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濟源千名兒童血鉛超標:遠未逝去的塵埃
2009年12月02日12:55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2009年8月18日,湖南武岡文坪鎮橫江村,一對三胞胎姐妹同時被檢測出血鉛超標,其中一位姐妹還在長沙接受治療。供圖/人民圖片網
65歲的老鄭依然愁眉不展。
“這孩子好動,鬧騰的厲害。”河南省濟源市克井鎮佃頭村的老鄭一邊哄著小孫子,一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別村的小孩都排過鉛了,現在在醫院里輸液(排鉛治療)的20多個小孩都是俺村的。”
和老鄭一樣擔憂的還有正在濟源市第一人民醫院為孩子排鉛治療的20多個兒童的家長。他們的擔憂緣自孩子“血鉛超標”的一紙報告。“現在先給孩子治療,別的方面,政府說在明年元月份之前給個說法,具體會怎么樣還不清楚。”老鄭一臉茫然。
此時是2009年11月3日。初冬時分的濟源已是寒意襲人。
千名兒童“血鉛超標”
“我們村里血鉛含量比較低的小孩,大多是食物排鉛,比較高的都住院排鉛了,排過鉛的小孩,現在都去別的地方上學了,有的去了市里,有的去了鎮里。”11月3日下午,濟源市克井鎮柿檳村的一位黃姓村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與昔日的喧囂相比,此刻的柿檳村很安靜,整潔的街道空無一人。
柿檳村是濟源市聞名的“億元村”、“ 明星村”、“文明村”。不過,現在卻是“兒童血鉛超標”的“重災區”。該村14歲以下少年兒童一共有452人,只有1人血鉛正常,而血液中鉛含量超過450微克/升以上的達73人。其中,血鉛值最高達636.5微克/升,超過正常值范圍的6倍。
自陜西鳳翔、湖南武岡等地相繼發生“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后,素有“中國鉛都”之稱的河南冶鉛重鎮濟源市也“意識”到在大力發展鉛鋅業背后對環境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