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隊收走農民工被子 200工友苦尋十小時
被子是他們在城市里所有的家當,被子丟了,他們也就沒有了著落 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編者按
他們是這個城市建設者中的一員,但這個城市的繁華似乎和他們無關。
在這個城市,他們一無所有。
每天,他們早早地出去打工,在陽光下流著汗,在風雨中出著力。
他們掙的錢不多,這些錢,他們都攢著,留著回老家蓋房子、娶媳婦兒。
在老家,他們是父母疼的兒子,是老婆愛的丈夫,是兒子心中頂天立地的父親。
而在這里,他們只能蝸居在橋下。只有從家鄉帶來的被子,傳遞出遠方家鄉的溫暖氣息。
被子,對于他們,就是家。
我們的城市,固然需要美麗、整潔的市容,但,對于他們,這些為我們的家,為我們的城市建設作出貢獻的農民工,是否應該多些寬容與溫情?
對此,你有什么建議和看法,可以這樣聯系我們:
【事件】
從11日下午6點到12日凌晨4點,10個小時,丁玉國和200多名工友奔波在鄭州街頭,只為找回大家丟失的被子。
商報記者 李政 通訊員 呂欣
揪心
干完活兒發現200條被子不見了
昨日上午9點,鄭州市中州大道與鄭汴路交叉口的立交橋下。
來鄭州打工8年的開封市尉氏縣人丁玉國蹲在一排隔離護欄前,不時抽一口煙,煙氣透過蓬亂的頭發緩緩升起。
丁玉國蹲著的地方與橋下公交車終點站一護欄之隔,是一個籃球場大小的過道。他身旁,放著一個用床單裹著的大包,里面放著他的一床被子和兩件長袖上衣。
“折騰了一夜,終于追回被子了。”聽到有人說“被子”兩字,丁玉國猛地抬起頭。一夜沒合眼,他雙眼里布滿了血絲。
丁玉國說,前天下午,他與工友們干完活兒回到橋下,發現放在這里的200多條被子都不見了。
一名環衛工告訴丁玉國,被子是被幾輛標著“行政執法”字樣的皮卡帶走了。
“沒被子,就沒法睡覺。”為尋找被子,200多名農民工追尋了10個小時才最終打聽到被子的下落。
而這個經歷,也讓丁玉國平生第一次為一床被子揪心。他覺得,被子就是家,被子沒了,就沒個著落。
苦尋
第1站:公交站
這里是農民工最先考慮的地方,因為距離丟被子處僅一個護欄之隔。
“中午時橋下來了4輛執法車,下來很多人。”公交司機說。一名環衛工人在一旁補充道:“是印著執法字樣的皮卡,被子被他們帶走了。”
人群中有人記得其中一輛皮卡的號牌:“豫AS890”。
第2站:警察
“把這個號碼報給警察吧,應該能查到。”有人拿出手機撥打110。但等了4個小時,110仍未到。
五六個農民工跑向鄭汴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他們要去找交警,但對方的回復是“管不了”。
第3站:堵路
求助民警無望,農民工們開始沿著中州大道尋找,凡是見到有地下通道,就會進入看一看,但仍一無所獲。
晚10點20分左右,一群農民工來到鄭汴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站成一排將路堵了。10分鐘后,警察趕到,將他們遣散,并沒有受理被子丟失一事。
第4站:辦事處
“沒人愿意管咱們。”無奈,農民工希望鳳凰臺辦事處能幫他們,但辦事處一名值班領導卻讓他們去問鄭東新區管委會,并留下一個管委會值班電話。他們打過去電話一問,原來是大門前的值班電話。
第5站:東區管委會
已經是凌晨零點10分,農民工來到管委會門口沒多久,鄭東新區公安分局的民警也來了。現場,一名自稱副局長的胡姓男子說,管委會內沒有被子,被子存在鄭州市環城快速公路管理處的倉庫內。
被子有了下落,農民工們一下子有了盼頭。為了能盡快睡覺,大伙決定必須晚上把被子要回來。遺憾的是,從凌晨零點到4點,盡管眾人四處打聽,但依舊沒找到倉庫。
凌晨4點半,室外氣溫
心聲
立交橋下就是家,有被子就能睡得香
昨日上午8時許,4輛行政執法車載著農民工的被子陸續來到立交橋下,20多個小時后,農民工的被子終于回到手中。
因為要等被子,200多人哪兒也沒敢去,一直坐在橋下。
丁玉國算了一筆賬,干一天活兒能賺四五十元錢,被子丟了,買個破被子也得30元錢,舍不得。被子如果被收走,至少損失一天工錢,他決定午飯、晚飯各買四個饅頭吃,省錢。
距離丁玉國他們居住的橋下北面不遠處,有一個“農民工之家”,但一晚2元錢的價格,絕大多數農民工還是覺得“貴了”。
丁玉國說,他在鄭州干活兒8年了,他也想有個家,但為了能多省幾元錢,他寧愿把立交橋下當自己的家,“住橋下免費,只要他們不收我們的被子,晚上睡在這個"家"里也一樣睡得香。”
矛盾
農民工也不容易
但再把被子放橋下還會沒收
昨日上午10點,中州大道金水立交橋下一處院內,透過房子窗戶可以看到,房內還堆放著部分被子。
看門的陳師傅說,前天上午,行政執法人員把中州大道橋下農民工的被子收了,一共拉了4車,全裝進屋內了。“被子放橋下影響市容,不收才怪”。
對于農民工被子被收一事,鄭州市環城快速公路管理處執法隊王姓隊長說,農民工的被子很臟,放在立交橋下有損市容,之前跟農民工說過,讓他們白天干活兒時把被子打包帶走,允許他們晚上睡在橋下。
“中州大道是鄭州的景觀大道,很多領導都從那邊過,影響很不好。”王隊長說,以前也跟他們提前說過,也貼過告知,但農民工流動性很大,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也挺無奈的,說心里話,他們也不容易,但是又不能違背領導的要求,還必須得執行。”
王隊長說,他們領導聽說農民工昨晚到管委會鬧事,所以決定把被子送還給他們。“上午8點一上班,我們就安排執法車把被子送還給了農民工。”
如果今后他們還是把被子放在橋下呢?
