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孕育未來的文學
2009年12月02日 09:19 來源:人民政協報
兒童文學是給孩子們的文學。這種文學在當今孩子們的生活中和現代每一個家庭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目前有很多學校給孩子們開設了文學閱讀課,有很多父母從孩子牙牙學語起便開始了親子閱讀,兒童文學正在深刻地影響著當下的家庭、學校和孩子。
每一本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都是一所浪漫的學校
兒童的文學閱讀對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童年是生命的起點,心靈世界如同一片未經開發的沃土,只待孢芽和種子播進土壤,只待惠淑春陽,只等春風化雨,嫩芽就會破土而出。兒童文學就如同春雨對種子說的悄悄話,就如同春風對小苗的慰撫,它能激發兒童心靈的生長,激發兒童多元智能的發育,對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兒童文學不等于兒童教育,但它和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現代意義的教育,從認識自己開始,到打開與他人的聯系,是一段內心的旅程。教育的作用是激發好奇心、完善人格、培養自主能力,“以保證人人享有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盡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本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都是一所浪漫的學校。
中國的兒童文學正在路上
1923年葉圣陶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的第一本童話集,魯迅說它為中國的兒童文學開辟了一條自己的道路。與歐洲相比,中國的兒童文學起步確實很晚,但是,自古以來,我們就用民間故事和口誦童謠娛樂和教育兒童。在今天,可供兒童閱讀和選擇的兒童文學作品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在出版產業中,兒童文學類圖書的出版在整個出版產業中所占的比例連續上升,成為成長性最好的版塊。兒童文學創作呈現出一片繁榮的勢頭,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首先是作品的娛樂化和同質化傾向。兒童文學應該讓孩子愛讀、喜歡讀,讓孩子讀了感到快樂,這樣才能吸引孩子讀下去,但有些書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只顧怪誕搞笑,而忘記了兒童文學所應該具有的對孩子的精神成長的引領作用,忘記了兒童文學的審美功能。在市場化的推動下,看到什么書暢銷了,便跟風而上一大批同類圖書,一個淘氣包會帶來一大批頑皮小子,從一個哈利·波特克隆出了一大群巫師。
第二是作家的高產和作品的藝術品質之間的矛盾。當前兒童文學創作的繁榮,主要是由于出版市場的繁榮,是商業利益的推動。出版繁榮對兒童文學出版內容的需求大量增加,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呈現出了粥少僧多的狀態,于是,成熟的作家開始高產,剛起步的作家開始大躍進。比如以往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寫作,先從雜志上投稿開始寫起,慢慢練筆,到一定時候才開始寫作中長篇作品,然后才開始出版作品集。但現在很多年輕作家不需要這樣的操練過程,一上手就直接寫書出版,而且是一部接一部,據說有位年輕作家一年就出版了四十多部作品。被市場裹挾著,作家沒有調整、喘息的余地,沒有讓自己反思與充實的時間和空間。所以,雖然每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數量增多了,但真正有價值的作品、有藝術品質的作品,并沒有明顯增多。
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改革,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文學性加強了,同時也帶動了中小學的文學閱讀。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文學閱讀不僅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補充,同時對于一個孩子精神氣質的養成、對于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激發大有裨益,兒童文學閱讀顯得越來越重要。全國各地都在通過推動閱讀,營造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社會。兒童文學越來越多地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中,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但同時,有些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比如,全國各地都有一些兒童閱讀推廣機構,甚至誕生了一種新的職業稱謂:兒童閱讀推廣人。但有許多人只是半路出家,真正懂得兒童心理、兒童閱讀規律與兒童教育的人并不多,被他們推薦與推廣的作品是否真正適合兒童,是否被推薦的作品就是真正優秀的作品,缺乏科學評價標準。而且有些專家在兒童閱讀推廣中言必談外國,中國原創的兒童文學作品不能進入他們的視野。國外確實有許多優秀的兒童文學經典作品值得孩子們閱讀,但同時,作為一個中國人,也應該閱讀我們用母語寫作的兒童文學作品。而且,中國的兒童文學正走在路上,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去創造我們自己的經典。對優秀的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的推薦,更能激勵作家們認真創作。也只有通過被讀者反復閱讀與檢驗過的作品,才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國兒童文學創作前進的方向。
兒童文學是面向未來的文學
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上世紀60年代,因為將兒童文學理解為教育兒童的文學,兒童文學走向了教訓主義。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兒童文學從理論建設、創作方法到兒童觀,都經歷了重大的轉變。新世紀的兒童文學呈現出了多元共生的局面。校園小說、幻想文學、童話、幼兒文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經過市場的淘洗和讀者的檢驗,我相信會有一大批優秀的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會最終留下來,成為中國的兒童文學經典。
兒童文學不只是給兒童的文學,更是一種世界觀。兒童文學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級的階段,在充分認識到兒童的存在對于人類社會的重大意義的前提下才產生的文學,它是面向未來的文學。如果我們真正相信一個人一生的根基要靠童年時代的身體和精神的發育來奠定,我們就不會輕慢兒童文學,把它看做是小兒科。如果我們真正相信這一點,我們就會更嚴格地選擇和要求為兒童的寫作,因為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雖然以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卻同樣描繪了深刻的人生與人性,同樣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長久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