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奶粉“整容”提身價
消費者可“抄底”老包裝
多家奶粉廠商
發出調價通知
近日,“洋奶粉”生產商之一的雅培日前在香港發出調價通知,旗下1-4歲階段嬰幼兒奶粉漲價約5%-10%。除了雅培奶粉外,早前美贊臣也在香港調整了奶粉價格,最大漲幅約11%。
美贊臣一位銷售商告訴記者,美贊臣已經在
“升級、換包裝”
是漲價幌子
但記者在該超市看到,新加坡品牌“洋奶粉”惠氏奶粉已經提價,紙質包裝也由原來的正方盒變成了扁盒;罐裝則變成了“升級版配方”。原來的“金裝愛兒樂”1段奶粉由184元一罐變成了198元。原來71元的1段奶粉變成79元。
就在
價格上漲
尚未大規模體現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3月底公布的一份奶制品市場監測報告也顯示,短期內乳制品價格將延續上漲走勢,乳制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因素包括:一是原料奶供應緊張,二是奶粉消費增長較快,三是成本上漲。報告還指出,后市在奶源成本升高的壓力下,國內乳制品,包括利潤空間最大的嬰幼兒奶粉,恐將迎來新一波價格上升行情。
不過,目前,奶粉終端銷售漲價還沒有大規模在沈陽體現出來。家樂福超市8家店、樂友孕嬰童11家連鎖店都還沒有接到供貨商調整奶粉價格的通知。
國產奶粉
不排除有廠家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有些進口奶粉漲價可能是和奶源成本有關,但也有些利潤空間較大的國產奶粉就不排除是“跟風漲價”的營銷策略。因為任何一家奶粉廠家都不想把自己的產品和別家產品的價格拉得過大。
因為現在主流消費群體的80后媽媽消費不理智,購買時更多看的是奶粉的價格,越高價格就越搶手。不過,為營銷策略而提價的奶粉廠家,不免也會造成一些客戶群的流失。也有業內人說,一些奶粉企業在推出“升級版”漲價奶粉后,會推出大量折扣來清理庫存,消費者倒是可以趁機“抄底”。
本報記者 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