多名教官。宜昌警方今天證實,涉事教官及訓練基地領導已經被刑事拘留。目前,天海培訓基地所在的宜昌市伍家崗區政府已組織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據姚健的父親姚軍介紹,14歲的姚健是家中獨子,讀書成績一般,喜歡看小說玩游戲。為增強孩子吃苦毅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就報名讓他參加由天海培訓基地(宜昌)組織的拓展訓練。8月2日,他將孩子送到基地交給校長張楊勇,并交了740元的費用后離開。
    
    學校規定,孩子從進入基地到結束為期6天的訓練,家長不能與孩子見面,只能在學校的網上留言。
    
    8月3日,姚健參加了由天海培訓基地組織的拓展訓練野外拉練,其中一項拉練內容是用兩天時間步行到70多公里外的當陽市。5日早上姚軍接到學校的電話稱孩子已經死亡。夫妻倆趕到當陽,發現孩子身上有多處傷痕。
    
    事發后宜昌市當陽警方介入調查,警方隨后出具的“鑒定結論通知書”顯示:姚健生前遭受他人暴力作用,造成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致擠壓綜合征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
    
    警方通過調查得知,姚健參加的拓展訓練野外拉練共有50多人。8月3日,拉練隊伍從宜昌伍家崗出發,上午孩子們的精力和體力都還好,下午過了金銀崗后,包括姚健在內的一些學生開始跟不上隊伍,教官不斷催促,并用腳踢學生,有的拽著隊員走,有的用竹條抽打隊員,逼迫前行。
    
    8月4日,當隊伍到王店附近時,姚健寧愿挨打也不愿意走了,無奈之下,隨隊車輛將其拉到穿心小學,對于不按照要求行走者,教官責令做蹲起以示懲罰。姚健拒絕,之后,多名教官用木棍對其進行毆打體罰,待大部隊來后,姚健仍不愿走路,教官只好用車將其直接拉至當陽基地。
    
    抵達基地后,由于姚健不動彈,兩名教官抬著他到睡覺位置,這期間姚健出現說胡話的現象,兩位教官以為姚健在假裝,又對其進行毆打。8月5日清晨集合時,教官踢姚健催促起床時,發現他面色蒼白,已經不動彈,隨即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
    
    姚健之死在宜昌引起熱議,多名自稱曾在該基地訓練的網友稱,該基地體罰學生是家常便飯,教官想通過這種體罰式的教育方式來鍛煉孩子吃苦的能力。
    
    對于網友所稱的體罰,天海培訓基地網站則稱,他們是在進行戒律教育,學生們天生的惰性,必須靠紀律約束,才能改正。
    
    據介紹,宜昌天海培訓基地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的經營性民辦培訓公司,注冊名為“湖北騰飛教育服務有限公司”。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審批誰管理的原則,湖北省教育和勞動部門均表示無法對其進行監管。
    
    華中師范大學青少年教育專家陶宏開教授稱,據他了解,全國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特訓機構打著戒除網癮、糾正不良行為習慣的旗號,或用藥物或通過懲戒,對青少年進行簡單粗暴的“教育”,讓其恐懼,違心服從。
    
    他認為,許多特訓機構沒有設備,人員素質低下,疏通有關部門辦個證件,就可以開一個特訓營,其目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牟取暴利,是一種“暴力+暴利”的經營模式。而到目前為止,還缺少強力措施對這些特訓機構進行有效監管。


    “吃苦”釀悲劇  各方需反思

     最近一個階段,各類“吃苦夏令營”、“網癮治療中心”等社會培訓機構將參加培訓的未成年營員打死、打傷的事件屢屢見諸報端。有關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些悲劇的背后,家長、學校和相關政府部門都應負起一定的責任。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家庭教育效果不佳,是類似事件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家長自身沒有好的方式去改變孩子的成長狀況,又覺得無法從學校和相關公益機構得到支持,無奈之下,只好病急亂投醫。”熊丙奇表示,家長不應該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乃至于看到孩子的一些問題,就覺得孩子是“問題少年”。他認為,孩子不能吃苦,家庭教育一定出了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應該是改變家庭教育的模式,慢慢感化孩子,使之轉入正軌,而不應操之過急,期望通過“吃苦夏令營”等手段在一朝一夕之間便把小“樹苗”扶正。熊丙奇指出,中國傳統的“懲戒教育”至少還有家庭、師徒感情基礎維系;而現在的“吃苦夏令營”,只是以體罰讓孩子感到恐懼而一時服從,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此外,熊丙奇還表示,問題的出現與家長、教育機構和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不到位有關。他介紹道,歐美發達國家針對類似“問題少年”的訓練機構多為公益性質,由政府出資、社區介入,體罰是被絕對禁止的。在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對未成年人的權益有詳細規定,但由于貫徹效果并不理想,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網吧是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現在的網吧里仍然有很多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也是被禁止的,可什么時候落實了?”或許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家長和培訓機構才會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體罰等方式,對未成年人進行“苦難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亟待真正落實。”熊丙奇說。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則表示,現在的“90后”青少年被一些媒體稱為“缺練的一代”??陀^地說,很多未成年人確實缺少挫折教育;家長為此感到焦慮,想找個地方讓孩子吃苦,從而產生了很大的市場需求;而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又無力承擔此類任務,因此在供給與需求的縫隙中就產生了“吃苦夏令營”等培訓機構。他告訴記者,各地教育部門的相關法規對未成年人培訓機構一般都會有審核制度,而許多教育資質并不達標的培訓機構,往往就會選擇在工商部門注冊,企圖“打擦邊球”來逃避教育部門監管。
    
    “最近發生的幾起悲劇性事件,應當為有關部門敲響警鐘。”楊雄說,此類培訓既然事關未成年人教育問題,教育部門對此就應負起責任,明確類似培訓機構的準入門檻并嚴加監管,從源頭上保障未成年人的權益。

來源:文新傳媒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