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留守兒童一個心靈的家
來源:湖北廣播 2010-02-26 09:35
過完大年,很多留守兒童又要忍痛告別父母,繼續孤單的生活,可是對于天門市岳口鎮健康小學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卻找到了另一個家。請聽報道《給留守兒童一個心靈的家》,由湖北臺記者張瑞芳、謝昆侖,天門臺記者楊莉萍,實習生殷妮采制:
(出音響)十六就正式開學了,有什么要求、難辦的事情跟我們談談,我們盡最大的努力跟您解決。
學校對伢們根本就是負責的很,孩子就是英語太不行了……(音響漸止)
大年十一,天門市岳口鎮健康小學的老師們便開始忙活起來,距離農民工外出打工的日期越來越近,他們要挨家挨戶家訪,聽聽家長們的意見。在六年級學生顏寒家里,張業斌老師和顏寒的爺爺攀談起來。
和顏寒一樣,健康小學七成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有的甚至幾年才能和家長見一次。兩年以前,剛剛到任的健康小學校長程國榮目睹留守兒童的生活困境,想辦法把學生集中起來,實行統一的寄宿制管理,老師既要教課,也要照顧生活。張業斌說:(出音響)到了學校我們就是爺爺奶奶,親自幫他們洗澡,晚上起來蓋幾次被子,有時候過量運動的話,汗濕啊老師們也很擔心。(音響止)
生活上有了無微不至的照顧,程國榮又琢磨著如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盡量讓他們少一點孤單的感覺。為此,他制定了詳細的養成教育訓練。在2009年三季度的一份“每周養成教育活動記載”中清晰地記錄著:9月6號,星期天,對學生進行獨立生活習慣教育;9月20號,星期天,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10月11號,星期天,對學生進行珍惜糧食教育等等。
小顏寒的父親顏致華雖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短,卻已感覺到了孩子的變化:(出音響)自己獨立性強些,寄宿,自己有些東西可以自理,學習成績比以前提高了很少。(音響止)
在健康小學,還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和親情聯絡室,孩子們想念父母時,就可以到親情室利用電腦視頻和爸爸媽媽聊天。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健康小學的留守兒童打開了心門,家長們也更加放心。2009年,健康小學還被列為全省唯一一個農民工留守家屬綜合服務體系項目試點。程國榮說,他做這些只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外的農民工能夠安心打工:(出音響)你的孩子到我這來學習、生活,或者生病有什么意外情況,甚至比在你面前都還要周到些,這是我們的目的。讓農民工在外面放心的打工,比在家門口你自己照應還要好。(音響止)
再過兩天,顏致遠又要踏上遠去東莞的列車,雖然充滿了依依不舍,可跟往年比,他更多了一份安心:(出音響)小孩子跟著我們環境不同,跟著我們終究要回來的,在家里延續這種狀態好一些。(音響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