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東麗區豐年村的一家汽車修理廠,每天都會看到一個身高剛剛超過大貨車輪胎的少年。瑟瑟寒風中,身穿滿是油污棉服的他,不時地鉆到車下,跳上車梁。從他修理汽車時的熟練程度來看,誰也不會想到他剛過十五歲。更不會想到的是,每天需要工作十多個小時的他,每月只能拿到400元。
干這干那干不完
第一次來到東麗區看守所附近的這家汽車修理廠,只見大門前停著一輛運輸泥土的大型貨車。幾名身穿油污棉服的工人,正在分別忙著修車。突然,一名滿身油污的少年從開啟的車廂下部爬了出來,身高剛剛超過了輪胎高度,亂蓬蓬的頭發下面,兩個腮幫都被凍得通紅。
“師傅,完活了。”“前車燈泡憋了,你去給換一個。”少年很快拿出了一個燈泡換了上去。還沒等把身下的工具收拾好,從貨車另一側又傳來了命令:“強子,快過來幫忙。”少年負責把一個輪胎的輪轂死死抱住,由另一名男子將螺絲擰松。剛完活,少年又接到了新的任務——買軸承。買回零件的少年,又被其他修理工不時要求干這干那。“你今年多大了?”記者問道。“十六啦。”這時,此前發號施令的外地男子上前問道:“你有啥事?”見記者并不是來修車,外地男子隨即將少年叫進了修理廠的后院。
忙里忙外忙不停
再次來到這家汽車修理廠,恰好是午飯的時間。在修理廠門前,只有少年獨自守在一堆零件和工具旁。“他們都在屋里吃飯呢,我在這看東西。”交談中,記者得知這名少年是河南人,已經在這干活兩個多月了,記者再次問起了他的年齡。聽到同樣回答是十六歲,記者問起了他的出生年月。少年回答說:“我是1994年6月出生的。在我們老家來說,已經十六了。”
問起工作時間和薪水,少年說道:“每天大概早晨六七點鐘起床。每天晚上六七點鐘就沒啥事了。不過,要是半夜來車,我也得跟著起。有時剛睡著,就又得起來。我現在還是學徒,師傅每個月給400塊錢。師傅說了,以后再給加。”聽完少年的敘述,記者走進了修理廠的屋里。得知記者的身份,少年“師傅”的臉上露出幾分驚訝。他忙解釋說:“你別聽他瞎說。他已經十六啦。”(文/攝新報記者崔楠)
說法
“如果這名少年確實是1994年6月出生,那么就是童工。”勞動監察人員表示,對于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處5000元罰款的標準給予處罰。 (每日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