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兒童”被迷糊媽弄丟了
2010年05月05日05:23 來源:沈陽網(wǎng)-沈陽晚報

“快樂兒童”希望和家人團聚
4月21日凌晨,一名旅客在沈陽站的廣場上撿到一個剛會“冒話”的小男孩,兩三歲左右,頭上戴著印有“快樂兒童”字樣的帽子,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便都叫他“快樂兒童”。希望知情者或認識孩子家長的人提供線索,早日讓“快樂兒童”回到父母身邊。
“是我的兒子,是我的兒子!”5月4日上午,從吉林農(nóng)村來沈的李先生緊緊盯著“快樂兒童”的照片,激動得流下眼淚。
從失蹤到父母認領,“快樂兒童”已經(jīng)整整丟失了13天,13天來,沈陽的好心市民、愛心志愿者、媒體、沈陽鐵警等,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大量的愛。其中,沈陽晚報先后就此事發(fā)表了4篇尋親報道,并將此事上傳到天涯論壇尋求幫助。
今天,在履行相關手續(xù)之后,“快樂兒童”將跟父母團聚。
母親:迷迷糊糊孩子就丟了
當天上午,記者在沈陽車站派出所見到了“快樂兒童”的母親。“孩子是在我手里丟的。”一見面,她就告訴記者。
通過了解,孩子的母親姓閆,24歲,吉林省雙遼市柳條鄉(xiāng)人,家人說她智力有障礙。據(jù)她回憶,4月20日,她與丈夫因家庭矛盾爭吵后,從娘家?guī)е鴥鹤映鲎撸葲]告訴丈夫也沒告訴娘家人,先坐汽車到雙遼市,再換乘火車來到沈陽。
娘倆在沈陽站下車后,已是20日夜間,在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21日早上7時許,閆女士委托一陌生男子照看兒子,自己出門買早點,將近一個小時后回到旅店,男子和兒子都不見了。找了一圈沒找到,問旅店的人說沒看見,閆女士十分失望,沿著大街四處尋找,迷迷糊糊不知道走到哪去了。
父親:沈陽晚報幫我找到兒子
孩子的父親李先生今年37歲,是個樸實的農(nóng)民。“我4月30日才知道兒子丟了,當時就急哭了。”他說,妻子4月30日回到家,是一個好心的沈陽老漢送回來的,直到這時,才知道兒子已經(jīng)丟了快10天,“她只知道兒子丟在沈陽,具體咋回事也說不清楚。”
一家人急壞了,四處托人打聽孩子的下落,5月1日下午,一名在沈陽打工的遠方親屬聞訊后打來電話:“我曾在沈陽晚報上看到過照片,當時沒想到是你兒子,你快來沈陽吧,肯定能找到。”
5月2日,孩子父母、大爺、老嬸一行4人,帶著東拼西湊的1000元錢乘車直奔沈陽,3日凌晨,在沈陽北站找了一家小旅店住下。旅店里有人告訴他們,確實在晚報看到了丟孩子的新聞,電視也播了。
4日上午,沈陽北站派出所一名民警告訴他們:“沈陽車站派出所撿到一個男孩,去那里找都東東警官。”隨后,李先生一行人匆忙來到派出所,看到刊登在網(wǎng)站上“快樂兒童”的照片,李先生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沒錯,就是我兒子!”
對話母親:“我不知道咋報案”
“快樂兒童”叫李順武,2008年2月3日出生,剛滿2周歲零2個月。好端端的寶貝兒子丟了,母親竟然沒有報案,這其中究竟有什么隱情?在派出所,記者與閆女士有了以下一番對話。
記者:兒子丟了為啥不報案?
閆女士:我也不知道報案啊,再說也不會報案。
記者:你找了多長時間?
閆女士:找了一會兒沒找到,就不找了,然后迷迷糊糊去了一個河邊的地方。
記者:你在沈陽將近十天,都是怎么過的?
閆女士:出來時就帶100元,后來把3克多重的金耳墜賣了650元,才過了10多天,怎么過的也想不起來了,一直迷迷糊糊的。”
采訪中,閆女士并沒有表現(xiàn)出著急的樣子,一直吃著瓜子,瓜子皮就扔在那頂印著“快樂兒童”的帽子上,她的家人告訴記者,閆女士屬于“限制行為人”,頭腦不清、語言表達能力差。
警方:提供相關手續(xù)后和孩子見面
李先生提供了身份證、戶口本和孩子的出生證明,警方也初步認定他們是“快樂兒童”的家長,但沒有讓領走。警方表示,現(xiàn)有證據(jù)只能證明李先生和閆女士的夫妻關系,“快樂兒童”還沒有落戶,無法證明他們有血緣關系,出于慎重考慮,目前最權威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給孩子和父母做DNA鑒定,但因為做三個人的DNA鑒定需要近萬元,費用巨大,鑒于此,警方提出了第二個方案:在媒體全程監(jiān)督下,由孩子父母所在地的村干部出面,帶著介紹信和當?shù)鼐降淖C明,來沈幫助父母接孩子。
目前,吉林雙遼市柳條鄉(xiāng)小陵村的干部已在來沈途中。
本報高級記者 崔平攝影 王曉輝
實習生 夏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