“我們還會采取行動。”王隊長說。
【故事】
媳婦陪嫁的被子 拿來兩天就丟了
無奈,他又回老家拿床舊的。他說,如果這床被子再丟,鄭州再好也不在這兒了
昨日下午,鄭州市中州大道與鄭汴路交叉口的立交橋下。
過道的風有些陰冷,一群沒活兒干的農民工蜷縮在中州大道立交橋下,拉開被子裹著身體。
渠守波沒有。他坐在一邊,盯著來往的人。被子放在旁邊的大塑料袋里,袋子的兩個角精細地系著。
這幾天活兒真不好找。
他說,再冷也不能縮在被子里,說不定等等就有活兒了。
商報記者 李肖肖
心痛
媳婦兒陪嫁的被子,帶來兩天弄丟了
27歲的渠守波說話時眼睛帶笑,走路總是很輕快,見人就喊“哥”、“叔”。
身旁這兩套已有些破舊的被子,是他的全部家當。
渠守波原先有床好被子,厚實的8斤棉花被。想著他一個人出門不容易,媳婦兒把自己陪嫁的一床最好的被子拿出來給了他。新里新表新棉花,即便是睡在橋下,他也不冷。
但是,僅僅過了兩天,他從工地上回來,被子不見了。
渠守波晚飯也沒吃,沿著附近的路找了一遍,沒有。那床又大又暖和的被子從此就不見了。3月的風還很刺骨,他在路邊坐到半夜,直到工友招呼他過去擠一擠。
他想不通:一床被子也有人偷?
和人擠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兩天后,他又跑回家了一趟,拿被子。
那幾天掙了幾十塊錢,生活費加上來回路費,他幾乎身無分文。
沒掙到錢,被子也丟了,媳婦兒很心疼他,卻再也不敢給他好被子了,給他找了兩床舊被子。
心酸
被子濕了不敢晾,晚上自己再暖干
渠守波家住開封縣萬隆鄉。收入全靠家里的9畝多地,種點花生、西瓜,他偶爾到附近打打工,日子過得也很滋潤。去年,他的兒子出生了,渠守波覺得,該來鄭州掙點錢了。
有過一次丟被子的經歷,渠守波多了個心眼:被子放在欄桿的最里邊,收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一大堆被子,他也能立刻認出哪個是自己的。
除了擔心小偷,還怕有人檢查。一旦有人檢查,被子就會被扔到花壇里,或者欄桿外,很容易被澆花的水或者雨水淋濕。
但他從來不敢把被子拿出來晾,要是被子敢在欄桿上攤開晾,馬上就會被人收走。
于是,即便被子濕了,他也要趕快卷好放到袋子里,晚上睡覺時,蓋在身上,自己暖一暖,風一吹慢慢兒也就干了。
他從來沒有告訴過媳婦兒,他就住在這樣的橋下,幾天沒水洗臉,鞋子也不敢脫,因為很長時間沒水洗腳。
他總是打電話說,自己在工地干活兒,什么都很好,老板還管住。
心愿
希望干活兒回去
那床舊被子還在等他
如果在家,每天能見到老婆孩子,有熱乎飯吃,房子雖不好但可遮風擋雨。
前幾天,他雖然掙了80多元,但是幾天沒活兒干了,吃飯最近的地方,是幾里外的十八里鋪,那里的盒飯要5元錢一份,燴面更貴,要7元。很想吃,但他沒舍得。
可是不能回去。孩子會慢慢長大,他拿什么給他?
渠守波記得很清楚,前幾天,來自中牟的工友朱師傅曾說,他來鄭州打了20多年工,給家里買了輛卡車。
有人來找渠守波干活兒了,給人搬運水泥磚,他立刻站起來答應,把被子往欄桿里塞了塞。
他說,如果這床被子再丟了,鄭州再好,他也絕不會在這兒待了。
中州大道車來車往,渠守波穿過馬路,跟著雇主走了……
不知道,今晚,欄桿里的那床舊被子還會不會在那里靜靜地等他……