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8 06:18 來源:大江網-信息日報 作者:曹誠平
太陽村作為非政府的慈善組織,一般都是依靠社會捐助來維持運轉。但是,15~17日,在九江市召開的全國太陽村年會上,太陽村創始人、北京太陽村主任張淑琴女士接受采訪時卻語出驚人:“我們要用企業家的思維來發展太陽村!”
張淑琴和孩子們在一起 退休后創辦太陽村 今年已經年過花甲的張淑琴是太陽村的創始人。她當過知青,做過赤腳醫生,1985年開始在陜西省監獄局從事報紙編輯工作,曾任陜西省監獄局少年犯管教所助理調研員,人民警察一級警督警銜。長期的監獄采訪,讓她與大墻內的服刑人員和他們的子女有過許多近距離的接觸。她發現,有些人會把對于罪犯的痛恨延伸到罪犯的孩子身上,使這些孩子成為一個不幸的特殊群體。 為了讓孩子們能受到保護和教育,不再像父母那樣走上犯罪道路,也為了罪犯能安心服刑,從1996年起,張淑琴在全國各地建立了6所太陽村,其中包括位于都昌縣的江西太陽村。太陽村先后救助的孩子有4000多名。為此,張淑琴曾被中央電視臺推薦為“東方之子”。 據了解,太陽村以無償代養代教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為己任,對服刑人員無人撫養的未成年子女開展特殊教育、心理輔導、權益保護及職業培訓服務,以使他們能在一個相對安定溫馨的大家庭里,像其他孩子一樣受到保護、得到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丐幫幫主”四處化緣 談起創辦和經營太陽村的艱辛,張淑琴幾度聲音哽咽:“我就是一個丐幫幫主,帶領著太陽村的工作人員到處化緣!”十多年來,她被人誤解已經是家常便飯;在尋找孩子時,她甚至被人當作人販子拒之門外。 像做企業一樣做慈善 為了不再四處化緣,張淑琴提出了用企業家的思維來發展太陽村的思路。目前,北京太陽村已承租了500畝棗園、100畝桃園,她帶領孩子們種下了5萬多棵果樹。為了使果實能及時賣出,張淑琴向社會推出了愛心認養果樹活動。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可先將愛心款匯給太陽村,認養一定數量的果樹,待果實成熟后,太陽村再通知認養人到果園采摘。這樣,太陽村就能將一年辛苦所得的大部分果實賣掉,籌集經費。去年,北京太陽村通過這種方式募集到了60多萬元善款。 很多人不理解,作為慈善組織,怎么能把它當成企業來經營?張淑琴強調,如果不用企業家的思維來發展太陽村,那么作為隊伍龐大的非政府的慈善組織,就很難保證有持續的經費來源,并稱以后全國各地的太陽村都要逐漸“斷奶”。 將推出分散助養模式 張淑琴女士告訴記者,太陽村目前實行的是集中助養模式,就是將孩子們集中在一起學習和生活。下一步,太陽村將推出一種全新的“分散助養模式”,就是社會上的愛心家庭可將服刑人員子女領到家中生活。如果孩子自己的爺爺奶奶健在的話,也可住在自己家中,太陽村負責給孩子每月一定數目的撫養費和探望父母的費用。目前,太陽村已向世界童年基金會申請200個名額,張淑琴準備將這個項目安排在江西。 “創辦經營太陽村十多年,品嘗的艱辛太多了。現在,我不會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只想為這些不幸的孩子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采訪結束時,張淑琴女士再次深情地說。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