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專家分析:孩子眼里無小事
2010-01-11
專家分析:孩子眼里無小事
 
 
來源:廣州日報 2010-01-11 09:40:27   

  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

                               

 
 ——陶行知

  “你如何看待小紅花?”被問到這個問題,家長和孩子兩方會給出完全不同的回答。在家長們看來,“小紅花”是老師們獎勵給孩子、鼓勵孩子的一張貼紙。而在孩子看來,“小紅花”簡直像一枚發出異彩的勛章,有了它,整個世界的顏色都變得不一樣了。“有時候真是很難理解孩子的心情。”近日,很多家長給本版發來郵件,講述了自己平日和孩子相處中遇到的問題,奇怪“為什么類似于‘小紅花’一樣芝麻大的小事孩子要看得那么重呢?”專家表示:“很多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于孩子其實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家長在處理‘小事’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孩子的心理出發。”

家長困惑:區區小事怎么會那么看重?

  戀戀不舍小紅花——

  上幼兒園的時候,萌萌得了不少小紅花,攢了不少,夾在一個本子里。現在萌萌已經上小學了,媽媽有一次整理東西,看到很多碎制片散在抽屜里,就扔掉了。誰知萌萌發現自己的小紅花不見了,難過得大哭,還“讓媽媽賠”。萌萌媽媽雖然因為害女兒哭而難過,但也有些不明白:過了好多年了,孩子對于“小紅花”怎么還戀戀不舍?

  別拿積木不當房子——

  4歲的小男孩辰辰正在聚精會神地用好多塊積木“蓋房子”。一層,又一層……花了好長時間,積木終于搭好了。可是積木被搭在客廳的地上,等一下爸爸的客人就要來了。辰辰爸爸一邊說“哎,你怎么把積木搭在這里啊?”一邊就順手把辰辰蓋好的“房子”弄塌了,讓辰辰把玩具搬到自己的房間去玩。這下可把辰辰惹火了,啊啊地大喊起來,搞得爸爸媽媽不知所措。

  誰拿走了我的娃娃?——

  小欣的姨媽來家里做客,看到小欣總是抱著她的布娃娃,就趁小欣不注意,把布娃娃藏了起來,想逗小欣玩。小欣發現心愛的布娃娃不見了,就問姨媽。姨媽說:“布娃娃丟了哦!”這下把小欣急得大哭,姨媽這時才把布娃娃拿出來,并哈哈一笑。小欣奶奶聽到孫女哭了,趕緊跑過來,心里責怪小欣的姨媽不該這樣嚇唬孩子。

  孩子真是不懂事!——

  為了能兼顧帶孩子,阿Jane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可以在家里做的工作。可是2歲的女兒拉拉對身邊的各種小事總是特別熱情,什么都問個不停。比如說:“媽媽為什么不把地上的頭發撿起來?”“娃娃早上怎么不洗臉”等等。在阿Jane看來,那都是小孩子的孩子氣,沒有必要當真地回答,自己也沒有時間。她對拉拉說:“懂事的孩子不應該總是打擾媽媽,而應該自己安靜地玩。”

  好朋友吵架,我怎么辦?——

  廣州育才二幼的陳老師對記者講起了曾經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天,班里一個孩子突然找到陳老師說:“老師我能和你聊聊嗎?”后來,這個小朋友對陳老師道出了苦衷:“我和娜娜是好朋友,和阿霜也是好朋友,但是她倆之間關系不好,她們讓我只能選擇一個。”陳老師當時心想:“還以為什么大事呢?原來就是這種小事啊。”可后來一琢磨:“這事對于孩子來說還真是不簡單!”于是,陳老師找到三個小朋友一起談心,才把事情解決。


專家分析:孩子眼里無小事

  對于孩子眼里“非常大”的小事,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心情:“為什么那么小的一件事,對孩子來說就那么重要呢?”也有一些家長因此在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廣州“父母學堂”會長許化利認為,理解孩子的細微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逐漸成長,思想也在慢慢發育成熟,一些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情常常可以占據孩子整個心靈。這是由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特殊心理狀態而決定的。”

  據專家介紹,因為孩子的思想發育不成熟,很難從一個整體來看待問題,“他們的思想往往容易被一個形象的、具體的事物而占據,孩子對于具體形象的關注力強于成人,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卻很弱,因此,他們很容易對布娃娃產生真正的情感;把自己辛苦完成的‘積木房子’當成是‘好大的成就’;更何況是老師獎勵的小紅花和生活中真實的朋友給自己帶來的沖擊。”專家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更加體諒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學會尊重和呵護孩子的夢想,不管這夢想在大人看來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因為當孩子發自內心地關注著一件小事的時候,他是非常認真的,甚至是神圣的。”

解決之道: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珍惜孩子所愛:家長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的心情:搭積木在大人眼里是小事,但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比一座大樓的建造還重要。經年的小紅花在家長眼中可能只是礙眼的彩色紙,但對孩子來說意味著自己的快樂和光榮,如果家長隨便處理,會讓孩子非常遺憾。反之,如果家長可以注意把孩子的小紅花存放并整理好,則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與愛心。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很喜歡對于一些“細枝末節”尋根究底,容易讓家長感到“不勝其煩”。其實,對于原因的探究正是理性思維發生的起點。作為智力的核心要素,理性思維能力是相當的重要的。因此,家長應該借此機會讓孩子知道更多的知識,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隨意逗弄孩子:一些人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喜歡逗弄一番,比如把孩子心愛的玩具藏起來等等,看到小孩很惶恐無助,自己卻哈哈大笑,卻意識不到這種情形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逗”孩子應該以孩子的安全感和快樂為前提,需要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而如果只是以成人覺得“好玩”的方式,其實是對孩子的“玩弄”,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