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兩岸聽障兒童生活充滿陽光
本報臺北
臺北振興醫院的聽覺醫學中心和婦聯聽障基金會復健中心,已成為臺灣水準最高的聽障兒童復健醫療機構。目前,該中心正為200個兒童聽障家庭提供服務。據統計,曾接受其手術和培訓的兒童中,超過97%可以回到普通小學,和一般孩子一起正常的學習生活,而接受其治療的第一批聽障兒童中有些已經順利完成了大學的學業。
在振興醫院董事長辜
韓正表示,這次來振興醫院參觀,他不僅以市長、也以上海市紅十字會名譽會長的身份,想親身體驗一下這里的感人故事,并向所有振興醫院的醫務、管理人員表示敬意。他說,在上海也有很多殘疾孩子,其中不少是智障人。為了讓智障孩子走出家門,融入社會,上海市通過政府扶持,在社區里建立起“陽光之家”,通過手工勞動、美術、唱歌等簡單活動,幫助智障兒童改善智力水平。
“讓兩岸所有的聽障兒童都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樣,生活充滿陽光,臉上充滿笑容,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心愿。”當聽到振興醫院已經為大陸的17名聽障兒童提供手術以及康復訓練,使他們從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甚至能正常說話時,韓正表示,“上海與臺北的醫療機構應該進一步加深合作和交流,上海市政府非常樂意成為推動兩岸健康衛生事業共同發展的橋梁。”通過此次參觀學習,他將把振興醫院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上海,把上海福利事業辦得更好。
韓正作為上海市紅十字會名譽會長,代表上海紅十字會,向振興醫院捐款150萬元人民幣,用于設立博愛振興兒童聽障專項基金。辜嚴倬云表示,振興醫院計劃成立一個培訓中心,專門用于為大陸年輕教師培訓聽障兒童復健的知識、技能,讓他們學成后為更多的大陸孩子服務,醫院也將在暑假為大陸孩子提供更多醫治機會。
據了解,臺北振興醫院的前身是宋美齡于1964年開設的振興育幼院,1967年改成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開始收容因小兒麻痹癥而殘障的兒童,提供醫療救援與復診。1967年到1993年期間,振興醫院為小兒麻痹及其他殘障兒童,免費提供外科矯治、聽語治療、復健護理及社工服務等,每年服務病人平均近千人次。1994年,振興醫院轉型為現代化綜合醫院,之后曾成功完成全亞洲首例人工心臟置換手術。其現任董事長辜嚴倬云,是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的妻子,嚴復的的孫女,今年85歲。她同時還兼任臺灣婦女聯合會秘書長至今,十分熱心社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