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照亮別樣的童年———達拉特旗個體老板張宇自辦免費智障學校采記
nmg.xinhuanet.com 2008-06-06 10:46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比起那些坐擁億萬家資的煤老板和房地產商來說,今年38歲的張宇只是達拉特旗一位普通的生意人。
比起那些精明的富商巨賈不斷把錢投入利潤更高的行業,張宇的選擇卻出人意料:四年前,他創辦了全區唯一一所免費接收救助智障兒童和殘疾兒童的民辦學校。
他用愛心照亮那些“特殊兒童”求學的夢想,他的愛心也因感動越來越多的人而延伸……
良心震撼:創辦免費智障學校
張宇1989年參加工作時被分到達拉特旗房地產公司搞行政工作,1994年他辭職下海,經過近10年的打拼,他靠搞建材、加油站、蔬菜基地、門窗加工賺了不少錢。
“我做了多年生意,突然對商場的爾虞我詐厭惡至極,就想探尋一條路,能夠成就一項有價值的事業,而不僅僅是有錢,讓我的生命不在碌碌無為中虛度。”張宇這樣解釋創辦學校前的想法。
2003年初,達拉特旗殘聯組織旗內部分企業家到當地一些殘疾人家庭慰問,張宇積極參與。雖然是“走馬觀花”式的慰問,但殘疾人家庭的生存現狀對張宇的內心觸動很大。慰問活動一結束,他又自己帶了幾個人走訪了十幾戶殘疾人貧困家庭。
張宇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走進樹林召鎮樹林召村農民趙首家看到的情景:墻壁四面裂縫,岌岌可危;屋內濁氣逼人,臟亂不堪;除了鍋碗瓢盆外,家里連個最簡單的家具都沒有;患有先天性精神病的妻子衣不蔽體、披頭散發,時而尖叫一聲,時而哭鬧一陣。
就在趙首向張宇講述家庭不幸的時候,他滿臉鼻涕的兒子趙志強湊過來,雙手扯著張宇的衣角,一雙單純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張宇。趙志強當時才11歲,屬于肢體和智力雙重殘疾。
張宇回憶說:“我當時真的被震撼了,是的,是震撼。我從這個孩子的眼神里讀出了一種渴望和期待。” 通過調查張宇了解到,全旗共有殘疾人1 4 3 0 0多人,其中殘疾智障兒童5 0 0多人,應該入學的適齡殘疾兒童2 0 0多人。而這些殘疾人家庭絕大部分屬于極度貧困,甚至有的人連吃穿都解決不了,再讓本來就有殘疾的孩子去上學,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張宇認識到,給這些家庭錢物,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來“殘”和“廢”相連,尤其這些殘疾智障兒童,越是放任不管,越容易走下坡路,也越受到冷落和歧視,最終淪為社會最底層的人,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如果能讓他們接受教育,即使不能成才,至少也能做到生活自理。于是他想到要辦一所免費智障學校。
苦心澆灌:別樣的童年一樣的夢
2004年張宇與另外一名合作伙伴在樹林召鎮西郊買下一塊地,建起校舍,達拉特旗愛心希望學校正式成立,這是一所以殘疾兒童特殊教育、康復理療為主的福利性質、全日制封閉管理學校。學校當年9月份開始招生。根據智障和殘疾兒童的特點,一個班只容納6—8人。目前學校有教職工15名,34名殘疾智障兒童,分4個年級4個教學班,年齡在8歲到1 7歲之間。其中60%的孩子的智商只相當于3歲兒童,70%是肢體、感官和智力雙重或多重殘疾,80%的孩子父母也殘疾,90%的家庭屬極度貧困。
孩子們像公立學校的孩子一樣享受了“兩免一補”,就連所有的文具、生活用具、校服、被套床單等等,都由學校免費提供。學校向學生收取唯一的一項費用就是每月l00元的伙食費,4名特困生伙食費也全免。但飯菜質量高,營養食譜一周內不重復。每到放假,好多學生不愿回去,說家里幾個月見不上肉葷腥,在學校每天有肉吃……光伙食支出一項,學校每年要倒貼5萬多元。
2005年,學校運行一年后,合作伙伴看到學校開支很大,選擇了退出。而張宇則想再建一所幼兒園走“以園養校”的路子。2006年,一座3400平米的五層教學樓拔地而起,相應的設備設施配套一新并投入使用;2007年秋季,一座四層的宿舍樓、一座四層的幼兒教學大樓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愛心希望學校的孩子和幼兒園都搬上了新樓,徹底改善了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引進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先后開展了多種培智課程,還有盲文、手語等特殊教育課程和自理、烹飪、編織、社會實踐等課程。教授學生基本的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為其在社會上獨立生存創造可能。建校以來,張宇用于這些殘疾學生的各項投入累計已達800萬元。
張宇和教職員工談起孩子們的表現時,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們剛入學時,大多生活都不能自理,便溺到床上、褲子里是常事。老師們感慨:你們不知道剛教這些孩子時有多難,就是簡單地教“1”和“2”那也得費上幾天功夫,更不要說手把手地教給他們自理的能力。四年來張宇和老師們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忍耐和愛心,而他們付出得到的最大回報就是孩子們每天發生的新變化。
如今,34名學生生活都能自理,高年級的孩子還主動照顧低年級的孩子。肢體和智力雙重殘疾的安新剛來時不僅不敢說話,連吃飯都得靠人喂,如今敢在所有學生面前演講;剛來時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王超如今是學校有名的“自由派畫家”,他畫的“我的太陽”被光榮地掛在教室的墻上;至今沒見過爸爸媽媽長什么樣的盲童張朝玉能夠字正腔圓地背出40余首唐詩宋詞;原來性格內向的陳姣現在是學校里搞活動時有名的“主持人”……
每逢元旦、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期間,張宇總要把所有的家長都請來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看著自己的孩子發生的變化,家長們總會流下感激和幸福的眼淚。
愛心接力:眾手托起明天的希望
張宇說:“按照規劃,我們學校下一步生源要達到100人以上,這項事業我要一直辦下去,100年以后我不在了,但我的學校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